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 MB
- 2021-04-28 发布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二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对晶体和非晶体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非晶体
B. 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
C. 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D.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晶体微粒的排列规律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是用放大镜看,仍可发现组成糖块的一个个晶粒,所以它是晶体中的多晶体,故A错误;
B.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金属是多晶体,故B错误;
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故C正确;
D.相同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与石墨,分子的排列规律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电磁波
C.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D. 雨后路面上的油膜表面的彩色条纹是由于光的干涉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A项错误;
B.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不能证明光是电磁波,故B项错误;
C.由于玻璃相对于空气是光密介质,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C项错误;
D.
- 18 -
雨后路面上的油膜表面的彩色条纹是由于油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进行光的叠加,光的干涉形成的,故D项正确。
故选D。
3. 如图所示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当r=r0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 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C. 因液体表面层相邻分子间的距离r
相关文档
- 【语文】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2021-04-28 01:56:4719页
-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2021-04-28 01:46:4221页
-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下2021-04-28 01:42:1920页
-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19-20202021-04-28 01:39:0215页
- 生物卷·2018届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2021-04-28 01:32:039页
- 【历史】吉林省松原市蒙古族中学202021-04-28 01:28:439页
-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2021-04-28 01:25:1418页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2021-04-28 01:18:3428页
- 2017-2018学年广西钦州市高二下学2021-04-28 01:16:3624页
-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2021-04-28 01:08:09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