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7.10 KB
- 2021-04-28 发布
福建省三明市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2020 年 7 月 24 日上午 8:30-10:00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综合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请用 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请用黑
色水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第 I 卷(选择题 共计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联合国人口结构类型标准”和“福建省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回答 1-2 题。
表 1 福建省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单位:%
联合国人口结构类型标准 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1953 年 1964 年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少年儿
童系数
>40 30-40 <30 35.8 42.3 36.5 31.5 22.3 15.5
老年人
口系数
<4 4-7 >7 3.3 3.2 4.4 5.0 6.7 7.9
老少比 <15 15-30 >30 9.2 7.6 12.1 15.9 30.0 51.0
1. 下列关于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53-1964 年向年轻型转变 ②1964-1982 年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
③从 1990 年开始迈入成年型人口类型 ④2000-2010 年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应对福建省面临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下列建议中可采纳是( )
①适度鼓励生育 ②积极接纳外来移民
③鼓励农村青年进城 ④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图 1 为 2013-2018
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发展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 3~4 题。
图 1 2013-2018 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发展数据统计图
3.关于 2013-2018 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增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增长速度持续加快 B.均以自然增长为主
C.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2018 年出现负增长
4.影响 2013-2017 年厦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生育政策调整 B.生育观念改变 C.经济水平发展 D.医疗技术提升
读“2000-2010 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变变化情况”统计表,回答 5-7 题。
表 2 2000-2010 年上海市人口数量空间变化情况(万人)
城市 2000 年 2010 年 增加量 年均增长率(%)
核心区 206.95 177.79 -29.16 -1.51中心城区
中心边缘区 486.09 520.83 34.74 0.69
近郊区 638.58 1084.99 446.41 5.44郊区
远郊区 309.15 518.30 209.16 5.30
5. 关于 2000-2010 年上海市人口数量空间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区人口趋于饱和,出现负增长 B.中心边缘区人口密度减小
C.郊区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核心区迁出 D.郊区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6.2000-2010 年上海市人口数量空间变化反映的现象是( )
A.乡村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7.关于上海市郊区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外迁 ②郊区生活成本较中心城区低
③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④政府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6.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位低。开发商
通过将第一、第二层转为做底商(商业用房),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也
得以解决。据此回答 8-10 题。
8.市场上,大盘社区的底商商铺虽然价格更高,但却更受投资者青睐,其主要原因是( )
A.住户多而稳定,投资风险小 B.交通通达性高,客流量较大
C.没有大型商场,市场竞争小 D.靠近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好
9.以下店铺最适合布局在底商的是( )
A.珠宝首饰店 B.时鲜果蔬店 C.大型家电卖场 D.汽车专卖店
10.有关底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底商只为本小区的居民服务 B.能方便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C.底商的服务等级通常比较高 D.大力发展社区底商有益无害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先民智慧的结晶,不仅能指导农业生产,还能反映气候特征。小满,
“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公历 5 月 20-22 日交节,是夏收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将
满未满”之时。据此回答 11-12 题。
11.下列地区中,最不可能看到夏收作物“将满未满”现象的是( )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江汉平原
12.民谚有“小满江河满”的说法,这句话反映此时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时节下
列河流防汛任务最重的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图 2
为“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 13-14
题。
甲 图 2 乙
13.呼伦贝尔牧区与潘帕斯牧区共同具备的区位条件有( )
①草场广布,草类茂盛 ②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④距海港近,便于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当前,呼伦贝尔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阶段,下列措施中不利于
呼伦贝尔实现畜牧业顺利转型的是(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 B.加强交通建设,提高产品外运能力
