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50 KB
- 2021-04-25 发布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理科)理综物理试题
14、真空中甲、乙两个固定的点电荷,相互作用力为F,若甲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8倍,要使它们的作用力仍为F,则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15、图中实线为一簇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
C.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的电势能
16 .四盏灯结成如图所示的电路,A、C灯泡的规格为“220V,30W”,B、D灯泡的规格为“220V,100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没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这四盏灯泡的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是( )
A. PA PB PC PD B. PA PD PC PB
C. PA PD PB PC D. PA PB PD PC
1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向上移动一点,则( )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D.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18、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滑向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19.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源内部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 C电荷量时电源提供的总能量
C.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的体积有关,跟外电路有关
D.电动势有方向,因此电动势是矢量
20. 如图所示,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φ的高低和场强E的大小可得( )。
A:ΦA φB
B: ΦA φB
C: EA > EB
D: EA = EB
21、一带电小球在空中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受重力、电场力和空气阻力三个力。若重力做功为-3J、机械能增加0.5J、电场力做功1J,则小球( )
A. 重力势能减少3J B.动能减少2.5J
C. 电势能增加1J D.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J
二、实验题(2小题,共16分)
22、(4分)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3mA。若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要 联电阻的大小为 Ω,若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A的电流表,要 联电阻的大小为 Ω 。
23、(12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20 kΩ)
C.电流表(0--3A,内阻1Ω)
D.电流表(0--0.6A,内阻0. Ω4)
E.滑动变阻器(10Ω,2A)
F.滑动变阻器(500Ω,1A)
G.学生电源(直流6V)、开关、导线若干
(1 ).实验时,选用图甲而不选用图乙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理由
(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I---U图象如下,从图象看出,电压越高对应的实际电阻值越 ,这说明灯丝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13分) 如图所示,甲带电体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体乙,从P点由静止释放,经L运动到Q点时达到最大速度v。已知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静电力常量为k。求:
(1)Q处电场强度的大小;
(2)P、Q两点电势差。
25、(15分)如图所示,水平绝缘轨道AB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绝缘光滑轨道BC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0.4m。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 104 N/C。现有一电荷量q=1C质量m=0.10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 =5.0m/s。已知带电体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时,圆形轨道对带电体支持力的大小;
(2).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的释放点P到B点的距离L1;
(3).带电体第一次经过C点后撤去电场,然后落在水平轨道上的D点,求BD间的距离。.
26.(18分) 如图所示,AB、CD是一对相距为2h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两板之间某处的电场强度为E,O O/是金属板间的中线.在A端并贴近AB板有一带电粒子源P,能持续沿平行于AB板方向发射比荷为k,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带电粒子,经一段时间均能从O/D之间射出电场.求:
(1)两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
(2)带电粒子过O/处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
(3)板长L与h满足什么关系时,带电粒子打到O/、D两点的动能相等.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B
C
D
B
AB
BC
BD
二.试验题
22. 串. 900 并 0.1
23. (1) 电压必须从0开始调节
(2) A , D , E (3) 大 增大
24 (13分)
(1)当乙物体的速度最大时有:
解得:
(2)乙物体由P点到Q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25 (15分)
答案: 1.在B点由牛顿
- mg =
第二定律得
解得
2.P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3.B到C 过程
撤去电场后做平抛运动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
水平方向上有:
L2= vCt =1.2m
26.(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