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 MB
- 2021-04-16 发布
第
2
讲 地球运动规律
-
2
-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命题方式
:
文字
+
图像
(
太阳光照图、景观图、示意图等
)
注意内容
:(1)
注重原理、规律的理解
,
如晨昏线的特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
注重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所学的知识
,
如影子朝向、日出方向、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
;(3)
注重各种图形的学习与变式比较
,
注重图与图之间的转化
,
知识、原理与图形之间的转化
,
总结读图的规律、技巧
,
养成绘图、读图、用图的习惯
;(4)
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
,
如时间、日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的计算。
-
3
-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
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时间及日期计算
多结合重大的时事来考查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
,
重点考查对基本规律原理的理解与地理计算能力。
-
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
时间计算的三种方式
一是利用材料表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关计算
,
二是通过日照图中特殊时间点进行计算
,
三是有关行程问题的计算。时间计算题目的分析思路如下
:
(1)
材料表述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
,
分清材料中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
;
其次
,
时间计算只涉及经线
,
因此要掌握不同地点的经度或时区
;
再次
,
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和时区差
;
最后
,
根据
“
东加西减
”
的原则进行计算。分析材料信息时要注意特殊时间点
,
如果材料中提到
“9
月
23
日日出时刻
”
这一信息
,
则可以得到
“6
时
”
这个关键信息。
-
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
,
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
0
时、
6
时、
12
时、
18
时的地点或找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等
(
具体见下图
);
其次
,
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
最后
,
按照
“
东加西减
”
的原则进行计算
。
-
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有关行程的时间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
,
经过
m
小时飞行
,
降落在
B
地
,
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
,
也就不难解答了。
因此
,
计算公式为
:
降落时
B
地时间
=
起飞时
A
地时间
±
时差
+
行程时间
(m
小时
)(
注意
:
正负选取原则
——
东加西减
)
。
-
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日期
变更
-
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1
(2017·
北京卷
,1)
大数据显示
,
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
,
完成下题
。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
A.
西二区
B.
西十区
C.
东十区
D.
东二区
-
1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分析推理
第一步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1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考查区时的计算。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上班时间为当地
8
时到
9
时
,
下班时间为
16
时到
17
时。读图可知
,
甲城市上班时间为
2
时到
3
时
,
下班时间为
10
时到
11
时。结合选项计算可得
,
甲城市所处的时区为西十区。
易错警示
(1)
不能熟记区时的计算方法
;(2)
不能正确计算两地的时区差。
答案
:
B
-
1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方法指导
地方时的
计算方法
-
1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
:
地球自转
,
东早西晚
,1
度
4
分
,
东加西减
,
经经计较
,
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
,
每个步骤要注意所坚持的规则。
-
1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
7
月
7
日
,
非阴影部分表示
7
月
8
日
,
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
,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第
1~3
题。
1
.
此时甲点的区时是
(
)
A.7
月
8
日
12
时
B.7
月
7
日
24
时
C.7
月
8
日
6
时
D.7
月
8
日
16
时
2
.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7
月
8
日
15
时
B.7
月
8
日
14
时
C.7
月
8
日
20
时
D.7
月
7
日
14
时
C
B
-
1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有关甲、乙、丙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三点角速度相同
,
线速度乙点大于丙点
D.
三点线速度相同
,
角速度甲点大于乙点
C
-
1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1
题
,
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
180
°
和
0(24)
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
180
°
经线
,
日期减一天
,
反之
,
加一天
;
顺地球自转方向
,
过
0(24)
时经线
,
日期加一天
,
反之
,
减一天。据此和题意
,
判断
(
如图
):
-
1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0(24)
时经线为
90
°
W,
甲点
(0
°
)
为
6
时
(
东加西减
;
经度相差
15
°
,
时间相差
1
小时
)
。第
2
题
,
由上题得出
0(24)
时经线为
90
°
W,
北京时间
(120
°
E)
为
14
时。第
3
题
,
全球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均为
15
°
/
时
,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为
0
。故甲、乙、丙角速度相等
,
线速度为甲
>
乙
>
丙。
-
1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4
.(2018·
天津河东二模
)
下图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
,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1:20
B.10:40
C.13:20
D.22:40
A
解析
:
图中
X
、
Y
位于相对的经线上
,X
位于
0
时经线上
,
而
Y
则位于
12
时经线上
,
即
80
°
W
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
,
计算出北京时间是次日
1
时
20
分。
-
1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中国国家领导人于当地时间
2015
年
9
月
22
日上午
9
时
,
抵达美国西雅图
(47
°
38'N,122
°
2'W),
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从北京到西雅图
,
飞行时间超过
10
个小时。
24
日
,
中国国家领导人乘专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38
°
54'N,77
°
02'W),
继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25
日
,
中国国家领导人圆满结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
,
乘专机赴纽约
(40
°
43'N,74
°
W)
出席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峰会。据此完成第
5~7
题
。
5
.