C.培育良种,加强牲畜的病害防治 D.充分利用天然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富士康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其主要业务是帮华为、小米、戴尔等世界知名企业代工组装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自 1988 年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工厂以来,不断在中国大陆进行产业优
化布局,图 3 为“富士康主要选址地及投产年份分布图”,据图回答 15-17 题。
图 3 富士康主要选址地及投产年份分布
15.富士康在中国大陆进行产业优化布局的主要趋势是( )
A.南迁、北进 B.南迁、西进 C.北迁、西进 D.北迁、东进
16.影响富士康工厂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政策 B.科技 C.劳动力 D.市场
17.富士康代工生产组装的某品牌手机只有少量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其他大多数零部件来
自世界各地,这种现象属于( )
A.工业集聚 B.工业分散 C.工业转移 D.工业升级
在 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靠技能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据此完成 18-19 题。
18.当下,“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中国智造”的核心是( )
A.循环经济 B.清洁生产 C.节能减排 D.技术创新
19.要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我们当务之急应该( )
A.制定行业标准,打造民族品牌 B.地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
C.购买国外设备,进行转型升级 D.兼并优化产能过剩企业
图 4 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主要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图中 1~5 代表评价等级的
优劣,数字越大优势越大,据图完成 20-21 题。
图 4
20. 目前,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a B.b C.c D.d
2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迅速发
往前线,南昌市有一批重 30 吨的防疫物需驰援式汉,最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
A.a B.b C.c D.d
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 5,完成 22-23 题
①京沪高铁陆桥 ②杭州湾跨海大桥 ③贵州清水河大桥 ④青藏北部清水河
图 5
22.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与起伏 B.②—缩短杭州至上海的行程
C.③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D.④便于藏羚羊等动物迁徙
23.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
A.①—干早与洪涝 B.②一风浪与海潮
C.③—盐碱与风沙 D.④—冻土与寒潮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3 年 7 月,三明市委、市政府作出
战略决策,决定把三明和沙县中间最中心的区域规划建设成为生态新城。图 6 表示生态城市
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据图回答 24-25 小题。
图 6
24. 三明生态新城建设中最不可能采取的道路是( )
A.AB 曲 B.AC 曲线 C.AD 曲线 D.K1 线
25.将三明生态新城打造成一流的园林式城市,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构建三纵三横的道路绿地网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体闲度假区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⑧ D.①③④⑥
第‖卷(综合题 共计 50 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 6 题,共计 5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 分)
材料一 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该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
的比值,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人口吸引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量人口迁入,使上海的
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18 年人口密度达 3814 人/平方千米,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材料二 1990-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对比图
图 7
(1)说出上海市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2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影响。(4 分)
(3)与全国相比,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指出这种现象给上海带来的不利影响。(2 分)
27.图 8 是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图 8
(1)市政府计划将 A 区的传统工业外迁,并将 A 区改建为娱乐休闲场所,请指出其合理性。(2
分)
(2)该城市的规划是住宅区向东部发展,工业区向西部发展,请分别说明其科学性。(3 分)
(3)拟在 B、C 两地中规划一处商业用地,你认为选择在何地更合理并说明理由。(3 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 分)
水稻好暖喜湿,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最佳温度在30-35°C左右,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C;
要求田地平整、肥沃,排灌方便。
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分布区,已有 1300 多年的种植历史,所产稻米品质优
良,口感好,市场销路好,近年来,粳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6000 万亩以上,占全国粳稻总面
积的 50%左右;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 15%左右,商品率高达 75%“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
中天”是传统水稻生产的形象描述,但如今在黑龙江,水稻生产已经完全迈入机械化、规模化、
集约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
(1)根据材料说出黑龙江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征。(3 分)
