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6 KB
- 2021-04-20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时练
10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 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pì jìng yú lè kǒng bù mó guǐ fěi tú
( ) ( ) ( ) ( ) ( )
shū jí chōu tì jù liè mián páo jú shì
( )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刑( ) 娱( ) 绞( )
形( ) 误( ) 狡( )
籍( ) 峻( ) 详( )
藉( ) 竣( ) 祥( )
三、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一、我能说说加点词语意思,再理解句子:
1.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读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低声母亲说:“妈,昨天是 4月28日。”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僻静 娱乐 恐怖 魔鬼 匪徒 书籍
抽屉 剧烈 棉袍 局势
二、刑(刑法) 娱(娱乐) 绞(绞索)
形(形状) 误(错误) 狡(狡猾)
籍(书籍) 峻(严峻) 详(详细)
藉(慰藉) 竣(竣工) 祥(慈祥)
三、 残暴 残酷;含糊 模糊 ;安宁 安定 ;
可惜 惋惜; 占据 占领; 坚决 坚定
第二课时
一、1.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答:“不慌不忙”“就”看出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处变不惊镇定勇敢。“没有什么”联系上文,父亲整理并烧书籍文件,已经不可能有什么秘密会落入敌人手中,说明李大钊对局势早有估计,早已做好充分准备。从这段话中看出李大钊在危险关头依然沉着镇静。
2.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答:这段描写了敌人的野蛮无礼,和李大钊处变不惊,保持着惯有的严峻对比着写的。表现了李大钊临危不惧,爱憎分明的品质。
二、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
3.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12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一、组词语
益( )采( ) 掉( )哀( )炊( )
意( )彩( ) 悼( )衰 ( ) 吹( )
二、搭配要恰当
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 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改正了错误。
第二课时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并改过来。
1.《为人民服务》一文着重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逐层展开的。( )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句是毛泽东讲的。 ( )
3.“精兵简政”是我党采纳了司马迁提出的意见。 ( )
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 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去死,就比 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 或:
(2)句子的意思是:
(3)“泰山”比喻: ;“鸿毛”用来比喻:
(4)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
我还知道 、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5)这段话采用了 、 、 表达方法。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 利益、意义;采摘、彩色;丢掉、悼念;悲哀、衰败;炊事班、吹泡泡
二、 遵守—制度 看到—勇气 提高—成绩 战胜—困难 改正—缺点 改进—工作
三、 因为……所以……;只要……就……;既然……就……;不仅……还……
第二课时
一、 √ × ×
二、 司马迁、人民利益、泰山、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鸿毛
(1)本来、有的人
(2)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4)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钊、雷锋
引用、举例子、对比
13金色的鱼钩
一课时
一、搭配词语
新鲜的 两鬓 热气腾腾的 草地
斑白的 声音 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惊人的 鱼汤 目不转睛地 菜汤
低沉的 毅力 无边无涯的 看着
二、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
三、给下面的一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老班长猛抬起头 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 就支吾着说 我 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参考答案
一课时
一、略
二、②③
三、 , , :“ , , , ……”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一、 下面属于作文结尾的好处是( )
A.首尾呼应、激趣导入、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B.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门见山、意犹未尽
C.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D.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头点题、意犹未尽
二、根据开头,试着写一写结尾。
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优秀。”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第二课时
一、填空。
1. 《竹石》是 代 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 , 。
2. 大漠沙如雪 ,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二、连一连。
有意栽花花不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常将有日思无日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C
二、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多半来自习惯,是习惯使身体自动地做,是习惯在打造人的第二天性。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没有习惯,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巅。
第二课时
一、 清;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 燕山月似钩 粉骨碎身浑不怕
三、略
相关文档
- 2020春统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21-04-20 00:42:0741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2021-04-18 01:04:3718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2021-04-17 22:02:206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能力阶段2021-04-17 17:35:556页
- 12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2021-04-16 22:39:214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2021-04-16 17:22:4166页
-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语2021-04-16 00:15:1425页
-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021-04-14 14:42:1923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021-04-13 15:31:400页
-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习2021-04-13 14:57:07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