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4-28 发布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第
2
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
必备知识
·
自主学习
导思
1.
等式有哪些性质?
2.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哪些?
1.
等式的性质
性质
1
如果
a=b
,那么
b=a
性质
2
如果
a=b
,
b=c
,那么
____
性质
3
如果
a=b
,那么
a±c=_____
性质
4
如果
a=b
,那么
ac=bc
性质
5
如果
a=b
,
c≠0
,那么
=
a=c
b±c
本质:性质
1
,
2
反映了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性质
3
,
4
,
5
是从运算角度提出的,反映了等式在运算中保持的不变性
.
应用:处理等式运算过程中的依据
.
【
思考
】
想一想,以前我们用等式基本性质解决过哪些问题?
提示:
解方程过程中的去分母、移项、系数化为
1
的步骤都是利用了等式的性质
.
2.
不等式的性质
别名
性质内容
注意
性质
1
对称性
a>b⇔bb
,
b>c⇒____
同向
性质
3
可加性
a>b⇒a+c>b+c
可逆
性质
3
的推论
移项
法则
a+b>c⇒______
可逆
a>c
a>c-b
别名
性质内容
注意
性质
4
可乘性
a>b
,
c>0⇒ac>bc
a>b
,
c<0⇒______
c
的符号
性质
5
同向
可加性
a>b
,
c>d⇒________
同向
性质
6
同向同
正可乘性
a>b>0
,
c>d>0⇒
______
同向
同正
性质
7
可乘方性
a>b>0⇒_____
(n∈N
,
n≥2)
同正
acb+d
ac>bd
a
n
>b
n
本质:不等式的性质是由等式性质类比而得到的,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基本依据
.
应用:判断证明不等式是否成立,解不等式问题时的依据
.
【
思考
】
使用性质
6
,
7
时,要注意什么条件?
提示:
各个数均为正数
.
【
基础小测
】
1.
辨析记忆
(
对的打“√”,错的打“
×”)
(1)a>b
且
c>d
,则
a-c>b-d. (
)
(2)
若
a+c>b+d
,则
a>b
,
c>d. (
)
(3)
若
a>b>c
,则
a-c>b-c. (
)
提示:
(1)×.
例如
5>3
且
4>1
时,则
5-4>3-1
是错的,故
(1)
错
.
(2)×.
取
a=4
,
c=5
,
b=6
,
d=2.
满足
a+c>b+d
,但不满足
a>b.
(3)√.
2.(
教材二次开发:例题改编
)
若
a>b>0
,
c B. <
C. > D. <
【
解析
】
选
D.
因为
c-d>0
,
所以
>0.
又
a>b>0
,所以 ,
所以
< .
3.
下列命题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若
ab
,
b≠0
,则
>1
C.
若
a>b
,且
a+c>b+d
,则
c>d
D.
若
a>b
且
ac>bd
,则
c>d
【
解析
】
选
A.
对于
A
项,因为 ,所以
- <0
,即
<0
,又
a0
,所以
ab<0
;对于
B
项,当
a>0
,
b<0
时,有
<0<1
,故
B
项错;对于
C
项,当
a=10
,
b=3
时,虽有
10+1>3+2
,但
1<2
,故
C
项错;对于
D
项,当
a=-1
,
b=-2
时,有
(-1)×(-1)>(-2)×7
,但
-1<7
,故
D
项错
.
关键能力
·
合作学习
类型一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命题真假
(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
【
题组训练
】
1.
若
a>b>c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 B. <
C. > D. <
2.
设
a
,
b
,
c∈R
,且
a>b
,则
(
)
A.ac
2
>bc
2
B.
C.a
4
>b
4
D.a
3
>b
3
3.
已知
a
,
b
为非零实数,且
ab>c
,所以
a-c>b-c>0.
所以
< .
2.
选
D.A
中,
c=0
时,由
a>b
不能得到
ac
2
>bc
2
,故不正确;
B
中,当
a>0
,
b<0(
如
a=1
,
b=-2)
时,由
a>b
不能得到
<
,故不正确;
C
中,当
a=-1
,
b=-5
时,
a>b
,而
a
4
0
时,
a
2
b>0
,
ab
2
<0
,
a
2
b0
,所以 ;
对于
D
,当
a=-1
,
b=1
时,
= =-1.
【
解题策略
】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命题真假的技巧
(1)
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不要弱化条件,尤其是不能随意捏造性质
.
(2)
解有关不等式选择题时,也可采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注意取值一定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满足题设条件;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
.
