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1-04-26 发布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学习目标:
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
理解:真理的具体性
运用:例举生活实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远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学习重点:(1)真理的特点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真理的相对性。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前进与发展。
【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
预习范围: P46--49
预习任务: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范畴,是人们对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
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认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_______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_______,不符合的认识则是_______。
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__________。对同一个_______的对象虽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_____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_____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____________。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和 ,如果超出了这个 和 ,真理就会变成 。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来说的,都是主观与______、理论与______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_________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_____________的。认识受到各种_______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________到________,再从_______到_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________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________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____________。作为认识主体的_______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_____________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___________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过程。
3、认识发展的总趋势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_______和_______真理,在实践中_______和________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课堂活动】
活动一:真理是客观的
P46探究活动: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思考:
1、 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2、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3、 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之分?
4、 如何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活动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他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什么条件下都是用的真理。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1、 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 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3、 如何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活动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过程中爆炸失事,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它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计划。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了“进步M-47”货运飞船,并于2月4日同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
1、 当我们在实践中遭遇失败时,应该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
1、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是怨天尤人,还是鼓起勇气,再接再厉?
2、 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总结:
【检测巩固】
一、判断题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 )
2、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无条件的 ( )
3、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 )
4、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直线式的上升。 ( )
二、单项选择题
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
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
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 ( )
A.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B.人不能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人类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7、1954年,杨振宁和同事提出了著名的杨-米尔斯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标准模型中的矢量玻色子是没有质量的,但是根据实验结果推算,矢量玻色子却是有质量的。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成功破解了这一谜题,发现了赋予物质质量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最主要来源 B.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
8、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 D.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 时的 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据此回答1-2题
9、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0、“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11、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有( )
A 有的真理是主观的,有的真理是客观的。 B 真理永远不变的
C 真理是永远正确的 D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2、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2011年7月26日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为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以及更大深度试验奠定坚实基础。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人类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3、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从哲学角度看,试点的原因在于( )
①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② 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③ 价值观有导向作用 ④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B A A C B C D D C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