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 KB
- 2021-04-23 发布
23 梅兰芳蓄须(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 1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
族气节。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1.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
族气节。
【教学课时】1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
族气节。
(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
【教学过程】
内 容 课件
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音乐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
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随便来谈一下。告诉老师,
你想说什么?噢,对了,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现在
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国粹戏曲大
师,他是谁呢?——梅兰芳
师:美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扬评他为:“最完
美的艺术家”、“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师:旅居苏联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说:“除了一两个
喜剧演员外,西方有哪一位演员能比得上梅兰芳!”
师:从这些名人的评论中,你感受到了或知道了什么?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
受这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来
共同学习《梅兰芳蓄须》(板书:《梅兰芳蓄须》)
【设计意图:戏曲轻松导入本课,让开课不俗,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梅兰芳介绍
梅兰芳(1894 年-1961 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
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 8 岁学戏,9 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 岁登台。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 1949 年前先后赴日
(1)
(2)
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
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 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 年,
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 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5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 年 8 月 8 日,梅兰芳因病
在北京病逝。享年 67 岁。
梅兰芳在 50 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
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
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
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 100 多人。
三、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蓄须、被迫、租借、纠缠、邀请、骚扰、拒绝、签订、
宁可、要求、妄想
(重点指导生字:蓄:不要读一半,避免读成“chù”;
缠:是翘舌音“chán”,避免读成“cán”;
邀:“邀”和“激”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ī”;
扰:“扰”和“忧”是形近字,不要读成“yōu”;
签:“签”和“俭”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ǎn”;)
(3)
(4)
( 5-1
1)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宁(níng nìng)要(yāo yà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他宁( nìng)可买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
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绝要(yào)庆祝“大东亚圣战”, 要
(yāo)求他必须上台演出。
②读一读:尽管他生活一直没有宁(níng )静过,但
它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 )人。
妈妈对我的要(yāo)求很严格,经常告诉我不要(yào)
和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玩。
(3)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深居简出 本文指捣麻烦。
吟唱 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
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纠缠 领土或国土被敌人占领或陷落在敌人手
里,常指被敌占领。
沦陷 声调抑扬地念。
气节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比喻语言行动中露出的漏洞。
破绽 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 12
)
(13)
(14)
(15)
妄想 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品质。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
了梅兰芳的几件事?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避港拒演 蓄须明志 自伤身
体)
4.把这三件事归纳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
感人事迹)
(本文主要讲了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避港拒演、蓄须
明志、自伤身体的几件事,表现出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
怀。)
五、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
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2.研读课文第 2 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中体现
出来的爱国情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
加深自己的感悟。
(2)汇报交流:
a.课文写梅兰芳避港拒演时,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梅
兰芳的爱国情怀,找出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
(16)
(17)
(18)
(19)
会读一读。
b.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被迫”、“深居简出”、“不再
登台”、“悄悄地细声吟唱”,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c.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
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
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d.教师提问: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体
会。
(3)练习说话,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随着问
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_,无异于虚
度生命。
(4)指名回答,齐读“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
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因为他相信日本侵略者会被打败,相信
自己终有一天会重返舞台。”
(5)学生交流自己读出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朗读
出来。
3.学习第 3 自然段,感悟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表现出的
爱国情怀。
(1)课件出示梅兰芳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2)教师提问: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蓄
须的用意是什么?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20)
(21)
(22)
(23)
(4)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4.学习第 4 自然段,感悟梅兰芳在卖房拒演中表现出的
爱国情怀。
(1)学生自由读第 4 自然段,思考:梅兰芳为什么要
卖掉房子?他为什么要拒绝戏园子老板的劝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读有关句子,理解体会。
(3)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抓住时机介绍反衬
写法,并强调这种写法在今后习作中的运用。
(4)交流感悟,教师点拨。
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因为
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建议:“品读课文,理解内容”这一环节比较杂乱,
到底是让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做批注谈体会,还是让学
生从事情入手,找到每件事的起止,然后去细细分析理解、
品读。还需有取舍,明确学习要求。然后与下一环节的品读
课文联系起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六、品读课文,情感升华
1.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①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闻名世界”说明了什么?