类型二 证明不等式
(
逻辑推理
)
角度
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
典例
】
已知
c>a>b>0
,求证:
【
思路导引
】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先证明 ,再由 得到
.
【
证明
】
方法一:因为
a>b>0
,所以
<
,
因为
c>0
,所以
<
,
所以
-1< -1
,即
<
,
因为
c>a>b>0
,所以
c-a>0
,
c-b>0.
所以
> .
方法二:因为
c>a>b>0
,
所以
0 >0
,
又因为
a>b>0
,所以
> .
【
变式探究
】
将本例中的条件“
c>a>b>0”
变为“
a>b>0
,
c<0”
,试证明:
> .
【
证明
】
因为
a>b>0
,所以
ab>0
,
>0.
于是
a× >b×
,即
> .
由
c<0
,得
> .
角度
2
利用作差法证明不等式
【
典例
】
若
a<0
,
b<0
,
p=
,
q=a+b.
求证:
p≤q.
【
思路导引
】
利用作差法证明
.
【
证明
】
p-q= -a-b
因为
a<0
,
b<0
,所以
a+b<0
,
ab>0.
若
a=b
,则
p-q=0
,故
p=q
;
若
a≠b
,则
p-q<0
,故
pb>0
,
c>d>0
,证明:
ac>bd.
【
证明
】
⇒ac>bd.
2.
已知
a
,
b
,
c∈R
,求证:
a
2
+b
2
+c
2
≥ab+bc+ca.
【
证明
】
因为
2(a
2
+b
2
+c
2
)-2(ab+bc+ca)
=a
2
+b
2
-2ab+b
2
+c
2
-2bc+a
2
+c
2
-2ac
=(a-b)
2
+(b-c)
2
+(a-c)
2
,又
a
,
b
,
c∈R
,
所以
(a-b)
2
≥0
,
(b-c)
2
≥0
,
(a-c)
2
≥0
,
所以
(a-b)
2
+(b-c)
2
+(a-c)
2
≥0.
当且仅当
a=b=c
时,取“
=”
,所以
2(a
2
+b
2
+c
2
)≥2(ab+bc+ca)
,
即
a
2
+b
2
+c
2
≥ab+bc+ca.
【
补偿训练
】
已知
a+b>0
,求证: ≥
+ .
【
证明
】
- =
=(a-b)· = .
因为
a+b>0
,
(a-b)
2
≥0
,
所以 ≥
0.
所以
类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
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
【
典例
】
已知
-60
,
b<0
,那么
a
,
b
,
-a
,
-b
的大小是
(
)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
解析
】
选
C.
令
a=5
,
b=-2
满足
a+b>0
,
所以
a>-b>b>-a.
2.
若
a>b>c
且
a+b+c=0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
A.ab>ac B.ac>bc
C.a|b|>c|b| D.a
2
>b
2
>c
2
【
解析
】
选
A.
由
a>b>c
及
a+b+c=0
知
a>0
,
c<0
, ⇒
ab>ac.
3.(
教材二次开发:习题改编
)
已知
a
,
b
,
m
是正实数,则不等式
(
)
A.
当
a>b
时成立
B.
当
a0
,
b>0
,
m>0
,所以
a+m>0.
所以
a-b<0
,所以
a0”
是“
a
2
-b
2
>0”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解析
】
选
A. >0⇒ > ⇒a>b>0⇒a
2
>b
2
,但由
a
2
-b
2
>0⇒/ >0.
不等式
的性质
核心知识
方法总结
易错提醒
核心素养
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正误的方法:
(1)
直接法
:
正确的说法利用不等式的相关性质或函数的相关性质证明
;
说法错误的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2)
特殊值法
:
取值的原则
:
一是满足题设条件
;
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
;
三是所取的值要有代表性
.
(1)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负数时,要变号
;
(2)同乘或除以代数式时,要注意代数式的正负分类讨论
逻辑推理:
通过等式性质,类比推理不等式性质,
培养
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培养
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对称性,传递性
同加保序性
乘正保序性
移项法则
正数同向可乘性
乘负反序性
正数乘方保序性
相关文档
-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目2及答案2021-04-28 22:45:439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1_1_1-1集合的含2021-04-28 22:45:336页
- 中考数学圆精讲(含答案)(1)2021-04-28 22:45:3217页
-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4-28 22:45:3117页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第5单元《简易2021-04-28 22:45:212页
- 高职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一2021-04-28 22:45:084页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2021-04-28 22:45:0823页
- 人教A高中数学必修1第3章导学案方2021-04-28 22:45:0719页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 除数是两位2021-04-28 22:45:046页
-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试题分类汇编2021-04-28 22:45:0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