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1-04-23 发布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2.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4.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比例代表制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直接目的是( )
A.防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限制国王的实际权力
C.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D.废除封建的君主制度
6.关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B.议会的权力与英国的相当
C.经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 D.皇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7.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理念?(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择优而教[]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
A.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以柔克刚的思想
9.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10.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11.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
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观念
C.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D.反对君主政体
1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14. 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有( )
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众逐渐形成
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中国的绘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画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B.中国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元朝时期市井的生活
D.中国画能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16.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
17.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这个新方向是 ( )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
18.《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在书中他感叹到:“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材料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 C.乐观主义 D.人文主义
19.16世纪初,德国有一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这说明了()
A.罗马教皇对德国搜刮掠夺 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重视
C.德国的畜牧业发达 D.德国与教皇的关系密切
20.“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段材料出自 ( )
A.卢梭 B.伏尔泰 C.康德 D.孟德斯鸠[]
21.在19世纪欧洲思想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分别是《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这两者( )
A. 对当时不公的社会问题的态度完全相同
B. 都从根本上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
C. 都与宗教思想直接相关
D. 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完全一致
2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在文学领域兴起了荒诞派,其特点不包括( )
A.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戏剧冲突
B.反映了人们通过斗争找到了出路和光明
C.其内容大多是描绘人类痛苦受难的画面
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
23.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24.下列音乐流派都曾在世界乐坛盛行一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典主义 ②印象派 ③现代派 ④浪漫主义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25.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
A.机器生产 B.议会制度 C.军事技术 D.科技教育
26.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祟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28.《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9.科学家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下列科学理论与科学家匹配错误的是 ( )
A.进化论——达尔文 B.相对论——爱因斯坦
C.量子论——普朗克 D.经典力学——瓦特
30.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第II卷(材料题共2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分)
(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学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8分)
[]
(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理科)答案
一、 选择题
1-5AACAB 6-10ABAAC 11-15ADADC 16-20BCDAD
21-25BBBCB 26-30DCCDA
二、材料题
31、(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2分)洋务派(2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
(3)民主和科学;(2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6分)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