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 MB
- 2021-04-19 发布
2020-2021学年河北石家庄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很多国家通过多种措施引导民众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新加坡人口约为570万,食物垃圾是新加玻最大的垃圾来源之一,过去10年间增长了约20%。据统计,2019年新加坡产生食物垃圾7.44亿公斤,本地家庭每天所丢弃的垃圾中,约一半是厨余垃圾。下图示意新加坡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餐饮和粮食浪费对新加坡的主要影响有( )
①加剧粮食短缺状况,需要进口更多粮食
②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③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增加家庭消费支出
④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加剧用地紧张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新加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制定相关法规,限制食品消费
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C.扩大农业规模,保障粮食供给
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约意识
2.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局部地区泥石流频发。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补给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与泥石流低发区相比,图示区域泥石流高发区更易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
A.山脉高大,植被稀疏 B.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C.山高谷深,降水丰富 D.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强烈
3.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在电商领域合作密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成为助力东南亚经济复苏的一大引擎。2020年,尚在发展初期的东南亚地区电商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网购人数有望达到3.1亿,相比去年翻一番。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20年东南亚地区网购人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物流速度加快
B.与我国合作密切,跨境贸易显著提高
C.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网购增加
D.消费观念转变,购物方式趋于多样化
(2)我国在与东南亚电商领域合作中体现的突出优势有( )
A.充足的商品供应 B.较低的工资成本
C.充分的政策支持 D.成熟的经验技术
4. 朱家尖岛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面积72.86km²,是舟山群岛第五大岛。下表示意朱家尖岛城镇最大人口规模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考虑要素
土地资源
水资源
就业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人口规模(万人)
30.8
5.7
10.6
11.3
(1)制约朱家尖岛城镇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就业人口 D.地区生产总值
(2)促进朱家尖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有( )
A.区外调水 B.填海造陆 C.吸引外资 D.美化环境
5.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肯尼亚供电结构中,水力发电占比超过50%。近年来,光伏发电正成为肯尼亚新能源发展热点。由中资企业投资建设的加里萨太阳能发电站是东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站项目,可满足附近35万人用电需要,惠及肯尼亚东北省首府加里萨一半的人口。下图示意肯尼亚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肯尼亚水力发电在电力供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
A.水电比重较低 B.水电价格较高 C.供电范围较小 D.旱季水电有限
(2)加里萨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①提高光伏产业制造水平 ②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③缓解旱季水电短缺难题 ④提升民众文化教育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主要位于巴西西部,部分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境内。由于气候变化加剧,2020年潘塔纳尔湿地段的巴拉圭河水位仅为2.1米,远低于往年5.6米的正常水平,是47年来最低水位。今年潘塔纳尔湿地遭受严重火灾,在8月的前两周,该湿地发生3100多起火灾,是去年同期的5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潘塔纳尔湿地火灾较去年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异常偏高 B.降水明显偏少 C.湿地植被茂密 D.人为纵火开荒
(2)潘塔纳尔湿地发生的严重火灾,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受损 B.水质显著下降
C.气温日较差减小 D.土层厚度增加
7. 碳排放量是指燃烧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所排放的CO₂量。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CO₂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持续增长,CO₂排放日益增加。我国碳减排任重而道远,各省份碳排放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碳减排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下图示意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00~2015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B.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C.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D.产业转移力度增大
(2)201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 )
A.环境承载力强 B.煤炭储量丰富 C.碳排放强度大 D.工业比重较大
(3)对于河南和广东等人口大省,实现碳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加宣传力度,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C.优化人口结构,鼓励大量人口外迁
D.推广清洁能源,完全代替化石能源
二、非选择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A、B示意图示区域两地位置。
(1)绘制A、B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2)分析甲湖对蓝河图示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丘遗址是一种古代人类居住遗址,以文化层中包含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贝壳为显著特征。井头山遗址是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年代距今达8000多年。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井头山(海拔72米)南麓,埋深6至10米,遗址上覆海相沉积淤泥。图1示意井头山遗址地理位置,图2示意井头山遗址高达两米厚的贝壳堆积文化层。
