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00 KB
- 2021-04-21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 5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意志支配世界”,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
会出现各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
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
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
因——社会存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主
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性质。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
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
展中,所以与之密切联系的社会意识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而变化发展,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
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方法论要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
错误的社会意识。
(四)实践的观点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发生,所以社会生活在本质
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
奥秘的钥匙。
!误区警示
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幻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
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并不总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有不同的性质,先进的、革命的、科
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考向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
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
识与之相适应。
(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
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
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典例 1】“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
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④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向二 全面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
(1)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如我国目前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
(2)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如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
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2.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先进
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先进的。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
承的关系,正是由于社会意识存在着这种继承性,因而社会意识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人们
才能追溯历史发展的线索。
4.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
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典例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
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答案】A
1.2017 年,数不胜数的新词热词流行语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皮皮虾我们走、扎
心了老铁、freestyle、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些流行语不仅是 2017 年度的一个缩影,
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2017
新词热词的流行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我们将继续
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
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这表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 2017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7 年上半年,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为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济稳定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
的依据是
①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认识、利用规律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
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
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
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
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近期,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
权”。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一个对自有住房有着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在调
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下列最符合这一论述的唯物史
观道理是
A.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
C.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起源于 19 世纪,而现在已经是 21 世纪,时代条件发生了重
大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面
临的时代问题已不复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就不再有效了。从历史唯物
主义角度看,该观点没有认识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②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③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预见作用
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十九大提出,“到 2050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全民参与,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
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
气,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这是因为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创造条件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基于正确价值选择的价值判断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
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是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得到沿线国
家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的生动体现。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
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
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
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
建设理念加以说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1.(2017·江苏政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
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
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2017·全国卷 3 文综)“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
2017 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
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海南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 年 6 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
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
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
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
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
理念。
4.(·浙江文综)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 村也曾
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
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 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
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
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
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W 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
文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A 【解析】题目中,流行热词不仅是一个年度的缩影,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
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
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①④选项入选。②与题意无关。③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选 A。
2.B 【解析】“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这是强调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 项不选;
习总书记的话高瞻远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这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可超前于社会存在而发展,B 项正确;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 项不选;
材料强调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不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项不选,故本题
选 B。
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①错误;④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选 C。
4.A 【解析】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等物质原因的存在,使两代
人的相处模式发生变化与挑战,这说明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①正确;社会
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材料启示我们,老龄化、独
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等物质原因的存在,要求两代人的相处模式也要相应的进行
适应性改变,这说明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具有反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选 A。
5.C 【解析】“对于一个对自有住房有着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在调整的,
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念。”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
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
展,C 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
6.D 【解析】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该观点看到了今天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已经
发生了巨大变化,却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类社会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
基础上,对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的预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性,③④项符合题意。该观点不涉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的普遍存在问题,还没有体现社会
意识产生的物质原因,故①②项与题意不符;选项 D。
7.B 【解析】重视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创造条件并不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的,
①不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
全民参与,②正确;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基于价值判断,③错误;先进的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
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④正确,故本题选 B。
8.【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表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民心相通”,需要“共商、共
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弘
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融
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弘扬“共商、共建、共
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加以说明,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这类题的思维特点是从一般性、
规律性的结论去推知与其相关的、特殊的、个别的对象。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
能力,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知识点;其次考查考生对材料(事件)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材料中
分析出这些观点;最后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即可。
【直通高考】
1.D 【解析】绘画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属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内容,故
A、B 项均不选;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指使经济基础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材料中没有体现这
一点,C项不选;花山岩画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会存在的反映,故本题选 D。
3.【答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
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我国倡导的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时代
发展要求;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明确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社会意识作用,可以首先
据此回忆课本基础知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不用性质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同;
其次根据设问的方向可知属于原因意义类试题,可以围绕设问方向明确共享机遇、共迎挑战、
共创繁荣的理念对各国人民、对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都发挥积极作用。
4.【答案】W 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
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有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
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
村建设。
相关文档
-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20192021-04-21 00:56:0611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21 00:46:0015页
- 全国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97练2021-04-21 00:26:264页
- 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十一 全2021-04-21 00:19:1117页
- 2019年高考政治(必修2)大一轮复习讲2021-04-21 00:18:4217页
- 全国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1练2021-04-20 23:58:454页
-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练之九2021-04-20 23:48:1911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20 23:31:23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20 23:25:31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拟高考人2021-04-20 23:25:0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