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 MB
- 2021-04-16 发布
撮泰吉是贵州傩戏中的一种,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人类的祖宗戏
历史地位
撮泰吉面具
撮泰吉中的撮是鬼,泰是变化,吉是玩耍,故又称《变人戏》是彝族中重要的信仰民俗。她深藏于我们贵州莽莽乌蒙山深处一个叫裸嘎的村寨。
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裸嘎村的彝族同胞就会表演撮泰吉,举行扫火星的驱邪纳吉活动,祈求火灾、瘟疫远离人们,让平安幸福永远伴随彝家。
演出的内容有祭祀祖先、民族迁徙、拓荒耕种、买卖牲畜、繁殖后代等,最后才逐户为全寨扫除火星
。
面具欣赏
面具欣赏
演出图片欣赏
撮泰吉表演场景之
——
表演前的准备
演出图片欣赏
演出图片欣赏
撮泰吉表演场景之
——
烧火除邪
撮泰吉表演场景之
——
迁徙
演出图片欣赏
撮泰吉表演场景之
——
哺育后代
演出图片欣赏
1、色彩方面:
色彩单一,不用油彩精心描绘,只用墨汁或锅烟随便涂成黑色,演出前用石灰或粉笔在脸上、额上画出一道道白线即可。
2、造型方面:
脑门格外外凸、鼻子粗直修长,高鼻梁,外
眼
角上扬,呈逆八字形,无唇齿、无耳朵
总体艺术风格:
懑憨、稚拙、怪诞、夸张。
面具的特点
撮泰吉面具一般用杜鹃木、漆树等高山硬杂木制作,先用斧头将一尺左右长的圆木砍成毛坯
,
然后粗略地刻出五官,然后涂成黑色,画上白线就可以。
制作流程
彝族撮泰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们的骄傲
领悟与体验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对撮泰吉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大家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这样的面具呢?
面具欣赏
发扬与传承
面具
——
虽然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造型手段,一种连接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媒介。每一个古老的面具背后都浸染着人类行走的轨迹,他们同其所依附的宗教仪式和民俗活动一起,为研究文艺人类学、戏剧发生学、民族历史学等提供了相当宝贵的资料,撮泰吉因在一个偏远的区域流传而一直延续下来,并较少受到外界影响,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其遭受致命打击,因此要做好相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9课 天然的2021-04-16 12:27:4320页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草丛中2021-04-16 12:26:1128页
-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8课 对印的2021-04-16 12:23:4316页
-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82021-04-16 12:22:2441页
- 人教小学美术三下《第19课保护珍稀2021-04-16 12:11:4313页
- 美术计划总结之中班彩色画活动计划2021-04-16 12:09:292页
- 三年级上册 美术 课件- 第11课《2021-04-16 12:08:4920页
-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6课2021-04-16 12:05:2011页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大人国与小人2021-04-16 11:51:3517页
- 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10课动物的脸2021-04-16 11:49:50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