(1)推测井头山遗址古聚落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说明8000多年来井头山地区的海陆变迁过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足迹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公众消费产品及服务过程所耗费的那些看不见的水。水足迹贸易是指公众消费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看不见的水资源的流动。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京津冀城市群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1997~2016年期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9,是我国水资源最为匮乏地区之一。下图示意京津冀水足迹贸易。
(1)概括京津冀城市群水足迹贸易的特点。
(2)说明京津冀城市群水足迹贸易现状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
(3)有学者提出虚拟水战略,即贫水地区可以通过从其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并减少该类产品在当地的生产。从河北省的角度看,你是否赞同发展虚拟水战略,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岗岩地貌是在花岗岩体基础上,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新疆博尔塔拉怪石峪被称为“天然造型花岗岩博物馆”。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王教授指导下,对怪石峪进行了以“花岗岩探秘”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他们来到怪石峪,放眼望去,当地满目荒凉,草木稀少,怪石林立。左图示意怪石峪蜂窝状洞穴景观,右图示意花岗岩风化过程。
(1)研学小组发现博尔塔拉怪石峪花岗岩大量出露地表。阐述怪石峪花岗岩出露地表的地质过程。
(2)研学小组查阅的相关资料表明: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因热胀冷缩作用,常常产生不同方向的裂隙,使其更易遭受外力作用破坏。分析花岗岩裂隙存在使其更易遭受外力作用破坏的原因。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3)研学小组发现怪石峪迎风的花岗岩表面分布着形态各异的蜂窝状洞穴。说明怪石峪蜂窝状洞穴的形成原因。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石家庄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D
【考点】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
(1)考查餐饮和粮食浪费对新加坡的主要影响。
(2)考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答】
(1)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粮食浪费严重,这种情况会加剧粮食短缺状况,需要进口更多粮食;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粮食浪费产生大量垃圾,会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加剧用地紧张状况。
故选B。
(2)限制食品消费会降低生活质量,不现实,A错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扩大农业规模,保障粮食供给都不能遏制粮食浪费现象,BC错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约意识能够引导民众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从而遏制粮食浪费现象,D正确。
故选D。
2.
【答案】
A
C
【考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
(1)考查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水汽主要来源。
(2)考查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答】
(1)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受西风影响较大,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
故选A。
(2)从地形看,泥石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从气候看,泥石流高发区大都位于夏季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这两个条件导致泥石流高发区更易形成泥石流。
故选C。
3.
【答案】
C
D
【考点】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解析】
(1)考查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2)考查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解答】
(1)由材料可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在东南亚得到快速发展,东南亚地区电商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因此网购人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故选C。
(2)东南亚地区电商经济尚在发展初期,而我国在电商领域发展时间较长,我国电子支付等金融服务业较为成熟,物流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在电商领域合作中,我国相较于东南亚拥有更为成熟的经验技术。
故选D。
4.
【答案】
B
A
【考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
(1)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2)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答】
(1)上表示意朱家尖岛城镇最大人口规模预测,根据“木桶原理”,制约朱家尖岛城镇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朱家尖岛地区水资源短缺,为实现该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实行区外调水,保证朱家尖岛区域产业的用水稳定。
故选A。
5.
【答案】
D
C
【考点】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
(2)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解答】
(1)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分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干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不利于水力发电。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故选D。
(2)加里萨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可以降低对水力发电的依赖程度,缓解旱季水电短缺难题,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②③对;光伏产业的制造水平和民众文化的教育程度跟加里萨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没有关系,①④错。
故选C。
6.
【答案】
B
A
【考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
(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答】
(1)根据材料“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主要位于巴西西部,部分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境内”可知,潘塔纳尔湿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8月该地属于干季,降水稀少,同时根据材料“2020年潘塔纳尔湿地段的巴拉圭河水位仅为2.1米,远低于往年5.6米的正常水平,是47年来最低水位”可知,2020年该地降水异常偏少,从而导致火灾多发。
故选B。
(2)潘塔纳尔湿地火灾多发,会污染大气,烧毁植被,破坏动物栖息地,导致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故选A。
7.
