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9.50 KB
- 2021-04-26 发布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考纲展示
备考指导
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
.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
.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
客观题。
(1)
考查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2)
考查通过实验操作、离子检验,推断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2
.主观题。
(1)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
考查离子检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的描述。
酸性陷阱
pH<7
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使酚酞溶液呈无色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与
Al
反应放出
H
2
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H
+
或
OH
-
浓度大于
10
-
7
mol/L
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碱性陷阱
pH>7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使甲基橙溶液变黄色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与
Al
反应放出
H
2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H
+
或
OH
-
浓度小于
10
-
7
mol/L
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审清题意
“
三注意
”
注意反应环境
注意操作顺序
注意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化学式拆写
“
四原则
”
易溶强电解质拆,弱电解质、难溶物不拆
微溶强电解质清拆浊不拆
单质、氧化物不拆
浓硫酸不拆,浓盐酸、浓硝酸拆
反应产物
“
三分析
”
分析量不同时的产物
分析是否漏掉同步反应
分析变价元素的产物
方程式遵循
“
三守恒
”
原子是否守恒
电荷是否守恒
电子转移是否守恒
互斥性原则
当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应运用已有知识,将不能与之大量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
酸碱性原则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一是初步判断可能组成哪些物质,联系盐类的水解;二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进出性原则
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入新的离子,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不能判断,还会有一些离子会随着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而消失,有可能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
电中性原则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电荷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电中性。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来判断其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