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9.00 KB
- 2021-04-28 发布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哪种情况物体可看成质点( )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
B、确定大海中航船的位置
C、走钢丝表演的杂技演员
D、研究自行车轮绕车轴的转动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在前 3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 1~3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在 2~3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同 1~2s 内的加速度相同
D、前 3s 的位移是 4m
3、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 2 1) 1 ∶ B、2:1 C、1: ( 2 1) D、1:2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且 v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I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三段相同的位移,每段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 2 : 3
5、一物体从高 x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 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 v,那么当物体下落
时间为
3
t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
A、
3
v
,
9
x
B、
9
v
,
9
x
C、
3
v
,
8
9
x D、
9
v
,
3
3
x
6、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 5s 末速度为 v,第 9s 末速度为-v,则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 )
A、第 7s 末的速度为零
B、5s 内和 9s 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第 8s 末速度为-2v
D、5s 内和 9s 内位移大小相等
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 t=t0时,x>0,v>0,a>0,此后加速度 a 均匀减小,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继续增大,直到 a 等于零为止
B、位移继续增大,直到 a 等于零为止
C、速度开始减小,直到 a 等于零为止
D、位移开始减小,直到 a 等于零为止
8、一个小球沿斜面滚下依次经过 A、B、C 三点,已知 AB=6m,BC=10m,小球经过 AB 和 BC
两段所用时间均为 2s,则小球在经过 A、B、C 三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
A、vA=2m/s,vB=3m/s,vC=4m/s
B、vA=2m/s,vB=4m/s,vC=6m/s
C、vA=3m/s,vB=4m/s,vC=5m/s
D、vA=3m/s,vB=5m/s,vC=7m/s
9、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 x=-5t
2
+40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最大位移是 80 m
B、质点的初速度是 20 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5m/s
2
D、t=4s 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10、石块 A 自塔顶自由落下 x1时,石块 B 自离塔顶 x2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
高为( )
A、 1 2x x B、
2
1 2
1
( )
4
x x
x
C、 2
1 24( )
x
x x
D、
2
1 2
1 2
( )x x
x x
二、填空题:
1、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 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
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从水龙头开始下
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 x(m),再用秒表
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Ⅳ滴水落至盘中,共用去时间为 T(s).当第
一滴水落到盘中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_______m,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m/s
2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武汉地区
的重力加速度,在实验中得到 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 6 个计数点,两
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02s.其中 1、2、3 点相邻,4、5、6 点相邻,在 3点和
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1、3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s1,2、5 两点之间的距离 s2,4、6 两点之
间的距离为 s3.
(1)测 s1、s2、s3后,2 点速度的表达式 v2=______.
(2)若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s1=4.00cm,s2=19.30cm,s3=8.72cm,则根据数据求出重力
加速度 g=________m/s
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值小于武汉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g=9.79m/s
2
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因此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某次实
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
中未画出),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判定实验物体运动的性质是________,判断的根据
是_______,加速度是________m/s
2
.经过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 v2=________m/s.
4、现给定以下器材:
A、闪光照相机 B、秒表 C、打点计时器 D、交流电源 4~6V E、导线若干
F、纸带 G、复写纸 H、铁架台 I、游标卡尺 J、重物 K、刻度尺 L、直径 1cm 的钢
球 M、1m 长细线 N、照相底片
设计一个测当地重力加速度 g的实验方案.
(1)从给定器材中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______作为实验器材;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
(3)用你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重力加速度 g 的表达式:________.
三、计算题:
1、以 18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 3s 内前进了 36m,求汽车的加速
度.
2、某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人在站台上观察列车,发现相邻的两个 10s 内,列车分
别从他跟前驶过 8 节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m,且连接处长度不计,求火车的加速度 a
和人开始计时时火车的速度大小.
3、1935 年在一条直线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 A 把货车厢甲(如图
所示)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厢刹好,使货车
厢甲在斜坡上以 4m/s 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以 16m/s 的速度向该货车厢驶
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 B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
而避免了相撞.设火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上均为
a=2m/s
2
,当驾驶员 B 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
4、沿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连续通过三根电线杆,通过两相邻电线杆之间
所用时间分别是 3s 和 2s,已知相邻电线杆之间间距是 60m,求汽车的加速度和汽车通过各
电线杆时的速度.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没有大小和形状,是具有被代替物体全部质量的几何点,选
项 ACD 中所描述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都起主要作用,不能把大小和形状忽略掉而把
它们看作质点,故 A、C、D 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航船的尺寸和形状与航行的距离相比可以
忽略,因而可看作质点,选项 B 正确。
2、BC
解析:由图象可知,质点在 0~1s 内做速度 v0=2m/s 的匀速直线运动,在 1~3s 内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反,所以 A 不正确,B正确.在 2~3s 内,
速度为负值,说明质点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 1~2s 内的完全相同,但
加速度与 1~2s 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象的斜率没有变化,所以 C 正确.至于位移,可利用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来求,前 1s 内,位移 1 0 1 2m / s 1s 2mx v t ;1 2s~ 内,位
移
2 0 2
1 1 2m / s 1s 1m
2 2
x v t ;2 3s~ 内,位移
3 0 3
1 1( ) 2m / s 1s 1m
2 2
x v t ,所以
总位移 1 2 3 2m 1m 1m 2mx x x x .而不是 4m,所以 D 不正确.
3、A
解析:设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刹车时间为 t2,后半程所用时间为 t1,刹车位移为 x.如
图所示.把此过程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
由
21
2
x at 得
2
2
1
2
x at ,
2
1
1
2 2
x at ,所以, 2
2xt
a
, 1
xt
a
,即 2 1: 2 :1t t .
