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1 MB
- 2021-04-27 发布
专项突破练
12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
1
~
2
题。
解析答案
13
1.
关于两条河流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冬半年都有凌汛现象
B.
夏半年水量均丰富
C.
均为春季积雪融水补给
D.
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甲河位于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流以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丰富。尼罗河位于中低纬度,河流无结冰期,没有凌汛现象;河流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大西洋,大部分河段经过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汛期在夏季
。
答案
B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B.
甲区域年太阳辐射大于乙区域
C.
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
D.
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解析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故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大于乙区域;甲区域纬度高,年太阳辐射量小;甲区域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乙区域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甲区域地形为平原,乙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
A
解析答案
13
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
1965
年~
2025
年的世界变化趋势。读图完成
3
~
4
题
。
3.
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
)
A.
汽车需求量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劳动力数量
D.
能源消费总量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图示信息显示:高收入国家数量小,中低收入国家数量大,结合纵坐标数值可以判断应该为劳动力数量
。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序号
①②③
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
)
A.
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B.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
C.
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
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①
地数量小,变化不大,为东欧和中亚;
②
地数量较大,增长迅速,为中南部非洲;
③
地数量最大,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产自智利圣地亚哥附近的车厘子,色泽紫红、颗粒硕大,是近年来北京春节市场上的热销水果。读下图,回答
5
~
7
题。
13
解析答案
5.
智利车厘子热销北京春节市场的主要原因有
(
)
①
夏季多雨,果实硕大多汁
②
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③
反季节供应北京市场
④
地域封闭,污染和虫害少
⑤
海运便捷
⑥
夏季日照长,果实品质好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智利的圣地亚哥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在副高控制下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及糖分的积累,以及着色,
①
错误,
⑥
正确
;
交通条件
的改善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所以
②
正确
;
但
运输不一定用海运,
⑤
错误
;
在
北京热销说明有很大市场,
③
正确。该地区位于山区,远离东部工业区,污染少,品质好,
④
正确
。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智利
(
)
A.
位于世界主要灾害带,地震灾害多发
B.
西临太平洋,夏秋季节多飓风活动
C.
山麓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会引发海啸
D.
南部冬季干旱少雨,森林火灾频发
解析答案
解析
智利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A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阿塔卡马沙漠有世界
“
旱极
”
之称,主要原因有
(
)
①
近岸受暖流影响,蒸发加剧
②
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③
山地阻挡东部水汽进入
④
受副热高气压带控制
⑤
受离岸风
(
东南信风
)
影响
⑥
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缺乏
A.
①③④⑤
B
.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
②④⑤⑥
解析答案
13
解析
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阿塔卡马位于副高控制下,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同时安第斯山脉阻挡东部东南信风的进入,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加剧其干旱程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读
“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
(
图
1)
及
“
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采取的措施图
”
(
图
2)
,完成
8
~
10
题。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图
2
中的草方格沙障
(
)
A.
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B.
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C.
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
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解析答案
13
解析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的半隐蔽式沙障。其功能: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图
1
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
A.
光照强
B
.
温差大
C.
土壤肥沃
D
.
水源充足
解析答案
13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因此,耕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及灌溉条件较好的绿洲、河谷地区。主导因素是水源充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答案
10.
该地区的白兰瓜在砂田
(
图
3
所示,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
)
种植,砂田的优势主要在于
(
)
13
①
蓄水保墒
②
提高昼夜温差
③
增加降水
④
避免病虫害
A.
①②
B
.
③④
C.
①③
D
.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砂田的砂砾层主要优势在于蓄水保墒,提高土温,提高昼夜温差,防止土壤遭受风蚀和水蚀
。
答案
A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
,
右
图
为
“
我国北京、上海、重庆、新疆哈密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
。读图可知
P
地、
M
地、
N
地依次是
(
)
A.
北京、新疆哈密、重庆
B.
北京、重庆、新疆哈密
C.
重庆、新疆哈密、北京
D.
新疆哈密、重庆、北京
解析答案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M
地日照率最高,判断是新疆哈密,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N
地的日照率最低,判断是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
P
地是北京,地处北方,相比上海,雨季短,太阳辐射时间长
。
答案
A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挪威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图
1
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布状况,图
2
示意甲半岛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描述图中甲处所在山地的地形特征。
13
解析答案
解析
地形
特征主要从山脉走向、坡度变化,特殊地貌三方面分析。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山脉的走向及地势特征,该地主要为冰川地貌。
答案
山脉
走向为东北
—
西南走向;西北坡较陡峭,东南坡和缓;冰川地貌广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说明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13
解析答案
解析
据图可知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冰川侵蚀形成谷地,之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谷地下部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地貌。
答案
冰川侵蚀形成谷地,之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谷地下部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分析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两侧河流航运的影响。
13
解析答案
解析
通过图中的图例,对比图中东西侧的河流落差、流程长短、流速等分析地形对水运的影响。
答案
西侧地势陡峻,河流短小,落差小,水流急,不利于水运;东侧地势较平缓,河流流程较长,水流较和缓,有利于水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简述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的影响。
13
解析答案
解析
通过对城镇分布位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地势低、地形平坦和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的地方是城镇主要的分布地区。
答案
半岛边缘及南部地区,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
4
℃
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
0
℃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
如下图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
4
℃
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
0
℃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
如
右
图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答案
答案
在
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
(
风化作用
)
,大量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疏的原因。
答案
答案
①
气温低;
②
降水少;
③
昼夜温差大;
④
紫外线强;
⑤
风力强劲;
⑥
土壤不发育。
(
任答三点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
答案
答案
①
植株低矮,可防风保暖;
②
根系发达,可抵御干旱和大风;
③
花色艳丽,可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④
叶片厚,可保温抗旱;
⑤
速生,适应暖季时间短的环境。
(
任答三点
)
专项突破练
12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5 21:18:21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2021-04-24 02:22:038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1 00:38:3031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4-20 22:55:5226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4-20 00:52:184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19 17:36:245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9 17:30:399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洋流及2021-04-19 16:01:1752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2地2021-04-18 01:04:26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7 23:11:0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