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0 KB
- 2021-04-16 发布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卷
高二 化学 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1个正确答案)
1. 随着能源危机影响的加剧,全球寻找新能源的步伐加快。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生物质能 B.天然气 C.核聚变能 D.潮汐能
2.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是( )
A.CH3COOH B.NaOH C.H2SO4 D.NH4Cl
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B.应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C.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的ΔH>0
4.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xC(g)ΔH=Q kJ/mol,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C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C%)的关系曲线,则( )
A.T1>T2,P1>P2,m+n>x,Q>0
B.T1<T2,P1<P2,m+n<x,Q<0
C.T1>T2,P1<P2,m+n<x,Q<0
D.T1<T2,P1>P2,m+n>x,Q<0
5.下列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 ⇌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n(N2):n(H2):n(NH3)=1:3:2
B.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一H键生成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
6.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 ΔH=akJ/mol、2C(s)+O2(g)=2CO(g) ΔH=bkJ/mol,则a>b
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 ΔH= -890kJ/mol
C.已知P(s,白磷) = P(s,红磷)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D.已知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7.3kJ/mol,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
7.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 ═ H2O(l) ΔH1= - Q1 kJ•mol-1 ①
C2H5OH(g) ═ C2H5OH(l) ΔH2= - Q2 kJ•mol-1 ②
C2H5OH(g)+3O2(g) ═ 2CO2(g)+3H2O(g) ΔH3= - Q3 kJ•mol-1 ③
若使46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Q1+Q2+Q3 B.Q3-Q2+Q1 C.Q3-Q2+3Q1 D.Q3-Q2-3Q1
8.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9.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 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10.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的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11.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3)、ν(O2)、ν(NO)、ν(H2O) [摩/(升•分)]表示,则不正确的关系是( )
A. ν(NH3)=ν(O2) B. ν(O2)=ν(H2O)
C. ν(NH3)=ν(H2O) D. ν(O2)=ν(NO)
12.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 ⇌zC(g)ΔH<0,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两倍并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右移动 B.B的转化率提高
C.x+y>z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3.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
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待测NaOH溶液。
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
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14.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9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03mol•L-1•min-1 B.1.8mol•L-1•min-1
C.1.2mol•L-1•min-1 D.0.18mol•L-1•min-1
15.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恒温,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提高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16.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17.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加水稀释0.1mol/L的氨水,则随着加入水的量的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减小
18.已知:HCl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 )
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的pH
B.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
C.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D.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
1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Z为0.4mol•L-1 B.Y2为0.35mol•L-1
C.X2为0.15mol•L-1 D.Z为0.3mol•L-1
20.某温度下,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a值一定大于9
B.Ⅰ为NaOH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
C.完全中和稀释相同倍数后的两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稀H2SO4的体积V(NaOH)0,已知该反应在2404 ℃时,平衡常数K=64×10-4。
(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 , 此时N2 的转化率 。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填字母序号)。
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正(N2)=V逆(NO)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
中,右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填字母
序号)。
(4)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
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1、4.0×10-2 mol·L-1和3.0×10-3 mol·L-1,此时反应V正 V逆
(5)某生提出,下列方法可以冶炼钢铁:FeO(s)+C(s)=Fe(s)+CO(g) ΔH>0,ΔS>0,上述反应在
(低温或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6) 现有反应:CO2(g)+H2(g)⇌CO(g)+H2O(g) ΔH>0,如图表示反应Ⅱ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
.
t2时刻因改变 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则图中t2时刻发生
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压强
E.减小压强 F.充入CO2 G.分离出部分CO
23.Ⅰ.(1)纯水在100 ℃时,pH=6,该温度下0.1 mol·L-1的NaOH溶液中,pH= ,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2)常温下,有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3)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25 ℃)
HCN
K=4.9×10-10
CH3COOH
K=1.8×10-5
H2CO3
K1=4.3×10-7、K2=5.6×10-11
已知:25 ℃时,等浓度的HCN溶液、H2CO3溶液和CH3COOH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常温时,pH=4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
Ⅱ.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00
15.12
20.00
2
0.1000
14.98
20.00
3
0.1000
14.90
20.00
(1)配制100mL0 .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方法如右图所示,
应采用操作____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
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分别对测定结果
造成什么影响?(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___________。
B.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_______________。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四校联考
高二年级 化学参考答案
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A
B
C
C
D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C
D
B
A
B
C
D
A
D
21.(10分,每空2分)
(1)2NH3(g)+CO2(g) =CO(NH2)2(s)+H2O(l) ΔH= -87.0kJ•mol-1
(2)4HCl(g)+CO2(g) = 2Cl(g)+2H2O(g)+C(s) ΔH= +290kJ•mol-1
(3)减小 ; 不变
(4)- 92kJ•mol-1
22.(20分,每空2分)
I.(1) 1min (2)D > C > B > A (3)0.11mol/L
II.(1)0.05mol/(L·min); 50% (2)AD (3)C (4)>
(5)高温 (6)B
23.(20分,每空2分)
I.(1)11;10-11 (2)c (3)CH3COOH > H2CO3 > HCN (4)1:10
II.①溶液变红,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 ②0.075mol/L ③丙
④偏低;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