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0 KB
- 2021-04-17 发布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
学习目标:
1. 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重点:
1. 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和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形成。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及其区别;河谷的形成过程;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图文分析
学习过程: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 ,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 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 有关。
(一) 侵蚀地貌
时期(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发育初期(上游山地)
以向 和向 侵蚀为主,
使河谷不断 和 。
型谷
中期(中游)
向 的侵蚀作用减弱,向
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
侵蚀, 堆积。
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展
成熟期(中下游平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型谷
思考:1.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观中有“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这种风水观有其科学性吗?
2.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二) 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 减弱的情况下,会 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包括 、 和
三种类型。
2
部位(位置)
形成过程
地貌类型
地貌特点
山区(山麓地带)
当水流流出 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
,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 ,
河流搬运的物质在
堆积下来,形成 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
呈扇形,从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 ,堆积物颗粒由 变
河流中下游地区
河流在 堆积,形成 。
、的面积不断扩大,在
露出水面,形成
。 河漫滩
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 。
地势平坦、宽广
河流入海口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
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 ,
河水流速 ,河流所携
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 。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思考:根据黄河三角洲的案例推断一般形成三角洲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
类型
人口主体
规模
形成早晚
乡村聚落
农业人口为主
较小
较早
城市聚落
非农业人口为主
较大
较晚
思考:
1.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我国南北方的乡村聚落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3.在山区河谷中的聚落如何分布,为什么?
4.平原低地的聚落一般怎样分布,为什么?
做P81活动题
2
相关文档
- 复习参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2021-04-17 10:39:136页
- 山西省孝义市2019-2020高二地理下2021-04-17 10:36:5010页
-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4-17 10:36:195页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更多资料关2021-04-17 10:34:2045页
- 2020-2021学年湖南株洲八年级上地2021-04-17 10:32:3511页
- 地理卷·2018届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2021-04-17 10:31:338页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十2021-04-17 10:30:414页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2021-04-17 10:30:408页
-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7自然地理环境2021-04-17 10:29:496页
-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名校联2021-04-17 10:29:24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