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3.96 KB
- 2021-04-23 发布
牡一中2019级高二8月份开学测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3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6分)
1.垃圾分类是社会新风尚,新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破损的玻璃属于其他垃圾,属于硅酸盐材料
C.废荧光灯管属于有害垃圾,不可用填埋法处理
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
2.下列化学反应类型符合“原子经济”的是( )
A.置换反应 B.取代反应 C.分解反应 D.加聚反应
3.能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
A.酒精 B.NaOH溶液 C.溴水 D.稀硫酸
4.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 B.酶 C.纤维素 D.葡萄糖
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Zn与硫酸的反应 B.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NaOH与盐酸的反应
6.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2CH3OH+3O22CO2+4H2O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C.Zn+2HCl=ZnCl2+H2↑ D.4Al+3O2+6H2O=4Al(OH)3
7.下列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Na>S>O B.热稳定性强弱:HF>HCl>H2S
C.酸性强弱: D.碱性强弱:
8.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为Ag2O、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H2O =2Ag + Zn(OH)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Zn
B.溶液中OH— 向正极移动,K+、 H+向负极移动
C.工作时,电子由Zn电极沿导线流向Ag2O电极
D.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 + 2OH- - 2e- =Zn(OH)2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
A
H2的燃烧热为a kJ·mol-1
H2+Cl22HCl ΔH=-a kJ·mol-1
B
1 mol SO2、0.5 mol O2完全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
2SO2(g)+O2(g)2SO3(g) ΔH=-98.3 kJ·mol-1
C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
D
31 g白磷比31 g红磷能量多b kJ
P4(白磷,s)4P(红磷,s) ΔH=-4b kJ·mol-1
10.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2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 )
A.c(SO3)=0.4 mol·L-1 B.c(SO2)=c(SO3)=0.15 mol·L-1
C.c(SO2)=0.25 mol·L-1 D.c(SO2)+c(SO3)=0.5 mol·L-1
11.已知正丁烷、异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H=-2878kJ ·mol-1
(CH3)2CHCH3(g)+6.5O2(g) →4CO2(g)+5H2O(l) △H=-2869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和正丁烷属于同系物
12.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
D.Y可以是葡萄糖
1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
A. 金属钠 B. 溴水 C. 碳酸钠溶液 D. 紫色石蕊溶液
1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 过滤得含I-的溶液
C. 萃取后下面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15.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产物(不含HCl)最多有几种( )
A.8 B.6 C.5 D.9
16.LiH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Li>H B.离子半径:Li+>H-
C.氢、锂都是第IA族元素 D.电子式
17. 工业上合成丁苯橡胶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丁苯橡胶的两种单体都属于烃
B.1 mol丁苯橡胶最多能与4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丁苯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8.对氧化铁与铝粉发生的“铝热反应”(装置如图)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资料得知:Al、A12O3、Fe、Fe2O3熔点数据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
660
2054
1535
1462
A.铝热剂特指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B.镁条和KClO3是铝热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所得熔融物熔点低于660℃
D.将少量该反应所得的熔融物溶于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熔融物中无Fe2O3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石油分馏产品乙烯
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 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③是取代反应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2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 、、Cl−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
21.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焓变相同
B.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
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氨气分子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22.可充电钠-CO2 电池示意图如下,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4Na+3CO2=2Na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也可用水作溶剂
B.每吸收1molCO2,理论上电路中转移4 mol e-
C.充电时,钠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Na++ 3CO2+ 4e- = 2Na2CO3+C
2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冲入的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N2 + 3H2 2NH3。当下列所给有关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N2的体积分数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
二、填空题(共54分)
24.(8分)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CH4(g)+2H2O(g)CO2(g)+4H2(g) ΔH=+akJ/mol
化学键
C-H
键能
b
c
d
①CH4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C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②C=O的键能为___________(用含a、b、c、d的式子表示)
(2)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 Δ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 Δ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
则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是ΔH3= 。
25.(15分)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均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M与X同族;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Y、Z、M、G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M2Z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
③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水化物是_____(写化学式)。
④GQ3溶液与过量的MZ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⑤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 b.NaOH溶液 c.Na2CO3固体 d.氧化铁 e.浓硝酸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②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3)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氯气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6.(15分)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干馏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煤的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甲醇,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 CH3OH(g) △H = -91 kJ/mol。
已知:燃烧热,H2(g):290kJ/mol;CO(g):285kJ/mol。
计算2CH3OH(g)+3O2(g)=2CO2(g)+4H2O(l) △H = ________________。
若在恒容绝热的容器内进行反应CO(g)+2H2(g) CH3OH(g),下列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有1个H—H键生成的同时有 3个C—H键生成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F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甲醇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的燃料电池装置。
①试想该电池工作时,OH— 向_______极移动(填“负”或“正”);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OH—浓度减小,该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煤干馏可以产生乙烯气体,写出用乙烯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写出乙醇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7.(16分)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 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 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设计]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填“甲”或“乙”)。乙中导管a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的干燥管,除了起上述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 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C.在试管②中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
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步骤A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Na2CO3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牡一中2019级高二8月份开学测试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C
D
C
A
C
B
D
C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
D
D
B
B
C
D
A
B
D
B
二、填空题(共54分)
24.(8分)
(1)① (2分) (2分) ② (2分)
(2)2ΔH2-ΔH1 (2分)
25.(15分)
(1) ①Na˃Al˃C˃O (1分) ②离子键 (2分)
③HClO4 (1分) ④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 (2分) ⑤ cd (1分)
(2)①第五周期第IA族 (1分) ②de (2分)
(3)①Cl2+2OH-=H2O+Cl-+ClO- (2分) ②出现分层,上层几乎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1分) ③过量的Cl2也会氧化I-生成I2 (2分)
26.(15分)
(1)化学 (1分)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2)-1548 kJ/mol (2分) ADEF(2分)
(3)负 (2分) 2CH30H+12OH- -12e- =2 CO32- +12 H2O (2分)
(4)(2分)
加成反应 (2分)CH3OCH3(2分)
27.(16分)
[实验原理] (2分)
[装置设计]乙(2分) 冷凝(1分) 防止倒吸(1分)
[问题讨论](1)装置气密性(2分)
(2)液体分为两层(2分)
(3)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2分) 不能(2分) NaOH和乙酸乙酯反应,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2分)
化学试题 第13页,共13页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2021-04-23 02:09:2637页
- 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数学试2021-04-23 02:02:0132页
-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2021-04-23 02:01:419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2021-04-23 02:00:1712页
-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2021-04-23 01:53:4114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2021-04-23 01:53:3515页
- 历史卷·2018届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2021-04-23 01:45:449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2021-04-23 01:45:2516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2021-04-23 01:35:4720页
- 【生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192021-04-23 01:31:40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