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2021-04-25 发布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说教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
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
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
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
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
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预习,让学生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条理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读课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
【说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
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激起热
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
【说学法】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恐龙图片,谈感受
2 谈谈你对恐龙的了解
3、出示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文中有大量描写恐龙和鸟类的词语,读准这些词语。③思考刚才提出的
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A、出示词语
迟钝 凶猛 笨重 茹毛饮血 树栖
轻盈 凌空翱翔 敏捷 五彩斑斓
① 读准字音
② 指导书写生字
③ 男生读第一组,女生读第二组
④ 你发现这两组词分别是描写——恐龙和鸟类
⑤恐龙和鸟类,一个天,一个地,这两者应该是毫不相干的吧?(理解“毫
不相干”)那它们有什么关系?
二、精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
1.轻声的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介绍恐龙和鸟类的句子,想想它们之间有关
系吗,找到告诉了人们重要信息的一句话,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抓住“一支”、“漫长的演化”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再读,体会
4.寻找依据。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寻找依据。
b.学生交流。
(1)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2)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的发现。
c.课文中是怎么描述辽西的发现的?
(1)读句子。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
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
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2)“点睛之笔”什么意思?
三、总结全文,激发探索精神
同学们,作者用真实的证据证实了,恐龙变成鸟的假说。但是恐龙是如何
演变成鸟儿飞向蓝天的,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相关文档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4-25 17:40:4125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25 17:14:4825页
- 其他(心得)之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要做好2021-04-25 16:27:483页
-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两戒”2021-04-25 15:38:532页
- 美术(心得)之融民间剪纸艺术于初中美2021-04-24 02:52:465页
- 信息技术(心得)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2021-04-23 23:46:417页
-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2021-04-23 22:17:0617页
- 语文(心得)之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激发学2021-04-23 19:13:125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4-23 16:02:3432页
-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2021-04-23 15:55: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