(“闻名世界”可以看出梅兰芳在世界的地位。)
②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窗户,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
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低吟,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一连串列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24)
(25)
(“关紧”“拉上”“细声低吟”这些动词写出了梅兰
芳酷爱艺术,想尽办法都要唱戏。)
③拒绝的借口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只能”说明梅兰芳也是没办法找到合适的借口了。可
以看出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
④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
登台演出。
“无论……都”“宁可……也”含有这两个关联词语
的句子写出了梅兰芳再困难坚决不向日本侵略者妥协,表现
了他爱国的坚定信念。
理解“宁可”,一个带来生活上的困顿,一个是生命的
威胁。 他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家,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处境
难道就没有方法去改变吗?(生答)
怎样“优厚的条件”,请大家大胆想象一下:他可以----,
可以-----。在哪断水缺粮的战争年代,这样的生活是多少
人都梦寐以求的啊,然而梅兰芳对这些却“不屑一顾”,他
是怎么做的?(读句子)
⑤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
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
“斩钉截铁”体现了梅兰芳怎样的品质?
(“斩钉截铁”看出梅兰芳不答应演出是非常坚决,毫
不犹豫。句解:写出了梅兰芳爱国之心之坚决。)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
的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板书:崇高的民族气节)
(26)
(27)
(28)
2.学生可能汇报 8—9 段
①想想梅兰芳为什么蓄须、蓄须意味着什么?
(蓄须前后对比照)
是啊!对于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这是的何等的
痛苦!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
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
梅兰芳作为京剧名旦,将京剧当作自己的生命,但梅兰
芳却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他极力的
压抑自己,可想而知,他内心是多么痛苦啊,这种坚定的民
族气节,怎能不让我们慨叹!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就真的断绝了日军的想法吗?梅兰芳甚至----
②自伤身体给梅兰芳带来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
是怎么想的呢?
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将艺术让位于民族
气节,甚至将---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让人敬佩
啊!让我们满怀敬意的赞美他!(板书:强烈的爱国情怀)
③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
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当即”速度快,看出他很高兴,很热爱艺术,爱祖
国。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揣摩
人物性格特点。】
3.你认为梅兰芳所有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
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评价一下他吗?
(29)
(30)
学生交流讨论。
让学生评价梅兰芳先生做法,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
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热爱艺术,更热爱中华民族。他是民
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七、积累拓展
1.师小结: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请把你心中的
歌,化作笔下的情,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梅兰芳先生的画像旁
边。
2.古往今来,像梅兰芳这样的爱国志士还有很多。你能
说说一些爱国诗句吗?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的
训练。】
八、课堂小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
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
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
(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
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九、当堂检测(选做)
1. 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2.简要地写出课文记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
十、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梅兰芳的事迹,完成《点拨》1+x 阅读
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
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23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
避港拒演 强烈的爱国情怀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崇高的民族气节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
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戏曲引出主人公,引入新课。
2.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
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
文奠定情感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
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3.在课前我自己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积累了有关梅兰芳的相关
故事,用典型的事例来烘焙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梅兰芳这个人物形
象能够更深入的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引起学生的感官条件反射,同
时我也会加大对梅兰芳细节品质的引导,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故事
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再结合当时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突显人物的性
格特征和优良品质。
不足之处
阅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读的形式还可以更灵活。
相关文档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部编版小学四2021-04-23 02:17:445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021-04-22 23:11:332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27-故事二则(教案)_2021-04-22 22:01:1913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5-女娲补天(教案)_2021-04-21 19:49:105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2021-04-21 17:29:1930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安慰(教案2021-04-21 16:56:163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2021-04-21 15:24:125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22-《为中华之崛2021-04-21 01:54:448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4 繁星(教案)_人教2021-04-21 01:04:425页
-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口语交际6:安慰创2021-04-20 18:23:4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