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2.00 KB
- 2021-04-22 发布
模块综合测评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5 题,共 50 分)
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B [颤藻属于蓝藻类的一种,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故 A 错误;颤藻只
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水绵是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
故 B 正确;颤藻没有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故 C、D 错误。]
2.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淀粉:碘液,蓝色
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黄绿色
D [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但反应结果呈紫色。]
3.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B.调节代谢
C.携带遗传信息 D.储存能量
C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
胞膜、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中的性激素、维生素 D 具有调节作用;携带
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功能。]
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植物缺 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D.食盐中加碘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B [血红蛋白含有铁;Mg2+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 Mg2+植物不能合成
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使人患地方性甲状
腺肿;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5.在动物细胞中,一些蛋白合成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如胰岛 B 细胞分
泌胰岛素到血液中降低血糖浓度,这些蛋白被统称为分泌蛋白。下面与分泌蛋白
合成和运输无关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中心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B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加工、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与分泌蛋白的
合成没有关系。]
6.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A.细胞膜 B.核膜 C.溶酶体的膜 D.中心体
D [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 项中的中心
体是不含膜的细胞器,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7.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B.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多
C.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唯一功能
D.叶肉细胞中缺乏 Mg 元素,则影响叶绿素合成
D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
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A 错误;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 C、H 含量多,B
错误;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功能之一,核酸还具有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功能,C
错误;Mg 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因此叶肉细胞中缺乏 Mg 元素,则影响叶绿
素合成,D 正确。]
8.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有利于某种 RNA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C [③为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9.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
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这 3 个细胞原来细胞液
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
A.乙>甲>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C [丙细胞失水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小;乙细胞只有少量失水,细胞液的
浓度较小;甲没有失水,细胞液的浓度最大。]
10.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
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中有( )
A.糖类和脂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 D.蛋白质和核酸
C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以及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可以得知细胞膜中含
有脂质和蛋白质。]
11.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 K+和 Na+浓度见下表。下列肯定属于主动运
输的是( )
细胞内浓度(mmol·L-1) 细胞外浓度(mmol·L-1)
K+ 140.0 3.0
Na+ 18.0 145.0
①K+进入细胞 ②K+排出细胞 ③Na+进入细胞 ④Na+排出细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根据表格可知,神经细胞外 Na+浓度较高,细胞内 K+浓度较高,K+排
出细胞和 Na+进入细胞均属于被动运输;K+进入细胞和 Na+排出细胞,运输方向
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12.下列操作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是( )
A.烘干制取胃蛋白酶粉剂
B.将酶溶液的 pH 维持在 1.5
C.在 0~4 ℃下保存酶制剂
D.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
B [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A 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值约
为 1.5~2.2,将酶溶液的 pH 维持在 1.5,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B 正确;低温
抑制酶的活性,C 错误;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胃蛋白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会使胃蛋白酶变性,D 错误。]
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 [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
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 D 错误。]
14.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
B.CO2 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H],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H]
D [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故 A 错误;葡萄糖经过有氧
呼吸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而经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 B 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出来的,故 C 错误;有
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H],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故 D 正确。]
15.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
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卜素
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 a
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 ATP
D [叶片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二者均吸收蓝紫光,A 正确;当叶绿
素含量高时呈现绿色,含量少时则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B 正确;叶绿素包括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C 正确;黄绿色叶片在光下时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在光反
应过程中能产生 ATP 用于暗反应的进行,D 错误。]
16.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培养液中通入 C18O2,一段时间后,产生的
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有 18O 标记的是( )
A.O2 B.葡萄糖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A [光合作用释放的 O2 来自水中的 O 元素。]
17.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
B.C3 生成 C6H12O6 需要[H]、ATP 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 C6H12O6 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B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其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有
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但需要多种酶催化、充足的 CO2、光反应提供的[H]、
ATP 及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但
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再提高温度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18.在植物细胞中,有 ATP 的分解,但不能合成 ATP 的部位是(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基粒 D.叶绿体基质
D [植物细胞内能产生 ATP 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
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进行的场所,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H]还原 C3,即存
在 ATP 的分解,但无 ATP 的合成。]
19.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 ATP 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 ATP 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D [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存在载体蛋白,A 项正确;液泡膜
与类囊体膜功能不同,其上的蛋白质不同,B 项正确;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存
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C 项正确;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可以产生 ATP,发生在细胞
质基质中,D 项错误。]
20.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比,保持不变的是( )
A.蛋白质的含量 B.染色体的数量
C.细胞器的数量 D.RNA 的含量
B [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在纺锤