中国国家领导人抵达西雅图时
,
北京时间大约是
(
)
A.23
日
1
时
B.21
日
15
时
C.22
日
15
时
D.21
日
23
时
A
-
2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6
.
北京
(40
°
N,116
°
E)
、西雅图、华盛顿、纽约四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
A.
北京
B.
西雅图
C.
华盛顿
D.
纽约
7
.
中国国家领导人抵达西雅图时
,
全球属于
23
日的范围是
(
)
A.
没有
B.
全部
C.
四分之三多
D.
不到四分之一
C
D
-
2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5
题
,
北京时间
(
东八区的区时
)
比西雅图
(
西八区
)
早
16
个小时
,22
日上午
9
时再加上
16
个小时
,
就是
23
日
1
时。所以
A
项正确。第
6
题
,
纬度越低
,
自转线速度越大
,
华盛顿纬度最低
,
所以
C
项正确。第
7
题
,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
:0
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西雅图
(
西八区
)22
日
9
时
,0
时经线位于东七区的中央经线
105
°
E
。从
105
°
E
向东到国际日界线为
23
日的范围
,
跨经度
75
°
,
不到全球四分之一
,
所以
D
项正确。
-
2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二昼夜长短
多以各种变式图形为载体切入
,
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与计算、日出方位、影子朝向、极昼极夜的范围等
,
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
2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
昼夜长短分布
——
看
“
直射点位置
”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
南半球或北半球
),
则哪个半球
(
南半球或北半球
)
昼长夜短
,
且越向该半球
(
南半球或北半球
)
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
2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2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昼夜长短变化
——
看
“
移动方向
”
此处的
“
移动方向
”
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
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
,
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
则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
且纬度越高
,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
-
2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昼夜长短计算
——
看
“
特点
”
(1)
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进行计算。
昼
(
夜
)
长时数
=
昼
(
夜
)
弧度数
/15
°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
12
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①
昼长时数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2
②
夜长时数
=(
日出时间
-0)×2=(24-
日落时间
)×2
-
2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对称规律
①
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
(
同线等长
);
②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
:
一地昼长
=
另一地夜长
;
两地昼长和
=
两地夜长和
= 24
小时
;
③
任何地点
:
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
(
夜
)
长之和等于
24
小时。
(4)
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
(
极夜
)
的起始纬度
=90
°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
,
极昼
(
极夜
)
出现的天数愈多。
-
2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2
(2019·
天津卷
,10~11)
假期里
,
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
,
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
(39
°
N,117
°
E)
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
(
如图
)
。结合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
2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
A.
呼和浩特
(40
°
N,112
°
E)
B.
兰州
(36
°
N,104
°
E)
C.
杭州
(30
°
N,120
°
E)
D.
南宁
(23
°
N,108
°
E)
(2)
据图文信息
,
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
C.
当天日落的方向
D.
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
3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图像
信息
-
3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
(1)
题
,
从材料中得知
,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随即就发到朋友圈
,
时间为当地
7
时
29
分
,
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处于冬半年
,
此时日出东南方向。考虑选项都为中国城市
,
所以再结合北半球冬半年晨线特征分析出
:
北半球冬半年
,
我国城市纬度越高
,
白昼越短
,
日出时间越晚。小明所在的城市日出和天津接近
,
又在冬半年
,
要么纬度比天津低
,
同时经度比天津小
;
要么纬度比天津高
,
同时经度比天津大。天津位于
(39
°
N,117
°
E),
综合上述条件
,
只有南宁
(
纬度比天津低
,
同时经度比天津小
)
符合条件。故选
D
项。第
(2)
题
,
根据图文信息
,
可知北半球正处于冬半年
,
此时无论甲城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
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向都应位于东南方向
,
日落方向都位于西南方向。具体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都无法从材料提供的数据推断出来。故选
C
项
。
-
3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答案
:
(1)D
(2)C
方法指导
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
北半球夏半年
:
太阳直射北半球
,
日出东北
,
日落西北
,
北半球昼长夜短
;
南半球相反
(
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除外
)
。
(2)
北半球冬半年
:
太阳直射南半球
,
日出东南
,
日落西南
,
北半球昼短夜长
;
南半球相反
(
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除外
)
。
(3)
二分日
:
太阳直射赤道
,
日出正东
,
日落正西
,
全球昼夜平分。
(4)
出现极昼的地方
:
北半球日出正北
,
日落正北
;
南半球日出正南
,
日落正南。
-
3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019·
江苏扬州一中月考
)2018
年
10
月
23
日
10
时
,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下图为当日早晨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日出照片。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1
.
