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1 KB
- 2021-04-25 发布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 案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难点: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领先世界,涌现了许多世界第一,同学们可以说说有哪些吗?
这些科技成就中,以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为最大,特别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被称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发明。今天我们就以四大发明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① 秦汉时期: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② 西汉;可能发明书写用纸;
③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
④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意义: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① 战国——司南
②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2.指南针的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
②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历程:涉及因素:
(1)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知识积累: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人教版)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多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1)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868年)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泥活字)。
②作用: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①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②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应用。
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刷书籍。
(2)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影响
(1)传播:通过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欧洲传播。
(2)影响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推动远洋航行。
火药:推动武器的发展。
促进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
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自然经济的束缚。
2.政治: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3.思想文化:文化专制的禁锢。(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4.对外:“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相关文档
-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4-25 20:23:2819页
- 2019生物同步新增分方案人教必修一2021-04-25 20:22:123页
-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届高三上学2021-04-25 20:22:038页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2021-04-25 20:21:4381页
-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21-04-25 20:20:4311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课时规范练12021-04-25 20:20:295页
- 人民教育出版语文七上《论语十则》2021-04-25 20:20:2918页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2021-04-25 20:20:238页
-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12021-04-25 20:20:0413页
- 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学案)(新人2021-04-25 20:20:0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