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3.78 KB
- 2021-04-17 发布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必修 3)
历 史 试 题
(试卷说明:完卷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命题人:宋代
金)
第 I 卷(选择题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
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
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道、法、墨、儒 D .法、儒、道、墨
2.“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
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3.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
语出《尚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除井田,民得买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 有人说: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
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5.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
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6.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
了 ( )
A. 孟子的“仁政”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7.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 )
A.“天人感应” B .“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
C.“存天理,灭人欲” D .“工、商皆民生之本”
8.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中心思想是: 人是万物的 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B.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
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9.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 “礼” “中庸” ,柏
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 ,二者共同之处是 ( )
A.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弟子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10.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
配得上
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 B .倡导平等 C .讽刺贪淫 D.崇尚人性
11.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 .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 .以权利制约权力
12.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孔子改制考》——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 ④《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
得不去
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
看他们在
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B.建立民族教会
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D.清除神学束缚
14.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的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5.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楚辞、汉赋、唐诗 B .宋词、唐诗、楚辞
C.楚辞、唐 诗、宋词 D .唐诗、宋词、 元曲
16.2014 年 12 月芒果卫视的年度古装大戏《武媚娘传奇》震撼上映,独领各大卫视黄金档风
骚,历史迷们掀起一波唐史热。某文科班女生更是喊出“跟着媚娘学历史”的口号。剧中第
十七集,武如意在大朝会上智胜朝贡番邦,获得唐太宗的赞赏,著名画家阎立本适时献上武
如意的画像《击鞠射菊图》 。剧情虽然虚构,但阎立本的确是唐代超一流的画家,只是他的得
意之作不是《击鞠射菊图》 ,而是( )
A. 《洛神赋图》 B. 《送子天王图》 C. 《步辇图》 D. 《清明上河图》
17.“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
关系, 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 一神之下, 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这段话评价的是 ( )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8.鲁迅说: “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 ,后来
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 ”最早提出“文学改良”的是 ( )
A.蔡元培 B .鲁迅 C .胡适 D .陈独秀
19.“少看或不看中国书⋯把线装书扔人厕所去” ‘所有中国的古书都有毒! “‘旧文学,旧政
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 ”这些言论应该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20.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再转向学习“文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22.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
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3.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形成的
D.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
24.从中国历史看, 20 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
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
果都 ( )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
性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25.1892 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
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C.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D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26.某校某文科班为迎接 2015 年元旦,特组织“火火降临——新年跨年演唱会”活动,通过
笔记本电脑与超大屏的液晶电视连接,使得背景音乐、 MV 歌词与主唱“艺人”相得益彰,电
视的声、光、色、影构筑出激昂、活跃、欢快、放松的氛围,让参与师生度过一个快乐的元
旦节,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
A.艺术鉴赏性 B .传播信息作用 C .娱乐功能 D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27.2014 年 9 月 10 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 27 届年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
利伟透露:① 2016 年我国将发射 " 天宫二号 " 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 11 号载人飞船和 " 天舟
一号 " 货运飞船,与 " 天宫二号 " 交会对接。③中方第一批航天员将退役,中国将进行新的航天
员选拔,其中包括女航天员。这预示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将开创一个新境界。中国航天时代
开始的标志是( )
A.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C.1992 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正式启动
D.2003 年,载有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并成功返回
28. 2014 年 11 月 19 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 会在江南水
乡乌镇隆重开幕。互联网是 20 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具成长
性的信息消费市场。回顾中国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
是 ( )
A.“863 计划”的实施 B .“星火计划”的实施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银河-Ⅰ号”的研制成功
29. 2014 年 12 月 28 日,亚洲航空公司一架载 162 人的客机 28 日早晨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
坡途中与空中交通控制塔台失去联系,下落不明。年内,马航先有 MH370失联,再有 MH17遭
击落。 2014 年世界经济十大新闻,飞机失联居首位。飞机航运安全引发世界关注,飞机与人
类生活紧紧相连,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与飞机的发明属于同一次科技革命的是( )
A. 蒸汽机车 B. “萨凡纳”轮船 C. 本茨三轮汽车 D. 马车
30.2012 年 10 月 11 日,中国作家莫言,采撷到诺贝尔奖这棵大树上最丰硕、鲜亮的果子—
—诺贝尔文学奖。 《生死疲劳》 是莫言的代表作, 叙述了 1950 年以后中国农村近 50 年的变迁,
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
