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0 MB
- 2021-04-27 发布
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规范
绳子断在细处
错误出在易处
吴红胜
2017.05.04
新高考
2016
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等新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突出体现对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特别注重对
生物概念
、
生物原理
及
生物思想
等科学素养的考查。
具体体现:
1.
逻辑推理
2.
增加了语言文字表达试题的比重
2.
试题单个小题分值加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读题,标出关键词
读完各选项
答案写在题号前
选择题
最好按顺序做,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四个选项中正确和错误的很明显
不确定的缩小范围后随意选一个
做完所有选择题立刻转涂好答题卡
相信第一感觉,最后不轻易涂改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非
选择题建议采用先易后难的
方法
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
做好
3.
认真阅读时要仔细、
看懂每一句话
,
关键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
4.
注意题目中括号的信息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
卷面不整洁
,
字迹潦草
,
不在规定区域答题
※
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试心理不佳
专有名词写错,书写不规范、用词不准确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平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答案不准确)
平时做题粗心大意(导致审题不仔细)
平时考试没时间规划观念(导致时间不够)
深层次原因
三、
高考失分的主要
原因和应对策略
选修
3
专题
1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P10
)
必修
2
第
3
章 第
1
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P44-45
)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规范:
①
根据题目问题作答,忌答非所问
②
回答问题注意因果逻辑
技巧:
①
将题目问题划线防止答偏
②
适度引用题目中语句答题
某同学答题:
因为
DNA
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当
1
个
DNA
分子的
2
条链被
32
P
标记后,被标记的两条单链最终只能进入到
2
个
DNA
分子中。
(
14
课标
Ⅰ
卷)
40.[
生物
——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
15
分)
某研究者用抗原(
A
)分别免疫
3
只同种小鼠(
X
、
Y
和
Z
),每只小鼠免疫
5
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
需取免疫后小鼠的
B
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
40
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
60
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
A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
2
)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
未融合的细胞
和
杂交瘤细胞
外,可能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2
)
B
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细胞
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
100%
(
14
课标
Ⅰ
卷)
30.
(
11
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
1
)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
2
)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据调查,
近
5
万年以来,
某地区由于气
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
50
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_______________
(填
“
未发生改变
”
、
“
变慢
”
或
“
变快
”
),演替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
(填
“
发生改变
”
或
“
未发生改变
”
)。
答案:
(
1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
2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
需要漫长的时间
(
3
)
变快
未发生改变
刺激前的处理
用硫酸刺激的部位
实验结果
实验一
环切掉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
左后肢中趾
左后肢不能运动
实验二
不作处理
右后肢中趾
右后肢能运动
实验三
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
右后肢中趾
(每隔
1min
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运动,
但
3min
后不能运动
实验四
实验三后立即实验
右侧背部
(每隔
1min
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运动,
但
5min
后不能运动
(
2017.
湖北省四月调考)
31
.(
9
分)
为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以损毁脑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__
;
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1
)脊髓(
2
分)【评分细则:有错别字给
0
分】 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
2
分)【评分细则:只要答出脑和脊髓的关系,如
“
脑对脊髓有影响
”
、
“
脊髓 受脑的调控
”
等均给
2
分;
若
只答排除脑的影响,给
1
分
;其它给
0
分
】
(
08
全国
Ⅰ
)
1
、
(24
分
)
回答下列
Ⅰ
、
Ⅱ
小题:
Ⅰ.
图中
A
、
B
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
1
)只依据
B
曲线
(能、不能)确定幼根
20
~
60mm
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___________
。
(
2
)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
_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原因是
。
(
2
)低 主动运输 减少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产生能量减少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规范:
要根据“题目语境”答题,不要简单套结论。忌“假大空”答法:
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性状。
技巧
:
可以采用原理、规律等加题目语境联合作答。
例:由
环境因素
低光照引起
必修
2
第四章第
2
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P71
〖
提示
〗
1.
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控制生物体性状的遗传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状。
(假大空)
2.
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
假大空
)
3.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
假大空
)
4.
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假大空
)
5.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
仔细审题,理清逻辑关系,避免惯性思维答题
※
结合语境答题,注意因果逻辑
规范:
①
根据题目问题作答,忌答非所问
②
回答问题注意因果逻辑
技巧:
①
将题目问题划线防止答偏
②
适度引用题目中语句答题
(
2012
全国卷新课标)
30
.(
10
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
a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a
)中,
a
、
b
、
c
、
d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是
________
,
b
是
________
,
c
是
_______
,
d
是
_____________
。
(2)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
a
)中
__________________
的调控。
(
3
)图(
a
)中神经元
①
和
②
之间形成的突触
(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b
)所示)
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
①
中的
________________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
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
②
的
________________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规范
:尽量以
课本语句答题
技巧:知识迁移,联想到
HIV
病毒
经验:答出两点即可
—
只答两点,多答
出错会扣分
必修
3
第
2
章第
4
节 免疫调节
P36
(
08
全国
Ⅰ
)
Ⅱ.
