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 MB
- 2021-04-16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西南三校合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学校:宣恩县第一中学 命题人:张 群 审题人:杨 峰、李洪坤、赵恒龙
本试卷共8页,2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1~2题。
1.该岛水资源紧张,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河湖水量不足 B.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 气候寒冷,蒸发微弱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岛可行的主要的措施是( )
A. 岛内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C. 淡化海水 D. 人工降水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的水资源类型为( )
A. 地下水 B. 咸水
C. 生产用水 D. 生活用水
4.下列关于图示设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
B. 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
C. 比较适用于北非地区
D. 比较适用于格陵兰岛
图左为“某区域示意图”,图右为“乙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5~6题。
5.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B.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C.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 A、B、C 分别代表
A.资源 市场 环境 B.环境 市场 资源
C.环境 资源 市场 D.资源 环境 市场
8.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几年来多地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回答9~10题。
9.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需具备的是
A.气温与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C.工业与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
10.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
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
11.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示意甲半岛及其周边地区固态降水率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总体上甲半岛固态降水率( )
A.北部高于南部 B.西(北)部沿海空间变化较小
C.山地低于低地 D.东(南)部沿海空间变化较大
13.影响甲半岛东、西部固态降水率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洋流 B.洋流、盛行风
C.地形、海陆位置 D.地形、洋流
14.与②地相比,①地( )
A.年固态降水量少 B.日出较早
C.河流结冰期较长 D.冰雪融水占河流补给比例小
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端,某地山坡上蜿蜒而下的是有几百年传统的人造冰川——历史上每逢干旱年份的3月,土邦王分派给村民的徭役中最艰苦的就是到较远的自然冰川中切割大块的冰块,两人一组,用背篓不间断接力运到村子上方,堆砌之后覆盖树叶杂草。令人奇怪的是,冰块居然会不断“长大”,到5月耕种的季节,冰川融水就是保障灌溉的水源。读克什米尔地区图,完成15~16题。
15.材料中冰块不断“长大”的原因是( )
A.冻结高山冰川融水 B.堆砌的冰川融化膨胀
C.冰块温度低,使周围空气中水汽凝结 D.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浇在人造冰川上
16.有关拉达克地区的地理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
A.聚落主要分布在气温稍低的山坡上 B.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
C.印度河的上游夏季水量小 D.拉达克地区气温日较差小
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来自这里。下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与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作为更为突出的玉米制种基地,其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是( )
A.土壤肥沃 B.气候干燥
C.夏季冰川融水量大 D.病虫害少
18.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有专家提出将河西走廊打造成世界级制种基地,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水源 B.土地 C.劳动力 D.交通
读图完成19~21题。
19.图中观景亭和最高山峰的高差可能为:( )
A. 450米 B. 600米 C.150米 D.300米
20.从城镇开车前往观景亭,沿线坡度最大的路段是( )
A.甲—乙 B.乙—观景亭 C. 丁—丙 D. 丙—甲
21.图中公路沿线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的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回答22~23题。
22.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间一般出现在( )
A. 3—4月 B. 7—8月 C. 10—11月 D. 12月—次年1月
23.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 装备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B. 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 广阔的耕地面积与市场 D. 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读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完成24~25题。
24.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 ( )
A. 11时 B. 11时20分 C. 12时 D. 12 时20分
25.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种植园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26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省在保障粮食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实现“粮变肉、草变乳”的过腹增值,倾力建设“绿色大厨房”。绿色品牌的“森林猪”、“森林鸡”,尽管价格较高,却广受消费者欢迎。
材料二 “中国云谷”位于哈南工业新城,其规划建设有云计算中心基地、应用创新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基地等。云计算中心基地的云存储对电的消耗比较大,数据中心需要不断地降温来达到恒温的环境。
材料三 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是我国专业化林业资源型城市。目前,伊春市呈现出“林竭城衰”态势。
材料四 黑龙江省位置及范围(左图)和伊春市开放式生态工业园区构想图(右图)。
(1)说明大小兴安岭对嫩江特征的影响。(10分)
(2)分析黑龙江省建设“绿色大厨房”的有利条件。(8分)
(3)简述伊春市开放式生态工业园区构想的意义。(8分)
27. (10分)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说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3分)
(2)判断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8. (14分) 中国对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其中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最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图为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6分)
(2)简述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在秋冬季节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4分)
(3)简述80年代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