丝牵引下均分到细胞两极,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
目。]
21.鉴定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最可靠的
方法是( )
A.末期细胞分裂的状态
B.细胞核消失和重建的状态
C.纺锤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D.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规律
A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母细胞分开的方式不同。]
2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内生理变化过程发生的复杂变化是引起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
B.细胞衰老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异常生命现象
C.细胞正常衰老有利于生物体的自我更新
D.细胞衰老的控制不仅在于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
B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
23.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用“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是用化学药剂
抑制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那么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期前期 B.分裂期中期
C.分裂期后期 D.分裂间期
D [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根据题意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
胞的 DNA 复制,则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就停留在分裂间期。]
24.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B [人的成熟红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而造血干细胞可进行有氧
呼吸,两种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A 正确;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且人的成
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可能再分化为造血干细胞,B 错误;健康成年
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C 正确;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
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D 正确。]
25.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B.细胞癌变不会由病毒感染引发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D [人体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存在;病毒致癌因子(如 Rous 肉瘤病毒)可
致癌;原癌基因存在于每个细胞中;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扩散、易转移。]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14 分)图 1 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 2 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
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 CO2 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 1 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将图 1 细胞浸润在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
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 图 2 中 , 影 响 曲 线 AB 段 光 合 作 用 速 率 的 环 境 因 素 主 要 是
________________,而可能限制曲线 BC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环境因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
(4)如果 植 物白 天 始 终 处 于 图 2 中 A 点 状 态 , 则 在 较 长时 间 后 该 植 物
________( 填 “ 能 ” 或 “ 不 能 ”) 正 常 生 长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④ (2)大于 (3)光强度 温度 CO2 浓度 (4)不能 白天没有
有机物的积累,夜间呼吸作用还要消耗有机物,故在较长时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大
于合成量
27.(14 分)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研究人
员获得一株莲藕突变体,发现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 56%。请回答下列相
关问题:
(1)研究发现,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的,推测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__________;光照强度
较高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通莲藕的,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外
界的__________弥补了内部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突变体的
__________效率较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_________呼吸;在
藕 采 收 的 前 几 天 , 要 向 藕 田 灌 水 并 割 去 荷 叶 的 叶 柄 , 这 有 利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
(3)藕极易褐变,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在有氧条件下催化相关反应,将
藕用开水处理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褐变
会影响藕的品质,请为商家储藏、运输藕提供一条合理性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 56%”,因此
由于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光反应减弱,最终导致光照强度较低时突变体
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光照强度较高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却高于普
通莲藕,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外界的较强光照弥补了内部缺陷带来的不利
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
孔相通,因此藕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
要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这有利于减少氧气供应,降低呼吸作用,从而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提高藕的品质。(3)高温破坏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因此将藕
用开水处理后可减轻褐变程度。褐变会影响藕的品质,由于低温能够降低酶活性,
因此商家在储藏、运输藕的过程中,可以对藕进行低温处理或浸入水中。
[答案] (1)光反应减弱 较强光照 暗反应 (2)有氧 减少氧气供应,降低
呼吸作用 (3)高温破坏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将藕进行低温处理或浸入水中
28.(12 分)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
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 NaCl 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
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 4 个
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
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 丙 丁
向肠袋内注入等量的溶
液,使其充盈
0.7%
NaCl10
mL
0.9%
NaCl
10
mL
1.1%
NaCl
10
mL
0.9% NaCl+微量
Na+载体蛋白的抑
制剂共 10 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
测肠袋内 NaCl 溶液的量 1 mL 3 mL 5 mL 9.9 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 实 验 开 始 时 , 水 在 肠 腔 和 血 液 之 间 的 移 动 方 向 是 : 甲 组 从
________________;丙组从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
是从溶液浓度___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___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
过程称为________。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 Na+时,需要____________的
参与。
[解析] (1)根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由溶液浓度低处向溶液浓度高处扩散。
因为血液的渗透压与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相等,所以实验开始时甲组中
的水分子从肠腔向血液移动,丙组中的水分子从血液向肠腔移动。(2)与乙组不同
的是,丁组中加入了 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其结果是半小时后丁组中 NaCl 溶液
的量几乎无变化,说明 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影响了 Na+的运输,可推测小肠在
吸收 Na+时,需要 Na+载体蛋白的参与。
[答案] (1)肠腔进入血液 血液进入肠腔 低 高 渗透作用 (2)Na+载体
蛋白
29.(10 分)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疾病,该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
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
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在骨髓中堆积,使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受阻。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处于连续分裂、恶性增殖的细胞增殖周期,但有少部
分恶性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才重新进入增殖周期。
(1)造成造血干细胞产生这种变异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些 因 子 是 如 何 使 造 血 干 细 胞 发 生 癌 变 转 化 成 癌 细 胞 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之一是化学疗法,其中化学药品羟基脲、阿糖胞苷等能
干扰 DNA 的合成,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对上述药物最敏感的是处于
________期的恶性肿瘤细胞,最不敏感的是处于________状态的恶性肿瘤细胞,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
因子;致癌因子使造血干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的造
血干细胞转化成癌细胞;由于药物能干扰 DNA 的合成,而 DNA 的合成发生在细
胞分裂间期,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恶性肿瘤细胞对药物最敏感,而不能进行 DNA
复制的处于休眠期的恶性肿瘤细胞对药物最不敏感。
[答案] (1)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使造血
干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2)分裂间 休眠 休眠状态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不再合成 DNA,对这些药物
最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