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 MB
- 2021-04-27 发布
- 1 -
豫南九校 2020-2021 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
高一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Na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Fe 56 Ag 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火星车所涉及的下列材料中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探测仪镜头材料——二氧化硅 B.车轮材料——钛合金
C.温控涂层材料——聚酰胺 D.太阳能电池复合材料——石墨纤维和硅
2.《天工开物》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
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过程主反应为:ZnCO3+2C
高温
Zn+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 被还原 B.ZnCO3 是氧化剂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CO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4.金属元素的焰色呈现不同颜色,与核外电子跃迁时吸收、释放能量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为化学变化 B.清洗铂丝时采用硫酸
C.氯化钙固体所做焰色反应为砖红色 D.铂丝没有焰色,是因为加热时其电子不能发生跃迁
5.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溶于水容易形成氢氧化铝胶体,进而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B.氯化铁溶液混合氢氧化钠溶液,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C.渗析操作与胶体粒子的颗粒度大小有关
D.可以通过丁达尔效应来区别稀的淀粉溶液与稀豆浆
- 2 -
6.NaCl 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 NaCl 溶于水配成 1 mol·L-1 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与 Na+所含的电子数相同 B.溶液中含有 NA 个 Na+
C.水合 Na+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将 58.5 g NaCl 溶解在 1 L 水中即得到 1 mol·L-1 溶液
7.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 A 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①Tl3++2Ag=Tl++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
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3+>Fe3+>Ag+ B.Tl3+>Ag+>Fe3+ C.Tl+>Ag+>Fe2+ D.Fe3+>Ag+>Tl3+
8.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醋酸
B.BaCl2 溶液与 Na2SO4 溶液;Ba(OH)2 溶液与 NaHSO4 溶液
C.Na2CO3 溶液与盐酸;NaHCO3 与盐酸
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
9.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图装置制备氢化钙
(CaH2),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i e f d c g h a B.i c d e f g h b C.i d c e f h g a D.i f e c d g h b
10.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在 CaCl2 浓溶液中通入 NH3 和 CO2 可制得纳米级材料,装置见图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
A.a 通入足量的 CO2,b 通入适量的 NH3,纳米材料为 Ca(HCO3)2
B.a 通入足量的 NH3,b 通入适量的 CO2,纳米材料为 Ca(HCO3)2
C.a 通入适量的 CO2,b 通入足量的 NH3,纳米材料为 CaCO3
D.a 通入少量的 NH3,b 通入足量的 CO2,纳米材料为 CaCO3
11.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改进前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湿棉花改为浸水的尿不湿,酒精灯由单头改为双头,可提供足量的水蒸气
B.用具支试管可将试管口附近冷凝的水导出,避免冷凝水与灼热铁粉接触
C.肥皂水改为吹泡泡水,收集 H2 效果更好,点燃效果更明显
D.悬挂的磁铁仅能吸引反应铁粉,不能吸引反应产物
12.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增加
- 4 -
B.水中的 NO3
-、SO42-、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增强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H++OH-=H2O
13.将足量 CO2 通入 KOH 和 Ba(OH)2 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 CO2 体
积(y)的关系正确的是
14.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①用观察法区别 Na2O 和 Na2O2
②用水鉴别烧碱固体和小苏打固体
③用 BaCl2 溶液鉴别 Na2SO4 溶液和 AgNO3 溶液
④用 MgCl2 溶液鉴别 Na2CO3 溶液和 NaOH 溶液
⑤用盐酸鉴别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
A.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分为四类: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
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 2Na2O2+2H2O=4NaOH+O2↑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
是
①Cl2+SO2+2H2O=H2SO4+2HCl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2+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6.把 4.48 L CO2(标况下,下同)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 3.36 L 气体,则这 3.36 L
气体的质量为
A.3.8g B.4.8g C.5.6g D.6.0g
17.现有 100 mL 3 mol/L 的 NaOH 溶液和 100 mL 1 mol/L 氯化铝溶液,①将 NaOH 溶液分多次
加到 AlCl3 溶液中;②将 AlCl3 溶液分多次加到 NaOH 溶液中,比较两种操作的结果是
A.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等 B.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也相等
C.现象不同,沉淀质量相等 D.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不等
- 5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 5 个小题,共 49 分)
18.(11 分)NaHCO3 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NaHCO3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NaHCO3 属于“酸”“碱”“盐”中的 。
(3)①写出 NaHCO3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写出足量的 NaHCO3 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制备 Fe(OH)3 胶体:用洁净的烧杯取一定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加入
几滴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①写出制备 Fe(OH)3 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验证制得的分散系是胶体的方法为 。
19.(9 分)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 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MgCl2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2)将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3)为探究所得的水合碱式碳酸镁[mMgCO3,nMg(OH)2·xH2O]的组成,某同学组装仪器如图
所示。
①A 框中装置的作用是 。
②实验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为 1.60 g,C 处浓 H2SO4 增重 0.72 g,D 处碱石灰(主
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增重 1.32 g,此水合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
(4)若上述流程中热水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 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10 分)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制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
列问题:
- 6 -
(1)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48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 mol·L-1 的稀盐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①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②该学生需要量取 mL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
b.洗涤量取浓盐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
(3)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 0.400 mol·L-1 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 0.4 g NaOH 的 NaOH 溶
液,则该同学需用量筒取 mL 盐酸。
21.(8 分)“比较”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在一定条件
下,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CO=Na2CO3
(1)试分别写出 Na2O2 与 SO2、Na2O2 与 SO3(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当 1 mol SO3(g)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通过比较可知:在氧化物中,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填“最低”“中间”或“最高”)
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就有 O2 生成。
22.(11 分)将含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 200 mL 氯化铁浓溶液中,有 19.2 g 铜被腐蚀掉。取出印
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 16.8 g 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 9.6 g 不溶物(设溶液体积不
变)。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 9.6 g 不溶物的成分为 。
(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为 。
(4)Fe2+、Fe3+、Cu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最后所得溶液中 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 7 -
- 8 -
相关文档
-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2021-04-22 00:19:3021页
- 【数学】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2021-04-21 23:51:5711页
- 英语卷·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2021-04-21 21:08:1426页
- 英语卷·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2021-04-21 19:53:2725页
- 数学理卷·2017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2021-04-21 15:31:014页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2021-04-20 16:28:1410页
- 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届高三9月联考2021-04-19 21:29:2813页
-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2021-04-19 17:29:1912页
- 【语文】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2021-04-19 16:38:5715页
- 河南省豫南九校(中原)2017届高三下学2021-04-18 03:15: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