由
xv
t
得,前、后两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2 1
2
x
v
t t
前 ,
1
2
x
v
t
后 .
所以 v v前 后∶
1 1 ( 2 1)
2 1
∶ :1,即仅 A 正确.
4、ABC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遵从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故 A、B、C 正确;D中应为1: ( 2 1) : ( 3 2) ,故 D 不正
确.
5、C
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 v=gt,得速度 v 与时间 t 成正比,所以下落时间为
3
t
时的速度为
3
3
t
vv v
t
.根据公式
21
2
x gt 得下落位移 x 与时间的平方 t
2
成正比,所以下落
3
t
时下
落的高度为
2
2
13
9
t
x x x
t
.
所以距地面高度
1 8
9 9
x x x x x x 距 .
6、AD
解析:作出 v-t 图象分析较简便.
7、A
解析:因为 v>0,a>0,所以是加速运动,故 v 增大,当 a=0时速度最大,A 对、C错.因
为 x>0,v>0,所以位移应一直增大,B、D 均错.
8、B
解析:
6 10 m / s 4m / s
2 2 2B
AB BCv v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
6 m / s 3m / s
2
v ,
又 1
2
A Bv vv
,故 2m / sAv ,同理可求 6m / sCv ,B对.
9、AD
解析:由
25 40x t t 可得, 0 40m / sv ,
210m / sa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
max 80mx ,A 对,t=4s 时,
240m / s 10m / s 4s 0v .
10、B
解析:
2
1 2
1 ( )
2
h g t t ,
2
1 1
1
2
x gt ,
2
2 2
1
2
h x gt ,
故 1 2h x h x .所以
2
1 2
1
( )
4
x xh
x
.
二、填空题:
1、
5
9
x
2
2
2( 2)
9
N x
T
解析:因为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则第一滴
水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3t,则有
21 (3 )
2
x g t .
第一滴水落到盘子上时,第二滴水下落的时间为 2t,则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
2
2
1 4 5(2 )
2 9 9
x x g t x x x ,又因为 ( 2)N t T .
所以,重力加速度
2
2 2
2 2( 2)
9 9
x N xg
t T
.
2、(1) 1
2
s
T
(2)9.72 (3)纸带的阻力、空气阻力等对打点计时器的影响
3、0.02 匀加速直线运动 △s 恒定 6.05 0.025
4、方案一:(1)CDEFGHJK (2)相邻相等时间(t0)段的位移差△x (3) 2
0
xg
t
方案二:(1)ALNK (2)照片上相邻两像间的距离差△x (3) 2
0
k xg
t
(k 为相机
的物像比,t0为闪光周期)
解析:设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记录下它不同时刻的位置,测出各段位移,利用
2x gT 即
可求得.
方案一:重物连上纸带后让重物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系列的点,测出相
邻相等时间(t0)段的位移差△x,则 2
0
xg
t
.
方案二: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闪光照相机摄下一系列照片,测出相邻两像间
的距离差△x,已知闪光周期 t0,物像大小比 k,用 2
0
xg
t
即可求得 g.
三、计算题:
1、
24m / s
解 析 : 根 据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位 移 公 式
2
0
1
2
x v t at , 得 汽 车 的 加 速 度 为
2 20
2 2
2( ) 2 (36 18 3) m / s 4m / s
3
x v ta
t
2、
20.16m / s 7.2m / s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
2 1x x at ,得列车加速度
2 1
2 2
(6 8) 8m
(10s)
x xa
t
20.16m / s .
又根据
2
0
1
2
x v t at 得,人开始计时时列车的初速度为
2
0
1 1(6 8) 8m 0.16 400m
2 2 7.2m / s
20s
x at
v
t
.
3、100m
解析:乙车减速至速度为零的过程历时 1
16 s 8s
2
vt
a
乙 .
乙车在此时间内的位移为
2 2
1
16 m 64m
2 2 2
vx
a
乙 .
乙车反向加速后退至恰好接住甲车(此时两车速度相等)的过程历时
2
4 2s
2
v
t
v
甲
乙
.
乙车在此时间内的位移
2 2
2
4 m 4m
2 4
v
x
a
甲 .
在 1 2 (8 2)s 10st t t 时间里,甲车位移
4 10m 40mx v t 甲 甲 .
故驾驶员 B 刹车时,两车相距 1 2 (40 64 4)m 100mx x x x 甲 .
4、
24m / sa , 1 14m / sv , 2 26m / sv , 3 34m / sv
解析:设汽车经过三根电线杆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则由 0tv v at 得, 2 1 3v v a
①, 3 2 2v v a ②.由 0 1
1 ( )
2
v v v 得, 1 2
60 1 ( )
3 2
v v ③, 2 3
60 1 ( )
2 2
v v ④.由
①②③④式得,
24m / sa , 1 14m / sv , 2 26m / sv , 3 34m / sv .
相关文档
- 南京盐城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2021-04-28 23:57:3213页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2021-04-28 23:56:588页
- 新化西河中学2019中考物理练习寒假2021-04-28 23:56:3011页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粤教版42选2021-04-28 23:54:458页
- 【物理】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1-04-28 23:53:5910页
- 苏科版物理八下《压强》随堂练习2021-04-28 23:53:224页
-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试题解析2021-04-28 23:53:2121页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2021-04-28 23:52:2112页
- 物理(心得)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初2021-04-28 23:51:358页
- 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1-04-28 23:50:4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