【答案】
C
D
B
【考点】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2)本题考查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的原因。
(3)本题考查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答】
(1)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使得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产业转移力度增大与碳排放强度并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C。
(2)山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省内工业发达,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化石能源消耗多,所以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
故选D。
(3)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A错;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能够减少CO₂的排放量,实现碳减排目标,B对;优化人口结构,鼓励大量人口外迁,会导致劳动力外流,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C错;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实现用清洁能源完全代替化石能源,D错。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参考地形剖面图(以横坐标长为4cm,纵坐标长为3cm为例):
(2)甲湖位于蓝河(图示河段)上游,为蓝河提供较为稳定补给水源;甲湖对蓝河径流起到调蓄作用,减小下游蓝河水位季节变化;甲湖水流速度较慢,利于泥沙沉积,降低下游蓝河河流含沙量。
【考点】
地形剖面图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解析】
(1)考查地形剖面图作法。
(2)考查湖泊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解答】
(1)根据等高线画出坐标轴,标出六个关键点,然后将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所用比例尺的比例要在合理范围内。
(2)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甲湖位于蓝河上游,因此甲湖可以为蓝河提供较为稳定补给水源;甲湖可以调节蓝河径流,减小下游蓝河水位季节变化;甲湖所在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水流速度慢,利于泥沙沉积,降低下游蓝河河流含沙量。
【答案】
(1)特征:井头山遗址古聚落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
理由:古聚落居民食余弃置的贝壳数量多,贝壳堆积层厚度大。
(2)井头山遗址属于古代人类居住遗址中的贝丘遗址,说明8000多年前,井头山地区为沿海陆地;井头山遗址上覆海相沉积淤泥,说明后来海平面上升(或地壳下沉),演变为海洋环境;目前,该遗址位于井头山南麓,说明其后海平面下降(或地壳抬升),井头山地区重新演变成陆地环境。
【考点】
城市的形成及区位因素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解析】
(1)主要考查井头山遗址古聚落特征。
(2)考查海陆变迁过程。
【解答】
(1)由图2中被弃置的大量贝壳以及较厚的贝壳堆积层可以判断,井头山遗址古聚落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
(2)由材料可知,贝丘遗址是一种古代人类居住遗址,井头山贝丘遗址距今达8000多年,说明8000多年前,井头山地区为沿海陆地;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埋深6至10米,遗址上覆海相沉积淤泥,说明后来海平面上升(或地壳下沉),此地演变为海洋环境;而目前井头山贝丘遗址位于井头山南麓,说明后来该地区经过了海平面下降(或地壳抬升),井头山地区重新演变成陆地环境。
【答案】
(1)河北与京、津间水足迹贸易量大,河北提供给京津的水资源远高于京、津输出给河北的水资源;京、津两市之间水足迹贸易量小,输入和输出的水资源小且基本平衡(或北京提供给天津的水资源略小于天津提供给北京的水资源)。
(2)京津冀城市群水足迹贸易现状加剧了河北省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导致河北省出现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和生态退化等环境和生态问题;减缓京、津地区水资源供给压力,保障生产、生活用水,促进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赞同:有利于河北省调整用水结构,减少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减少对河北省水资源的开采,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不赞同:不利于河北省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相关产业发展,导致工业体系和门类不完整;导致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相关产业就业岗位减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措施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京津冀城市群水足迹贸易现状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
(3)本题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答】
(1)京津冀城市群水足迹贸易的特点可以从河北与京、津之间以及京、津两市之间的角度切入,同时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分析。
(2)京津冀城市群水足迹贸易现状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可以从对河北省的不利影响以及对京、津地区的有利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从赞同和不赞同任选其一回答即可。
【答案】
(1)地质时期,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花岗岩;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或上覆岩层及风化产物被侵蚀、搬运),花岗岩层出露地表。
(2)裂隙的存在破坏了花岗岩的完整性,多个方向的裂隙使花岗岩出现多个角部及棱部,更易被风化、侵蚀;岩石中的裂隙是水溶液、气体和生物活动的通道和场所,可以促进风化作用。
(3)怪石峪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等原因,花岗岩裂隙发育(,花岗岩上不同位置软硬不同,抗侵蚀能力不同);当地风力强劲,沿裂隙(及岩石较软处)侵蚀,并用携带的砂粒进行磨蚀,形成蜂窝状洞穴。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
【解析】
(1)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2)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3)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原因。
【解答】
(1)花岗岩是岩浆活动侵入到地表以下形成的侵入岩,后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花岗岩层出露地表。
(2)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因热胀冷缩作用,常常产生不同方向大大小小的裂隙,这些裂隙的存在破坏了花岗岩的完整性,会使花岗岩出现多个角部及棱部,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更易被风化、侵蚀;同时岩石中的裂隙是水溶液、气体和生物活动的通道和场所,可以促进风化作用。
(3)怪石峪蜂窝状洞穴的形成原因主要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花岗岩裂隙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相关文档
-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18届2021-04-19 21:32:0915页
- 2020新教材高中物理寒假20天提升作2021-04-19 21:30:043页
-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22021-04-19 21:29:097页
- 高中语文第1课短文三篇课时作业7含2021-04-19 21:28:378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25课时)2021-04-19 21:28:184页
- 高中毕业自我鉴定300字7篇2021-04-19 21:27:394页
- 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2练习:Module3 S2021-04-19 21:27:024页
- 2020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2021-04-19 21:26:5613页
- 高中数学 1_4_3课时同步练习 新人2021-04-19 21:26:093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语文:4庖丁解牛2021-04-19 21:25:4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