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8 KB
- 2021-04-16 发布
- 1 -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2.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折纸、画图、观察、推理等操作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证明的过程,不断感受合情推理和演
绎推理都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的性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一、情境引入
1.观察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ABC,分别说出它们
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2.把该等腰三角形沿顶角平分线对折展开,你
有什么发现?
1.学生思考、回答.
2.学生动手操作、实
践.
复习等腰三角形的
有关概念.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
悟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
称图形..
二、探究活动
问题一: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
称轴是什么?
问题二:找出等腰三角形 ABC 对折后重合的线
段和角.
问题三: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
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呢?说一说你的猜想.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结果
D
C
B
A
在前面动手操作、直观
演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如何利用折痕这条辅助
线,构造出两个全等的
三角形,从而让学生经
历演绎推理的过程,从
而主动地发现证明思
路,为今后学生进行探
索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
验.
三、归纳总结 思考:1.你能证
让学生通过思考“你能
证明上述定理吗?”“你
- 2 -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
重合.
思考:
1.你能证明上述定理吗?
2.你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吗?
课堂练习:课本 P61-62 第 1、2 题.
明上述定理吗?2.你
有 不 同 的 证 明 方 法
吗?
具体如下:
1.做顶角的平分线,
用“SAS”.
2.作底边上的中线,
用“SSS”.
3.作底边上的高,用
“HL”
有 不 同 的 证 明 方 法
吗?”的问题,不仅使
学生思考证明定理,更
使学生学会质疑,感受
到只要多观察、多思考,
就可能获得更多不同解
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
发起数学探究的欲望和
兴趣.
四、操作尝试
按下列作法,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 ABC,
使底边 BC=a,高 AD=h
学生动手作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
用.
五、例题讲解
例 1 课本 P61 例 1.
思考:
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2.可以得到哪些相等的角?
课堂练习:课本 P62 第 3 题.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把复杂的图形
简单化是解决复杂问题
的一种方法,再通过观
察、思考,找出简单图
形中的相等的角,最后
的证明,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D
C
B
A
- 3 -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共同小结.
师生互动,总结学习成
果,体验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2021-04-16 12:41:2812页
-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英语上2021-04-16 12:41:155页
- 专题13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20172021-04-16 12:41:0927页
- 人教版必修二7.4《万有引力理论的2021-04-16 12:41:047页
-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复2021-04-16 12:40:4721页
-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昼夜的交替2021-04-16 12:40:3410页
- 数学卷·2018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2021-04-16 12:40:2215页
- 2019福建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2021-04-16 12:40:186页
- 2019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2021-04-16 12:39:565页
-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 指数不等式2021-04-16 12:39: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