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3.50 KB
- 2021-04-16 发布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 m
B. 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
C.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刻
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作质点
【答案】B
【解析】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4.50 m指的是位移的水平分量的大小,不是位移,故A错误;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轨迹是曲线,故800 m指的是路程大小,故B正确;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二个加时赛,共需10 min,10 min指的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B. 硬度大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较小,则不会发生形变
C.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不会有力的
D. 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形变量x成反比
【答案】C
【解析】
A.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其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
B. 硬度大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较小,也会发生形变,只是很微小,不易观察到,故B错误.
C.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不会有力,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C正确.
D.弹簧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故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压力一定有摩擦力
B. 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C.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D. 有静摩擦力一定有压力
【答案】D
【解析】
A. 只有压力,若接触面光滑或者没有相对运动或运动的趋势;则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错误;
B. 根据滑动摩擦力产生原理,可知,当两个接触面粗糙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且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才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
C.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故C错误.
D.根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可知,有静摩擦力一定有压力,故D正确.
4.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B.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C. 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弹力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垂直
D.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答案】D
【解析】
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要恢复形变产生的,A正确,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接触的物体间发生形变,所以B正确,弹力总是垂直物体间接触面的,C正确,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没有发生形变则他们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D错误.
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为19.6m,所用时间为( )
A. 1s B. 2s C. 3s D. 4s
【答案】B
【解析】
根据 可知,故B正确.
6.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 1:3:5 B. 1:4:9 C. 1:2:3 D. 1:√2:√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初速度为零,所以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第二秒内的初速度为a,末速度为2a,所以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第三秒内的初速度为2a,末速度为3a,所以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故选A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公式的应用
点评:基础题,关键是对公式的正确掌握
7.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末和4 s末
C. 乙在头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
A.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可知,乙物体的斜率变化,加速度方向改变,故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 在v-t图中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由图可知当t=2s和t=6s时,两图象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相等,说明发生的位移相等,由于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因此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故B错误.
C. 乙在头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两物体速度始终为正值,方向始终为正方向,速度方向不变,故D错误.
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A. 1<<2 B. 2<<3 C. 3<<4 D. 4<<5
【答案】C
【解析】
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则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相等相邻位移时间关系,可知,即,故本题选C.
9.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书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2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A. 0.6N B. 1.2N C. 2N D. 2.4N
【答案】B
【解析】
A4纸与书上下两个接触面都有滑动摩擦力,则有:
f=2μFN=2×0.3×2N=1.2N
当拉力等于摩擦力时,拉力最小,所以
F=1.2N
A. 0.6N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1.2N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2N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2.4N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0.一质点以某初速度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质点位移方程为x=12t-2t2(m).则该质点在时间t从0~4 s内经过的路程为( )
A. 16 m B. 18 m C. 20 m D. 22 m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对比公式可得质点的初速度,加速度,所以质点在,速度为零,之后反向加速,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为,物体在3-4s内的位移为,所以该质点在时间t从0~4 s内经过的路程为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汽车刹车的变形,汽车刹车问题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问题,容易出错在不去考虑汽车实际停止时间,一味的带公式计算,所以做汽车刹车,首先先计算出汽车停止时间,然后对比题目上给出的时间,判断在给出的时间内车是不是停止运动了
1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摩擦力
C. 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
D. 滑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是静摩擦力
【答案】CD
【解析】
AB.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故AB错误.
C. 正压力(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有摩擦力时,一定要有正压力(弹力),有弹力时不一定有摩擦力,故C正确.
D.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滑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是静摩擦力,故D正确.
1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1,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
物体先做匀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后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
则可知,全程中的最大速度v=a1t1,因前后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故AD正确;全程的总位移,对全程由平均速度公式有,故C正确,B错误.所以ACD正确,B错误.
13.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 )
A. 毛笔对纸的压力可能大于毛笔的重力 B. 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 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 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
A. 毛笔在书写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手的作用力以及纸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手对毛笔的作用力是未知的,所以不能判断出毛笔对纸的压力与毛笔的重力的关系,可能大于毛笔的重力,故A正确.
B. 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镇纸始终不受摩擦力镇纸的作用是增大纸与桌面之间的弹力与摩擦力.故B错误;
C. 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可知白纸与镇纸之间没有摩擦力,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毛笔对白纸的摩擦力以及桌面对白纸的摩擦力,故C错误.
D. 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毛笔对白纸的向右摩擦力与桌面对白纸的向左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白纸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D正确.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a-t图象 B. 乙是v-t图象
C. 丙是s-t图象 D. 丁是a-t图象
【答案】CD
【解析】
A. 甲是v-t图象,其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甲的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乙图像若是v-t图象,物体并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
C. 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位移,是一条抛物线,丙是s-t图象,故C正确.
D. 因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不随时间变化,所以丁是a-t图象,故D正确.
15.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
B. 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
C. 如果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
D.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
【答案】AD
【解析】
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所以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m-6.4m=1.6m,故A正确;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是6.4m,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故B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m,所以车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故C错误,D正确.
二、实验题
16.(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试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只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较_________(填“高”或“低”).
(2)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__m/s.
【答案】 (1). 交流 低 (2). 0.74 0.473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只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较低.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
可知,加速度: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
1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 表1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2的劲度系数.
【答案】 (1). 15.96—16.05均可 (2). 12.20---12.80均可 能
【解析】
(1)刻度尺读数需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指针示数为16.00cm.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弹力的变化量△F=0.5N时,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为△x=4.00cm,根据胡克定律知:.结合L1和L2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弹簧Ⅱ形变量的变化量,结合弹力变化量,根据胡克定律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三、计算题
18. 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它后面有一辆摩托车,当两车相距1000 m时,摩托车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30 m/s,若使摩托车在4 min时刚好追上汽车.求:
(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设汽车位移为,摩托车位移为
摩托车的加速度为,摩托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则
,
恰好追上的条件为
解得
(2)摩托车与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设此时刻为,最大距离为
由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
所以
19. 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火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1)(2)a=1.35 m/s2
【解析】
试题分析:(1)设连续两次撞击轨道的时间间隔为Δt,每根轨道的长度为l,则客车的速度为
其中,
解得
(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20.0s内客车行驶的距离为s1,货车行驶的距离为s2,
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30×16.0m
由运动学公式有
由题意,有
联立解得
20.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sAB=5km,sBC=l0km.问:
(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1).100m/s (2).1m/s2
【解析】
【分析】
由题中“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和物体运动过程分析可解答本题.
(1)设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v,则根据题意可得
在AB段时间为t1
在BC段时间为t2
解得
(2)根据公式可得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