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1.00 KB
- 2021-04-25 发布
第 4 课时 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
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
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 80~81 页“练习十二”
1.第 1 题。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第 2 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
案不唯一。
3.第 6 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三、综合练习
1.第 7 题。
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
2.第 11 题。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
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
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
180 。
3.第 12 题。
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
观察。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相关文档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4-25 17:40:4125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25 17:14:4825页
- 其他(心得)之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要做好2021-04-25 16:27:483页
-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两戒”2021-04-25 15:38:532页
- 美术(心得)之融民间剪纸艺术于初中美2021-04-24 02:52:465页
- 信息技术(心得)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2021-04-23 23:46:417页
-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2021-04-23 22:17:0617页
- 语文(心得)之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激发学2021-04-23 19:13:125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23 16:02:3432页
-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2021-04-23 15:55: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