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48 KB
- 2021-04-28 发布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16 Na-23 A1-27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
A.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100 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B.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IA族
C.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
D.核聚变是化学反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光能→电能
C.植物及其加工品所储存的能量为生物质能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夜里重新结晶放热,实现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的结构示意图:
②用核素符号表示氘原子:
③N2的结构式:N=N
④H2O2的电子式:
⑤MgCl2的电子式:
⑥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⑦硫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⑧HClO的结构式: H-Cl-O
⑨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NH4Cl 的电子式:
A.3个 B.4个 C. 5个 D. 6个
5.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1),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元素
B.由X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X不能形成化学式为KXO4的含氧酸盐
D.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极易溶于水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4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Na2O2、NaClO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C.Si与C同属IVA族,因此SiO2和CO2两种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完全相同
D.氯气与NaOH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H1= - 393.5 mo/L,
②C(s 金刚石)+ O2(g)=CO2(g) △H2=-395.0 mol/L,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在101 kPa时,1 mol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H2燃烧热为- 285.8kJ/mol
C.一定条件下2SO2(g)+O2(g) 2SO3(g) △H1,2SO2(g)+ O2(g) 2 O3(l) △H2 则△H1>△H2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 - 38.6 kJ/mol
8.如图是某另类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阴离子的半径大小:X>Y>Z
B.单质的氧化性:X>Y>Z
C. Y的氢化物只有一种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9.现有NO2、O2 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逸出气体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 )
A.1.3 mL B.2.4 mL C.4 mL或1.3 mL D.4 mL或1.2 mL
10.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 N2H4(g)和N2H4(1),前者具有的能量较高
B.相同物质的量的NO2(g)和N2O4(g),后者含有的总键能较高
C. △H5=△H1+△H2+△H3+△H4
D. N2H4(1)+ NO2(g)=N2(g)+2H2O(1) △H; 则△H> △H4
11.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II、II和IV的氧化剂相同
C.VI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 V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12.下列事实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组合合理的是( )
①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性强弱②酸性:HClO<H2CO3<H2SO3,判断氯、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③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④碱性:CsOH>Ca(OH)2, 判断铯与钙的金属性强弱
⑤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判断氯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⑥热稳定性:H2Se>H2S>H2O, 判断氧、硫与硒的非金属性强弱
⑦氯气与氢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判断氯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⑧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与镁的金属性强弱
⑨沸点:H2O>NH3>CH4,判断碳、氧与氮的非金属性强弱
A.①②④⑧ B.③④⑦⑧ C.③④⑧⑨ D.④⑥⑦⑧
13.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C.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4.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
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
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 eV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1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Z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有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丙是Y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丙常温下不稳定易见光分解。.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X<Y
B.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C.Y的简单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生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X、Y、Z的非金属性:Z>Y>X, 可以通过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判断
16.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溶解的金属8.4 g全为铁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8H +2NO3-=3Fe2++2NO↑+4H2O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
C.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
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11分,每空1分) (1)已知:①金刚石;②MgF2;③NH4Cl;④固体碘;⑤Na2O2;⑥NaOH;⑦H2O2;⑧NH3;⑨N2;⑥HBr。用序号填写空白:只含非极性键而不含其他化学键的是_____;
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室的中和热测定,测定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 已知水的比热容c= 4. 18 J/(g·°C) 。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
终止温度t/℃
盐酸
氢氧化钠
混合溶液
1
20.0
20.2
23.2
2
20.2
20.4
23.4
3
20.4
20.6
24.0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结果与57.3 kJ/mol(常温下中和热的值)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溶液的温度
c.用量筒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
(3)向50 mL0.50 mol/L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稀醋酸、稀盐酸、浓硫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热量Q1、Q2、 Q3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
18.(11分)右图所示的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加剧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
(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固氮过程中,N2只作氧化剂
B.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发生的硝化过程需要有氧化剂参与
C.反硝化过程有助于弥补人工固氮对氮循环造成的影响
D.同化、氨化过程中,氮元素均从无机物转移至有机物
(2)硝化过程中,NH3转化成H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反硝化过程中,CH3OH可作为反应的还原剂,请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5CH3OH+6NO3-。
(4)利用下表数据进行估算,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共价键
N≡N
H-H
N-H
断开1 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
946
436
391
(5)已知,氨气易液化,可做制冷剂,试比较NH3的沸点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PH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①4NH3(g)+5O2(g)=4NO(g)+6H2O(g) △H1= -a kJ/mol
②4NH3(g)+3O2(g)=2N2(g)+6H2O(g) △H2= -bkJ/mol;
③H2(g)+O2(g)=H2O(g) △H3= -c kJ/mol
④H2(g)+O2(g)=H2O(l) △H4= -d kJ/mol
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3<△H4
b.H2的燃烧热为d kJ/mol
c.4NH3(g)+4O2(g)=2NO(g)+N2 (g)+6H2O(g) △H=(-a-b) kJ/mol
d.4NH3(g)2N2(g)+6H2(g) △H =(6d-b)kJ/mol
19.(11分)(1)已知葡萄糖(C6H12O6)的燃烧热是2804 kJ/mol,写出葡萄糖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当它在人体内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________。
(2)已知:HCN(aq)与 NaOH(aq)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的△H =-12. 1 kJ/mol, HCl(aq) 与NaOH(aq)反应生成l mol液态水的△H = -5.6 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 2 L 0.5 mol/LH2SO4溶液与足量Ba(OH)2稀溶液反应放出a kJ热量,2 L 0.5 mol/L HCl溶液与足量NaOH稀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热量,则500 mL0.4 mol/L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
(4) 2015年冬季,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地区。国内电力行业和供暖部门引进先进脱硫工艺以减少污染。目前脱硫工艺涉及的主要反应有:①H2S(g)+ O2(g)=SO2(g)+H2O(g) △H1
②S(g)+ O2(g)=SO2(g) △H2
③S(g)+ H2(g)=H2S(g) △H3
则“2H2(2)+O2(g)=2H2O(g) △H4”中△H3=_______________。
(5) 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生成液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0. (8分)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的一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C+和D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的主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
(1) 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①若丙具有漂白性,则甲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若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物质丙为B的一种单质,则甲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D的单质与乙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若甲为A和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物质丙是气体,则丙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1.(11分)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NH3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于A、B装置中的可选药品:浓氨水、30% H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裝置E有多种作用,下列关于装置E的作用或其中所盛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
b.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c.平衡装置内的压强
d.锥形瓶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
(2)甲同学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K1、K2、K3、 K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成功模拟了过程II的反应,原因是其观察到_________(填支持其观点的实验现象);甲同学进行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H一段时间后,H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制得的氨气仅按I-II-III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欲使H装置中所得溶液为纯净的CuSO4溶液(忽略Cu2+与水的反应),
理论上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假设 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全部排出反应装置);从所得CuSO4溶液中得到CuSO4·5H2O晶体的方法是将溶液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乙同学为模拟过程IV的反应,在甲同学操作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项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
b.关闭K4并熄灭酒精灯
c.关闭K3、K4 并熄灭酒精灯
(4)同学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2021-04-28 13:05:2121页
-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2021-04-28 12:40:377页
-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9-2022021-04-28 12:32:2319页
- 【生物】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18-22021-04-28 12:31:3922页
-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第二中学校20192021-04-28 12:12:4810页
- 【生物】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第一中2021-04-28 11:56:3710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2021-04-28 11:54:0712页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2021-04-28 11:48:078页
- 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校2019-2020学2021-04-28 11:45:4324页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19-22021-04-28 11:40:0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