照片拍摄时
,
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
)
A.
正东
B.
正南
C.
东南
D.
东北
2
.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
,
全球
昼夜面积之比约为
(
)
A.1
∶
1 B.1
∶
2
C.5
∶
7 D.7
∶
5
C
A
解析
:
第
1
题
,10
月
23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
北半球昼短夜长
,
日出东南。图中照片拍摄时间为早晨
,
故相机镜头朝向东南。第
2
题
,
任何时候全球昼夜面积之比都约为
1
∶
1
。
-
3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016·
天津卷
,8~9)2011
年
7
月
17
日
,
我国南极中山站
(69
°
22'S,76
°
22'E)
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完成第
3~4
题。
3
.
当中山站
“
第一次日出
”
时
,
若在天津观测太阳
,
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
A.
东北
方向
B
.
东南方向
C.
西北
方向
D
.
西南方向
4
.
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
A.30
天左右
B.50
天左右
C.70
天左右
D.90
天左右
D
B
-
3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3
题
,
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太阳的方位。极夜之后的第一次日出的时间为地方时
12
时
,
南极中山站位于
76
°
22'E,
其地方时为
12
时时
,
天津
(120
°
E
附近
)
的地方时大约为
15
时
,
此时太阳位于天津的西南方向。第
4
题
,
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材料中指出
,
南极中山站
7
月
17
日极夜结束
,
从
6
月
22
日至
7
月
17
日
,
持续的时间为
25
天
,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出现极昼极夜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
,
中山站在夏至日
(6
月
22
日前后
)
之前也有大约
25
天出现极夜现象
,
所以中山站极夜持续的天数大约为
50
天。
-
3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正午太阳高度
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入
,
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
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
3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及应用
1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纬度变化规律
:
同一时刻
,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靠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
反之越小
),
具体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分布
-
3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季节变化规律
。
①
夏至日
: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南半球达最小值。
②
冬至日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北半球达最小值。
③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
,
一次最小值
;
赤道上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和两次最小值。
-
3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
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
°
-
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3)
出现极昼
(
极夜
)
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3
.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
南、北回归线之间
:
纬度越高
,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大
(
由
23
°
26'
增大至
46
°
52'),
赤道上为
23
°
26',
回归线上为
46
°
52'
。
(2)
回归线至极圈之间
: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
(
均为
46
°
52')
。
(3)
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
纬度越高
,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小
(
由
46
°
52'
减小至
23
°
26'),
极圈上为
46
°
52',
极点上为
23
°
26'
。
-
4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4
.
应用
(1)
确定该地地方时为
12
时。
(2)
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
。
(3)
确定房屋的朝向
: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
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
,
房屋朝向南方
;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4)
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
太阳直射点上
,
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
;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
日影越短
;
反之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
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
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
;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
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
;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
正午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
4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3
(2018·
江苏卷
,3~4)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线
①
所示太阳视运动
轨迹
出现
时的节气为
(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
该地所属省级
行政区
可能
是
(
)
A.
琼
B
.
新
C.
苏
D
.
赣
-
4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一步
:
获取和解读信息
1
.
题干信息
“
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
表明的信息有
:
①
时间是二分二至日
;
②
图的内容是太阳视运动轨迹。
2
.
图像信息
-
4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
(1)
题
,
三条太阳视运动轨迹中的正午太阳都位于南方
,
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线
①
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日期为冬至日。第
(2)
题
,
在三条太阳视运动轨迹中正午太阳高度
(
约
50
°
)
居中的线为春秋分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
再结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50
°
,
经计算可知该地纬度约为
40
°
N,
可能位于新疆。
易错警示
(1)
不能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读出正午太阳高度
;(2)
不能根据特定日期
(
如二分二至日
)
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出所求点的地理纬度。
答案
:
(1)D
(2)B
-
4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某市
(
约
21
°
34'N)
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
,
楼是东西延伸
,
每家南北均有阳台
;
三栋楼的楼高均是
48
米
,
楼层高
3
米
,
楼间距如图
1
所示。有一停车场
,
车位布置如图
2
所示。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图
1
图
2
停车场车位
图
-
4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
小明的爷爷不想买太高楼层
,
奶奶希望安静
,
小明自己要求正午室内不要出现晒不到太阳的情况
,
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
A.2
层
B.7
层
C.10
层
D
.
都可以
2
.
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
(
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
),
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
,
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
,
最好选择
(
)
A.
甲车位
B.
乙车位
C.
丙车位
D.
