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50 KB
- 2021-04-27 发布
普宁侨中2018届 高二级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别、姓名写在答卷密封线内。
2、答案填写在答卷上,必须在指定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能超出指定区域或在非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
1.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2.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两个带电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Q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关于A、B所带电荷的电性及电荷量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正电,并且A带电荷量较大
B.A带负电,B带正电,并且A带电荷量较小
C.A带负电,B带正电,并且A带电荷量较大
D.A带正电,B带负电,并且A带电荷量较小
3、某人划船渡河,划行速度和水流速度一定,且船相对于静水的划行速度小于水流速度,若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t;若船以最短位移渡河,则渡河的最短位移为s,由此可求得( )
A、河的宽度
B、水流的速度
C、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D、船以最小位移渡河时的速度
4、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倾角为的斜面上A点水平抛出,刚好以速度v落到斜面底端。现将该小球从斜面A点上方的B点抛出,也刚好落到斜面底端且速度的大小为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斜面A点和B点落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方向相同
B.从斜面A点和B点水平抛出的速度之比为1: 1
C.A点和B点到底端的高度之比为1:2
D.从斜面A点和B点落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之比为1:4
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细线悬于同一点O1做圆锥摆运动,两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在同一倒圆锥面上,悬点 O1、两圆轨道的圆心O2、O3及锥顶O4在同一竖直线上,O2、O3将O1 O4三等分,则甲、乙两球运动的角度之比为( )
A、1 B、 C、 D、2
6、某航天爱好者在赤道上观测一颗在赤道平面内运行的卫星,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该爱好者测得该卫星相邻两次从其头顶正上方经过的时间间隔为t,他从资料上查得: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为h0,由此他可测得该卫星( )
A、离地面的高度为
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C、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D、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倒数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汽车启动过程受到的阻力恒定,图中b、c、d已知,则( )
A、 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功率越来越大
B、汽车启动过程中的功率恒为
C、汽车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D、汽车启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8、一足够长轻质薄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块,m1大于m2,A、B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当在A物块上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时,A、B两物块中有一个刚好要相对薄板滑动,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A刚好要相对薄板滑动
B.A、B受到的摩擦力等大反向
C.
D.不论F增大到何值,A都不可能相对薄板滑动
9、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体上,与一轻弹簧相连,轻弹簧的另一端与斜面顶端的固定挡板相连。当物块在B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物块移到A点,给其一个向上的初速度v0,物块刚好能向上运动到C点,AB=BC=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v0=,则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
A、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物块机械能的损失量为
D、物块在A点释放时的加速度和上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在训练运动员奔跑中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时,有一种方法是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着汽车轮胎奔跑,如图所示,在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轻绳拖着质量m=11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5s后轮胎从轻绳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绳与地面的夹角为37°,且370=0.6,37°=0.8,g取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B.绳子拉力的大小为70N
C.在0~7s内,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400J
D.在2s时,绳子拉力的瞬时功率为224W
11.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用闪光照相的方法依次记下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已知闪光照相的闪光时间间隔为0.1s.
(1)图甲是某次实验中的照片,从图中实验现象可以明显看出造成甲图的原因是 .
(2)图乙是调整后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照片,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g=10m/s2,则:
①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甲= m/s.
②小球过B点的速率vB= m/s.
三、计算题
14.光滑绝缘导轨,与水平面成45°角,两个质量均为m,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B,带电量均为q,静止于导轨的同一水平高度处,如图所示.求:两球之间的距离.
15.如图所示,一根长0.1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0.18kg的小球,拉住细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现使小球的转速很缓慢地增加.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开始时转速的3倍时,细线断开,线断开前的瞬间线的拉力比开始时大40N,
(1)求细线断开前的瞬间,线受到的拉力大小.
(2)求细线断开的瞬间,小球运动的线速度.
16.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Ox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5.0m和8.0m,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及方向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及电性关系如图乙中的直线a,b所示,求:
(1)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判断点电荷Q的电性;
(3)点电荷Q的位置坐标.
17.如图所示,在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一个不可伸长的不导电轻细线的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把小球拉直至细线与电场方向平行,然后无初速释放,已知小球摆到最低点的另一侧,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θ.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普宁侨中2018届 高二级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D
CD
BD
BC
BCD
二、非选择题:共6个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第11、12题为实验题或填空题,13-15题为计算题)
11.解:(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
故选:B
(2)当m<<M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因此最合理的一组是C.
故选:C.
(3)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0.0422m、SBC=4.65cm=0.0465m、SCD=5.08cm=0.0508m、SDE=5.49cm=0.0549m、SEF=5.91cm=0.0591m、SFG=6.34cm=0.0634m;
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
sDE﹣sAB=3a1T2
sEF﹣sBC=3a2T2
sFG﹣sCD=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a1+a2+a3)=m/s2=0.43m/s2
故答案为:(1)B(2)C;(3)0.43.
12.解:(1)从图中实验现象可以明显看出造成甲图的原因是斜槽末端不水平.
(2)①据△y=2L=gT2得:T==s=0.1s,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m/s=1.5m/s.
②点竖直分速度为:vyB==m/s=2m/s,
则小球过B点的速率为:vB===2.5m/s.
故答案为:(1)斜槽末端不水平;(2)1.5;2.5.
三、计算题
14.解:设两球之间的距离为x.以A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F=mgtan45°=mg
由库仑定律得
F=k
解得,x=q
答:两球之间的距离为q.
15.解:(1)设开始时角速度为ω0,向心力是F0,线断开的瞬间,角速度为ω,线的拉力是F.则ω=3ω0
由 F0=mω02R…①
F=mω2R…②
由①②得:…③
又因为有:F=F0+40N…④
由③④得:F=45N.
(2)细线断开的瞬间有:F=,
解得:v=.
答:(1)线断开前的瞬间,细线中拉力的大小为45N;
(2)线断开的瞬间,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5m/s.
16.解:(1)由图可得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A===40N/C.
因A点的试探电荷带正电,而受力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A点场强的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由图可得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B===2.5N/C.
因B点的试探电荷带负电,而受力指向x轴的负方向,故B点场强的方向沿x轴的正方向.
(2)因A点的正电荷受力指向x轴的正方向,而B点的负电荷受力指向x轴的负方向,因此点电荷Q带正电.
(3)设点电荷Q的坐标为x,则有:
EA=k,
EB=k
由上可得:EA=40N/C,
则有: =
解得:x=4m.
答:(1)A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40N/C,方向沿x轴正方向;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N/C,方向沿x轴正方向.
(2)点电荷Q带正电,
(3)位置坐标4m.
17.解:设细线长为L,球的电荷量为q,场强为E.若电荷量q为正,则场强方向在题图中向右,反之向左.
即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F=qE,方向水平向右,
从释放点到左侧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mgLcosθ﹣qEL(1+sinθ)=0 ①
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mgL﹣qEL= ②
此时线的拉力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mg= ③
由以上各式解得.
答: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