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4-28 发布
高级中学2018-2019年(二)月考(2)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出卷人:左立宁
一单选题(30*2=60分)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月8日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3~4题。
3.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A.0° B.23°26′S
C.30°N D.30°S
4.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长为10小时 B.昼长为11小时
C.昼长为12小时 D.昼长为13小时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据此完成7~9题。
5.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地球 B.水星 C.木星 D.海王星
6.移居日本东京(东九区)的中国小朋友李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A.6月20日11时04分 B.6月20日9时04分
C.6月20日11时55分 D.6月20日9时55分
图1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16~17题。
7.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乙、丙、甲、丁
8.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题。
1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1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1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读图,回答4~5题。
14.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降温和减湿
15.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读图,完成18~19题。
18.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1.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为( )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量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读图回答22~23题。
22.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 )
23.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读“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
24.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5.图中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
月份
气温(℃)
降水(mm)
1
24.7
18
2
24.4
25
3
21.2
65
4
16.5
79
5
11.7
80
6
8.2
107
7
6.9
132
8
7.9
122
9
10.6
77
10
13.7
72
11
17.9
61
12
21.5
44
26.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26~28题。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7.该地可能是( )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2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除了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可能对全球变暖起推动作用。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29~30题。
气体
项目
二氧化碳
甲烷
氟氯烃
一氧化二氮
单位
10-4
10-6
10-12
10-12
工业化前
280
0.8
0
2.88
1990年
353
1.72
764
3.10
年增加率/%
0.5
0.9
0.4
0.25
29.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0.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0的是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21.(2017·长春模拟)读世界略图,回答问题。 (12分)
(1) 比较④⑤两地气候类型。
④地
⑤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填风向)
(3)③地的气候为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被称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月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D
B
A
C
A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C
B
D
A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D
A
A
C
D
C
C
C
31.(1)晨线
(2)冬至日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3)D B、C (4)C B (5)12点 6点 8小时
32. (1)
④地
⑤地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分布规律
北纬25°~35°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西南(西)
(3)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4)④
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