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84 KB
- 2021-04-27 发布
泊秦淮
(唐) 杜牧
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朝代】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泊秦淮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写作背景: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
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
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
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
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
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
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
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思考:
1、你最欣赏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你认为作者听到了什么?
3、这首诗实际上是批评谁?哪个字最有力度?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
沙。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
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连用
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
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
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诗人在此用了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
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
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
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在杜
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
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
上演亡国的悲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景——夜景
渲染气氛
叙事:点名环境,交代
时间、地点“近酒家”,
引出下文“商女”的出
场。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
愤之情
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
近酒家。
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
么样的感觉?
(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
胧的凄迷景象。)
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
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
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 )“寒”字令你想到
了什么?( )除
了这方面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笼罩
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
第一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本诗主题:
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
那些沉迷享乐、不理朝
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
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和忧愤。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送杜少府之任蜀2021-04-27 19:19:091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老山界》 (1)_2021-04-27 18:07:211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端午的鸭蛋 (2)_2021-04-27 17:14:42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海燕 (15)_鲁教版2021-04-27 15:58:0430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昆明的雨》 人2021-04-27 15:16:501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021-04-27 15:04:0820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过零2021-04-27 12:17:081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与朱元思书 (2)_2021-04-27 11:49:222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怀疑与学问 (1)_2021-04-26 03:19:1417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蓝蓝的威尼斯》2021-04-26 02:55:28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