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0 KB
- 2021-04-16 发布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一词多义
[中] 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志] ①
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ei)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e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
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闻]①听说。(村
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
放下。(便舍船)②(she)房舍。(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其
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
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
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
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
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敞亮
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
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
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
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
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
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
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
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
的话?
相关文档
-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2019-22021-04-16 20:08:3411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人教部编2021-04-16 20:08:308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核舟记文艺理解精2021-04-16 20:08:2013页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山寨2021-04-16 20:08:1217页
- 贵州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语文大联考2021-04-16 20:07:4212页
- 山东省平度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2021-04-16 20:07:4215页
- 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1-04-16 20:07:4210页
- 江苏省镇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2021-04-16 20:07:4031页
- 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2021-04-16 20:07:3620页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卷2021-04-16 20:07:27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