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82 KB
- 2021-04-17 发布
自学《过零丁洋》
(一)资料助读。
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
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
年(1256)中榜上第一名。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将
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
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经威胁
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自学《过零丁洋》
(二)朗读诗歌,理解文意。
1.自由朗读诗歌,组内矫正错误,把握正确读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背景介绍,理解文意。
3.教师引领,探究诗歌内容和意境。
自学《过零丁洋》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
头,起兵勤王抗元。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
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
时沉。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自学《过零丁洋》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
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
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
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
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
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
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自学《过零丁洋》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事例。
示例: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
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
的救济粮。
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
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
的豪情壮志。
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
颔联——国破家亡
颈联
尾联——以死明志
追忆过去
感叹眼前
过零丁洋
(述怀诗)
相关文档
-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2021-04-17 03:00:3638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10 2021-04-17 02:59:5240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4-17 02:47:0420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2021-04-17 02:38:5511页
- 鲁教版必修1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地球2021-04-17 02:33:1715页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2021-04-17 02:32:2725页
- 云南省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2021-04-17 02:29:29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2)2021-04-17 02:27:3912页
-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汤2021-04-17 02:25:1731页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2021-04-17 02:16: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