(2)分析黑龙江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4 分)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黑龙江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4 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 分)
鞍山市冶铁历史悠久,早在汉武帝时就有治铁业,到解放前最高年产钢量可达 84.5 万吨鞍山
是新中国第一座铜铁工业城市,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之称,与德国鲁尔区的钢铁工业一
样,鞍山钢铁工业也经历了兴盛一一衰弱一一振兴的历程。
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区位示意图
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图 9
(1)分析鞍山市能够成为“中国钢业工业摇篮”的有利条件。(3 分)
(2)鞍山市工业区内集聚了大量工业企业,说明该地形成工业集聚的原因。(3 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鞍山市工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 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 分)
材料一 浦梅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网规划项目之一。线路位于粤东、闽北、闽西地区,
途经的建宁、宁化、清流、连城等山区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革命老区,线路全长 556 千
米,设计时速 160 公里(国家铁路局将我国高铁定义为设计开行时速 250 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
铁路),将按照“单线建设、预留双线”的方案进行施工。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沟通长三角、海
西经济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
材料二 浦梅铁路规划线路图
图 10
与高铁相比,浦梅铁路设计时速较低。图中 M 路段设计有甲乙两个方案,项目部没有选择沿河
修建的甲方案,而选择了绕行在山区边缘的乙方案。
(1)分别说明浦梅铁路设计时速较低和 M 路段选择乙方案的理由。(3 分)
(2)说明浦梅铁路按照“单线建设、预留双线”的方案进行施工的原因。(2 分)
(3)简析浦梅铁路修建的社会经济条件。(3 分)
31.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
图 11
(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1 分)
①生产 ②废物利用 ③资源开发
(2)“循环经济”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列举两项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5BCCAD 6-10CAABB 11-15CACDC 16-20CBDAB 21-25BDBAD
二、综合题(6 小题,共计 50 分)
26.(8 分)
(1)上海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答对 2 点得 2 分)
(2)有利: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
才。不利: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有利”与“不利”分别答对 2 点得 4
分)
(3)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老年人生活孤单(答对 2 点得 2 分)
27.(8 分)
(1)A 区位于住宅区中间,传统工业对环境污染严重,应该外迁;居民区呈半环状围绕 A 地,在
此建文化娱乐体闲场所,能最大限度方便居民的娱乐、体闲需求。
(2)东部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好(1 分):西部邻近铁路和主要公路干道,运输方便(1 分),位于
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空气污染小(1 分)。(答题缺乏逻辑性,只答“环境好”“运输方
便”、“污染小”扣 1 分)
(3)C 地。C 地离另外两个商业区的距离大致相同(或答 B 地与北侧商业区距离太近),服务范
围相对独立;C 地有公路经过,交通条件好。(围绕“服务范围”和“交通条件”表述合理即
给分)
28.(11 分)
(1)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任答对 3 点得 3 分)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耕地资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
沃;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正确分析二项得 4 分,答题缺乏逻辑性,只答“雨热同期”、“土
壤肥沃”等要素分数减半)
(3)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农药施
用量少。(正确分析二项得 4 分,答题缺乏逻辑性,只答“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等要素扣 1
分)
29.(9 分)
(1)铁矿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临近(抚顺、阜新)煤矿产区,能源充足:临近河流,用水方便:有
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冶铁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答题缺乏逻辑性,只答“原料充足”、“交通
便利”等要素扣 1 分,任意答对 3 点得 3 分)
(2)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
利润: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3)调整工业布局,使工业布局更加合理;积极发展新型工业、轻工业,优化工业结构利用新工
艺、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答
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任意答对 3 点得 3 分)
30.(8 分)
(1)设计时速慢理由:沿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线路弯曲度大,速度过快增加运
行危险,(任意答对 1 点得 1 分)
选择乙方案理由:乙方案绕行山区,可少占耕地,减少搬迁费用(或答甲方案沿河地形平坦,耕
地、村落多)(每点 1 分,共 2 分)
(2)沿线地区经济落后,铁路运营初期运输需求量小,先采取单线建设:随着经济发展,需求会
日益增大,故预留双线。(分阶段说明,每点 1 分,共 2 分:表述合理,酌情给分)
(3)完善省内铁路网络,改善交通条件(或加强闽北、间西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联系);沿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山区贫困县尤其是革命老区的发展;
铁路建设技术先进。(任答对 3 点给 3 分,答案合理即可)
31.(6 分)(1)①②③(3 个全对得 1 分,否则不给分)
(2)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每点 1 分,共 3 分)
(3)使用环保购物袋随手关灯等(每点 1 分,共 2 分;合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