丁车位
B
B
-
4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1
题
,
由该市位置
(
约
21
°
34‘N
)
可知
,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
为
45
°
,
此时南楼楼影最长。根据南楼的楼高为
48
米
,
而一栋与二栋的楼间距为
30
米
,
楼层高
3
米可知
,
冬至日
7
层以下都会被南楼遮挡
,
晒不到太阳。根据爷爷、奶奶
和
小明
的
要求
,7
层既不太高
,
也很安静
,
同时也可以晒到太阳
,
故选
B
项。第
2
题
,
该地位于北半球
,
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起
,
西北落下
,
停车场的最东侧和最西侧受阳光照射时间较长
,
而甲、丙两车位靠近最东侧
,
被阳光照射时间较长
,
故
A
、
C
两项错。乙、丁两车位位于停车场的中部
,
受阳光照射时间较短
,
而乙车位更靠近南楼
,
会受到南楼的遮挡
,
所以相比丁车位受阳光照射时间更短。故选
B
项。
-
4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
,
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
,
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
7:30(
北京时间
)
经过
P
点时
,
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
a
、
b
位置
,
图中
M
、
N
代表南北方向
,PQ
垂直于
MN
。据此完成第
3~4
题。
3
.
该同学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
甘肃
B
.
上海
C.
辽宁
D
.
重庆
4
.
该同学看到太阳由
a
位置
上
升
到
b
位置期间可能是
(
)
A.6
月到
7
月
B.9
月到
10
月
C.2
月到
3
月
D.3
月到
4
月
A
D
-
4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3
题
,
当太阳位于
a
位置时
,
日出正东方向
,P
地的地方时是
6
时
,
此时北京时间为
7:30,
该地位于北京以西大约
22.5
°
的位置
,
即该地经度约为
97.5
°
E,
可能是甘肃
;
上海市、辽宁省和重庆市经度在
100
°
E
以东。第
4
题
,
该同学看到太阳由
a
位置上升到
b
位置期间
,
该地日出地方时从
6
时变成
6
时前
,
说明昼长夜短
,
昼长在增加
,
应是春分后的日期
,
可能是
3
月到
4
月。
6
月到
7
月昼长先增后减
;9
月到
10
月
,
昼长在减小
;2
月到
3
月
,
日出地方时在
6
时后。
-
4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光照图的判读
多以各种变式的光照图为背景材料
,
综合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
,
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
5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1
.
主要
类型
-
5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以极地投影图为例说明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内容
-
52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3
.
光照图判读中的
“
五个关键
”
抓住重要的点、线、面、角和方向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
具体判读要点见下表。
-
53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54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55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
56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典例
4
(2017·
江苏卷
,3~4)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
,
约
9
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
(1)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
A.12
时
B.15
时
C.18
时
D.21
时
(2)
该日悉尼和广州
(
)
A.
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
昼夜长短状况
相同
-
57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分析推理
第一步
:
获取和解读信息
1
.
题干信息
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9
小时
;
图示为飞机起飞时的昼夜状况图。
-
58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
.
图像
信息
-
59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第二步
:
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
(1)
题
,
据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
(
约
75
°
E)
的地方时为
6
时
,
可推算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9
时。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9
小时
,
可计算出到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18
时。第
(2)
题
,
据图中昼夜状况可知
,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
悉尼和广州都日出东南方向
,
悉尼和广州正午树影朝向相反
,
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较广州大。此时位于南半球的悉尼昼长夜短
,
而位于北半球的广州昼短夜长。
易错警示
(1)
不能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赤道与晨线的交点
;(2)
不能判断赤道与晨
线交点
的地方时为
6
时
;(3)
不能根据赤道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计算北京时间
;(4)
不能根据图示南极地区出现极昼判断季节。
答案
:
(1)C
(2)A
-
60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2019·
江苏扬州中学月考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
斜线部分表示黑夜
,
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
,
数字表示经纬度。读图完成第
1~2
题。
1
.
此时
,
北京时间是
(
)
A.12
时
20
分
B.15
时
20
分
C.8
时
20
分
D.18
时
20
分
2
.
此时
,
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
A.
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B.
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
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D.
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B
C
-
61
-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迁移训练
解析
:
第
1
题
,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
,
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
,
东经度数向东增大
,
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此时
,
晨昏圈与极圈相切
,
与
180
°
经线相对的是
0
°
经线
,
从
20
°
W
向东到
160
°
E
是东半球。
20
°
W
的时刻是
6
时
,
北京时间是
15
时
20
分。第
2
题
,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
南极圈有极昼现象
,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
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短
;
此时
,
东半球是昼半球
,
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和南半球
;
北半球是冬季
,
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
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