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
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
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①可
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请回答:
(
1
)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
(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
_________
(填写标号)。
(
2
)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
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
作用,从而引起
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
3
)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技巧:括号里的内容一定要注意
(2013
年新课
标
)
30.
(
10
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
。回答下列问题:
(
1
)胰岛素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_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
。
(
2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脂肪细胞
_____________
(填
“
是
”
或
“
不是
”
)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
4
)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1
)胞吐
协助扩散(运输)
(
2
)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在细胞内的利用,
降低血糖
浓
度
(
4
分)
。
(
3
)是
(
4
)
先增加
,
后减少
并
趋于稳定
。
1
、遗传图解书写不规范
※
不写或错写“
P
、
F1
、
×
、↓、♀、♂” 符号
※
基因型书写不规范,如:
aA
,
BXbX
等。
※
不写出“
亲本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
、
比例
” 等必要的文字。
【
注:配子一般不作要求
】
※
若是伴性遗传,要在表现型之后
注明性别
。如“白眼雌蝇”“色盲男性
2
、考试中常出现笔误或漏字、错字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二、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规范:表达要全面、细致;表述依据课本
技巧:仔细阅读题目文字
经验:①要注意括号;
②
明显有难度的空分值会
很高很高!
答题要考虑全面
选修
1
专题
2
课题
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P26
(
2
)环境浓度
CO
2
和高浓度
CO
2
条件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不同。要了解两种
CO
2
浓度下不同时刻光合速率的变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7.
湖北省四月调考
)
29.
(
10
分)
(
1
)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在环境浓度
CO
2
条件下,
9:30
时限制水稻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____________
(答两点)。
大气
CO
2
浓度增加不仅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也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为研究高浓度
CO
2
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了不同
CO
2
浓度下处于抽穗期水稻不同时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
2
)在
黑暗条件下
,测定
不同时刻
呼吸作用
速率(
3
分)
【评分细则:三个得分点:黑暗(或遮光)、不同时刻、呼吸作用,每个得分点
1
分】
三、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和应对策略
※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惯性思维答题
※
答题条理件不清,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
※
语句不通,表达不清
此处为答案填写的处错误的“重灾区”
※
强烈建议:
①
写出题号
②每空
单独
划线
※
建议
※
语句不通,表达不清
1
、用生物学专用术语结合语境回答;用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或数据等回答
※
联系课本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
当不知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查课本里的什么知识点。
※
当心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
例子:环境(光照强度)决定;两者均不含抗性基因(
Amp
r
);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四、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启示
2
、自己组织语言回答
(
回答为什么
)
※
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答题时才能答准。
※
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
答案宜简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
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 “原句”回答问题。
※
若课本中没有,自己要精心组织语言,但要注意话要说完整,不要“
词不达意” 甚至“答非所问”。
※
慎用绝对性的语句,多用“几乎”、“近似”、“可能”
※
写好后要读一遍,注意语句通顺和科学性。
四、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启示
网上阅卷: 学生答卷经扫描变成图像,进入计算机数据库,评卷人从封闭的局域网上调阅试卷。
启示之一:按试卷要求规范答题。
①
卷面要 整洁,字迹要清晰,字距要适当,不可太挤、太满。否则扫描图像可能不清晰。
②
不能超框答题!答题框外的部分不会被扫进计算机,是无效答题。
启示之二:用专业术语答题、用题目中的语句答题、坚决不留空白
①熟悉理综试卷的特点:生物题容易得分,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保证生物题有时间做。
②熟悉理综试答题卡的特点:规范书写方式,特别是选做题。
五、从高考的网上评卷得到的启示
1
、拿下选择题(共
36
分)
生物科的选择题放在最前面,一般来说不会太难,否则会影响整个理综成绩,所以应争取拿满分,最多失分不能超过一题。
2
、选做题尽量不失分(共
15
分)
选修
1
以教材为本,识记为主,故只要考得不偏,拿
13
分或满分是可能的;为了平衡难度系数,选修
3
的题目也不会出得难。
3
、必做的非选择题尽量多得分(
39
)
这个部分有四道大题
(29
、
30
、
31
、
32
),往往有两道是比较简单的,甚至一看得答案,无疑这个分数是要拿下的
(18
分左右
)
。另两道题中有一道为压轴题
(
一般是遗传题
),
往往也有两空比较简单,就尽量得分吧。
六、生物学科得高分的关键点
一般的同学制胜分:
36+15+25=
76
分
记忆是生物拿高分的基础 要读书、背书,熟记教材原字原句,反对死记硬背,但不记不背,是不可能读好书的。
考前:回归课本
①
把教材上的
原句原话
制作成填充,填写;
②
把教材上
重要知识点
归纳出来,点击关键词
;
③
列出教材上的
图解、反应式
等,默写;
④
阅读章节的
前言
和
小结
。
⑤
课后习题
反复做、反复思考
六、生物学科得高分的关键点
让规范答题成为一种习惯
祝大家高考取得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