- 265.50 KB
- 2021-04-29 发布
2020 年上期娄底一中高一物理类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合格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满分 75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自给自足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2.《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
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3.下列不属于...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刀耕火种
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分类细致,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Z&X&X&K]
A.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 B.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
D.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被称为宋朝“四大商业名镇”的景德镇位于( )
A.湖南省 B.广东省 C.河南省 D.江西省
6.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
产主导地位是在( )
A.商周时期 B.唐朝中叶以后 C.宋元时期 D.明中叶以后
7.从事商业经营的人一般称之为“商人”,这一说法源于( )[来源:Zxxk.Com]
A、商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8.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A.徽商、晋商 B.闽商、粤商 C.浙商、闽商 D.粤商、徽商
9.2016 年 2 月 22 日,中央部署城市未来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
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
现代化城市。我国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有( )
A.城市中市与坊严格分开 B.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C.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D.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10.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出现在( )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1.我国历史上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2..明清时期给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抑商政策 B.自由主义政策 C.工商皆本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13.据《世界文明史》:1540 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
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
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4.美洲独有的一些物种传播到东半球。玉米、马铃薯传入中国以及非洲等地,促使当地人口
迅速增长。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B. 引起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C.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D. 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15.16 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 4 倍多,粮价上涨了 5 倍。英、法、德等国的平均
物价上涨了 2 倍多。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昂贵。”这种现象
( )
A. 由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所引起 B.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
C. 增加生产成本,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 表明西欧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6. 17 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
A.英国人 B.西班牙人 C.荷兰人 D.葡萄牙人
17.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西门子研制发电机 D.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工业成就是( )
A.汽车 B.飞机 C.发电机 D.火车机车
19、1851 年英国的人口分布显示,全国 1800 万人口中城市人口占 52%,促成这一人口分布的
主要推动力是( )
A、海外殖民 B、圈地运动 C、工业革命 D、英荷战争
20.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1.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8 世纪 60 年代(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来源:Zxxk.Com]
C.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
加快[来源:Z|xx|k.Com]
D.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2、“塑料”这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新的物质,它诞生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21 世纪初期
23.19 世纪中后期,很多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但其成果不
包括( )
A.电的广泛使用 B.内燃机的使用 C.化学工业 D.电脑技术
24.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其主要促成因素是( )
A.早期殖民扩张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化,下列发明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是( )
二、材料分析题(两大题共 25 分)
26、(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
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的局部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
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2 分)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
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 分)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府实行的什么经济政策?(2 分)最早提倡此经济政策的是谁?
(2 分)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 分)这种政策会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2 分)
27.(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5 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
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
日益密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
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
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
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
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并且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
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4 分)
(2)材料二提到的“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的西欧国家中,自诩为
“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哪一个?(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重要影响。(2 分)
[来源:学+科+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5 分)
答案:
DADDD,DAABB,BDAAA,CADCA,DBDCC
26、①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 分),铁犁牛耕(2 分)
②重农抑商(2 分),商鞅(2 分),巩固统冶(2 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
芽(任答一点给 2 分)
27:①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任答两个得 4 分)
②英国(2 分),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或初步形成(2 分)
③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传统工业的进步;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生产的社会化加强;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等(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