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2.00 KB
- 2021-04-16 发布
课题跟踪检测(五)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时间:25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
A.河流 B.山峦
C.海洋 D.森林
解析:选 C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和兴盛以海洋为依托,古
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2.公元前 8~前 6 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解析:选 C 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A 项是大河文明的表现,B
项与当时的希腊不符,D 项为近代西方代议制特点。
3.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后,雅典“旧时残酷剥削自己同胞的方法已经弃而不用,如今主
要是剥削奴隶和雅典以外的买主了。”史料指的是废除债奴制是梭伦改革的核心。这是因为
这一措施( )
A.缓和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剥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满足了公民的政治要求
解析:选 A 废除债务奴隶有利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但不会影响贵族的特权,故
选 A 项,B 项错误;废除债奴制是解放沦为奴隶的平民,不会影响商品经济,排除 C 项;废
除债奴制并未满足公民的政治要求,排除 D 项。
4.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和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
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
A.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选出,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前者对所有公民开放,后者基于等级选出
D.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
解析:选 D 梭伦改革从古代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了 100 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
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每个部落选出 50 人,组成五百
人议事会。因此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
5.布洛斯是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
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史实的是 ( )
A.他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
B.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的官职
C.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议事会的一员
D.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工资
解析:选 D 伯利克里为了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
工资,由此可以看出 D 项符合史实。依据所学知识,A、B、C 三项均不正确。
6.如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 )
A.外邦人和全部居民
B.广大奴隶
C.成年男性公民
D.妇女
解析:选 C 城邦公民的条件是: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
役。妇女、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民主之外。
7.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节制的自由散漫的无政府状态的管
理形式”,“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材料说明古代雅典( )
A.享有公民权的人数有限 B.公民才能无法施展
C.城邦推崇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解析:选 D 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故选 D 项;材料主要强调
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而不是强调雅典公民的范围和雅典决策的原则,排除 A、C 两项;
依据所学,雅典的轮番而治能够调动公民参政的热情,排除 B 项。
8.“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征服而宣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等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
而到近代。”材料旨在强调雅典民主( )
A.对后世影响深远 B.因外敌入侵而广泛传播
C.因著作流传后世 D.是中世纪反专制的武器
解析:选 A 据材料“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经中世纪而到近代”,可知雅典
民主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 A 项。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很早的时期起,血缘亲族关系纽带在希腊社会中就被打破了。公元前六世纪,
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破和改造雅典社会结构中残存的血缘亲族组织。希
腊城邦不是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开放的商业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航海贸易往
来的频繁和扩大,大量外邦人迁入定居,所有这些,都从根本上腐蚀和瓦解了古希腊社会中
的血缘亲族组织。
——摘编自《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 从秦朝建立到五代十国,宗族在封建国家的建立中不断被分解、变异。秦朝仍
实行“家天下”的政治统治,血缘亲疏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西汉文景期间,
地方宗族开始利用宗族关系建立自治共同体,并逐渐发展为影响中央集权的强大集团。汉武
帝时,“徙强宗大族,不得族居”。东汉时,宗族以士族门阀形式持续到了魏晋。隋唐宗法
受到毁灭性打击,但因其顽强生命力,并未完全排除于国家政治生活。由宋到清,宗法逐渐
内化为主体政治结构的潜在因素,一改以往的贵族存在模式,将自身形态深入到民间基层,
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组织群体,既维护了宗族的长治久安,也稳定了国家政治体制。
——摘编自王露《中国古代宗族与臣民意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血缘亲族组织削弱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血缘宗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特点。(6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角度,分析血缘组织变化对古代中国和雅
典的不同影响。(6 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三句话,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代雅典血缘亲族组织削弱的原因,
分别概括其内容即可。 第(2)问,结合材料放眼整个历史时期,从宗法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
发展以及宗法制在秦朝、西汉和东汉三个不同时期的影响来分析血缘宗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发
展的特点。 第(3)问,结合材料一、二中血缘组织变化的特点,联系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
分析血缘组织变化对古代中国和雅典的不同影响。
答案:(1)原因: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商品经济发展;航海贸易繁荣;外邦人定居。
(2)特点:贯穿古代社会始终;与古代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由显性到隐
性,由贵族存在模式到深入民间基层;长期维护古代政治体制稳定。(任答两点即可)
(3)影响:中国:血缘组织长期存在,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雅典:血缘组织不断削弱,为民主政体的确立创立了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2021-04-16 10:16:088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阶段检测2(附2021-04-16 10:15:178页
- 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0届高三第十一2021-04-16 10:14:0714页
-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9-2022021-04-16 10:11:519页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2021-04-16 10:07:173页
- 山东省威海市2019届高三11月质量检2021-04-16 10:05:0021页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学2019-22021-04-16 10:04:3123页
-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检测:专题过关2021-04-16 10:03:285页
- 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2021-04-16 10:03:1816页
-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2021-04-16 10:02: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