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04-16 发布
专题 元素周期律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二. 教学目的:
1. 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2. 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元素位置三者的关系,学会熟练运用周期表。
3.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三. 教学重点、难点:
元素“位-性-构”三者的关系
四. 知识要点:
(一)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1.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1)比较元素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一般说来,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3)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若X金属能把Y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X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比Y强。
(4)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弱。
2.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1)比较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反应越容易进行,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般说来,酸性越强,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
(3)通过置换反应,若X非金属能把Y非金属从它的盐溶液或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则非金属性X强于Y。
(4)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
(5)根据两元素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一般说来,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失去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如:
S+O2SO2,则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O>S
(二)同周期.同主族内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
性质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
电子层结构
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渐多
电子层数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少
逐渐增大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金属性
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1-+7)
非金属负价
=-8(-族序数)
最高正价=族序数
(O.F除外)非金属
负价=-(8-族序数)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
酸碱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形成的难易、热稳定性
形成由难→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形成由易→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三)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位、构、性”关系)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解析:选项A 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指出A.B原子的电子层的多少,但电子层数少的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不一定弱。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金属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与活泼性无关。
答案:D
例2. 下列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3
A. 原子半径:OH2S> NH3
C. 酸性:H3PO4Rb+>K+>Na+>Li+;卤素离子半径I->Br->Cl->F-,题中要求阳离子和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就是找阳离子最大的,阴离子最小的,所以CsF符合要求。
答案:D
例4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IA
IIA
IIIA
VA
VIA
VIIA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⑥
3
⑦
⑧
⑨
⑩
(1)表中元素⑩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此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⑨的氢化物的还原性_________(填“强”或“弱”)。
(2)某元素原子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其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被称为“矾”的一类化合物通常含有的共同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⑧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表中与元素⑦的性质相似的不同族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解析:本题以短周期元素为例,考查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1)⑩的氢化物是HCl. 非金属性:Cl>S。因为在氢化物中,非金属表现负价,其还原性与非金属性相反,故还原性:H2S>HCl。
(2)氮气为双原子分子,含有氮氮三键。
(3)如“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7H2O”等,矾是硫酸盐结晶水合物一类的物质。
(4)③是铍,⑧是铝,由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类比写出:
Be(OH)2+ 2NaOH= Na2BeO2+ 2H2O
答案:(1)HCl 弱
(2)N (电子式略)
(3)H、O、S
(4)Be(OH)2+2NaOH=Na2BeO2+ 2H2O;Li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4_备课资料(2_1_42021-04-16 12:20:161页
-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2021-04-16 12:19:565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第二学期第二次2021-04-16 12:19:453页
-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课件1 人教版2021-04-16 12:18:5422页
-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物理 专题五 电学2021-04-16 12:18:515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2021-04-16 12:18:506页
- 吉林省长春九台示范高中2018-20192021-04-16 12:18:1213页
- 高中毕业班会主持词2021-04-16 12:16:583页
- 高中学校安全工作计划_安全工作计2021-04-16 12:16:2112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2021-04-16 12:12: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