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 一世为人、 一世为马、 一世为牛、 一世为驴⋯⋯
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 ,来观
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由此,与该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
A.《巴黎圣母院》 B.《悲惨世界》 C .《堂吉诃德》 D.《等待戈多》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0 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31 题 7 分, 32 题 20 分, 33 题 13 分,总共 40 分)
31.( 7 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提出“刺
激——反
应”理论。近代中国的危机与探索是该理论的典型历史案例之一。 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
坚船利炮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
表。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
(每空一分,共 7 分)
32. ( 20 分) 2014 年 9 月 25 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作讲
话,强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古往今来,不同民
族孕育
了不同的思想,那些优秀的思想引领着各个文明的发展。春秋战国以来,儒、法、道三家对
中国的治
世之道产生了重大影响。 17-18 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领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为近代世界各国
的变革
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20 世纪初期,启蒙运动的思想光辉在中国释放,为民主主义革命与无产
阶级建立
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
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
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据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Ⅲ)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
度的变迁》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
权力约束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 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 果司法
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
民组成的
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
一切便都
完了。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
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陈独秀《罪案之
答辩书》
材料五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
因为民权
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
和平等相
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 (1924 年 )
(1)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家,指出该学派的哪些观点“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 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 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1
分)“宗
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 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治国的基本原则( 2 分),简析其对西方社会
发展的影响。 (2 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
暗”,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哪些新主张?( 4 分)
(5)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2 分)简析该变化对
民主主
义革命的影响。 (2 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外思想文化?( 1 分)
33. (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走过的 2014,饱含敬畏,充满力量。
又一个甲午之年。这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20 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00 周年,
也是“二战”全面爆发 75 周年。
这是新中国成立 65 周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诞生 60 周年,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30 周年,一位叫做邓小平的中国人诞辰 110 周年。这也是第一次国共合
作 90 周年,中英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0 周年,柏林墙倒塌 25 周年。
——新京报 2015 年 1 月 1 日新年社论
⑴材料中纪念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分界线,战前清政府走上自救之路,
战后国人走上维新之路、共和之路。 “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的核心指导思想
分别是什么?( 3 分)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发生了什么本质变化( 2 分)
(2)材料中纪念的新中国成立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
怎样的革命道路?( 2 分)这条革命道路体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思想精髓?( 1 分)
(3)材料中“一位叫做邓小平的中国人”让 20 世纪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推动巨变发生
的伟大决策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2 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
新方向是什么?( 1 分)
(4)思想理论改变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思想谈谈你对理论创新的认识。 (2 分)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必修 3)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B C C D B C D C B A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C B C A C D D D C A D C D
二、材料解析题( 40 分)
31. ((每空 1 分,共 7 分) ①鸦片②马关③洋务④维新⑤辛亥⑥《天演论》⑦新文化
32. ( 20 分)(1)(4 分,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思想流派,答出 2 点核心主张即可)
答案一
儒家: 孔子主张 “仁” 和 “礼” ;孟子主张 “仁政” 和 “民贵君轻” ;
荀子主张“礼治” 。(任答两人的主张即可)
答案二
道家:老子主张“道生万物”和朴素辩证法;庄子主张“齐物”
和“逍遥” 。
答案三
法家:商鞅主张“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韩非子主张“不期
修古、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
(2)经济根源: 14、15 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 分)
直接原因:罗马教会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1 分)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1 分)
(3))基本原则: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民主法治( 2 分,答对一个即可)
影响:否定了 君主专制制度; 奠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答对一个即可 2 分)
(4)(4 分)①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 十月革命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5) 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2 分)
影响: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推动国民大革命(北伐运动)的
发展( 2 分)
(6)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 分)
33. ⑴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 三民主义( 3 分)
本质变化: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 2 分)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2 分)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 1 分)
(3)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1 分)
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 分)
新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分)
(4)理论创新的认识: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2 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