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0 KB
- 2021-04-26 发布
专题五 课题 3
一、选择题
1.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下列哪一种抗凝血剂( D )
A.NaCl B.甲苯
C.蒸馏水 D.柠檬酸钠
[解析] 采集到新鲜的血液时,要加入柠檬酸钠,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2.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 4 层,
其中第 3 层是( C )
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
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解析]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
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 4 层,从上往下数,第 1 层为甲苯层,第 2 层为脂溶性物质
的沉淀层,第 3 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 4 层为杂质沉淀层。
3.红细胞的洗涤过程错误的是( C )
A.低速短时间离心,如 500r/min 离心 2min
B.离心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
C.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蒸馏水
D.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解析] 红细胞的洗涤过程中,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如 500r/min 离心 2min,故 A 正
确;红细胞离心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故 B 正确;红细胞的洗涤过程应
该用生理盐水洗涤,不能用蒸馏水洗涤,故 C 错误;红细胞的洗涤过程中,直至上清液中
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故 D 正确。
4.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 A )
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
C.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解析] 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
质中的洗脱次序,使得到的红色带区歪曲、散乱,降低分离效果。
5.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蛋白
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解析] 红细胞的洗涤应用生理盐水,其目的是去除血浆蛋白等杂质,有利于后续步骤
的分离纯化,而不是洗去细胞表面的杂蛋白,A 项不正确。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
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 项不正确。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
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而不是溶解血红蛋白,C 项不正确。整个过程不断用
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D 项正确。
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 5 种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
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若将样品以 2 000r/min 的速度离心 1.0min,分子戊在沉淀中,则丙也一定在沉淀中
B.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 12h,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D.若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丁形成
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解析] 分子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戊,所以,在离心时戊存在于沉淀中,丙也一定在
沉淀中,A 项正确。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甲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容易进入凝胶内部,
则移动速度最慢,B 项错误。分子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则丙保留在袋内,乙可能在袋
外也可能在袋内,C 项错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因此,分子甲与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凝胶色谱技术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下图甲
为凝胶色谱柱分离蛋白质的示意图,图乙为几种被分离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洗脱液的
洗脱体积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 a、b 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a__,原因是__a 相对
分子质量较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__。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 d 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__尼龙网和
100 目的尼龙纱__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
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__。
(4)若图乙被分离的蛋白质混合液中含有肌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6 900)、血清蛋白(相
对分子质量为 68 500)、牛乳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35 000)、牛胰岛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5
700),则图乙中 A、B、C、D 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牛胰岛素、肌红蛋白、牛乳球蛋白、血
清蛋白__。
[解析] (1)由于不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
凝胶内部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短,速度快,易洗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
质则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路程长,速度慢。(2)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底部橡皮塞的凹穴上覆
盖尼龙网和 100 目的尼龙纱,相当于多孔板。(3)凝胶色谱柱的装填:装填时尽量紧密,不
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4)据图可知,
四种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因此图乙中 A、B、C、D 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牛胰岛
素、肌红蛋白、牛乳球蛋白、血清蛋白。
8.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
蛋白质具有__运输__功能。
(2)甲装置中,B 是血红蛋白溶液,则 A 是__磷酸缓冲溶液__;乙装置中,C 溶液的作
用是__洗脱血红蛋白__。
(3)甲装置用于__透析(粗分离)__,目的是__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__。用
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凝胶色谱法__。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的底端__时,用试管收集
流出液,每 5mL 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解析] (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
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2)由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可知,甲装置中,B 是血红蛋
白溶液,则 A 是磷酸缓冲液,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 pH 的干扰而保持 pH 稳定;乙装置中,
C 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3)甲装置用于透析,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
法,分子量大的,流动快。(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
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 5mL 收集一管,连续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