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4-16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选题明细表
知识点 题号及难易度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易)、2(易)、3(易)、14(1)(难)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中)、5(易)、8(易)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6(中)、7(中)、13(难)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9(易)、13(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0(中)、11(易)、12(中)、14(2)(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
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
族精神( )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重要动力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展
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作用,①
③符合题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错误;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④错误。故选 A。
答案:A
2.(2016·南昌重点高中联考)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
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
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 )
①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②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性 ③为全
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④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英雄身上的浩然正气,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6·大同第三次调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
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由材
料可知,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
土壤之中 ③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④中华文化坚持在历史与
现实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①说法错误。题干没有说明中华文化海纳
百川、熔铸百家,③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②④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
故选 C。
答案:C
4.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郎平带领的中国队以 3∶1战胜塞尔维亚队,
重回世界之巅。历史和事实再次证明,时代虽然不同,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
闪光。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从女排健儿
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解析:“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中
华民族精神,A 符合题意。B 中“人人践行”说法错误;C 中“中华美德指引方向”说法错
误;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
句话的主旨一致的是( )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解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D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符合题意;A 强调的是勤俭节约;B
说明的是不同的人对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C 表明了在国破山河灭而无处可去时的心情,A、
B、C 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D
6.100 多年前,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游历中国、印度和日本之后,认定这三国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中国必将胜出。他的理由是:西方人不能掠夺走中国的内在本质。卡内基说的“内在本质”
指的是(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③富有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文化 ④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不能掠夺走的“内在本质”强调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
故①③正确;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②排除;100 多年前,
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④排除。
答案:C
7.(2016·南阳等六市联考)2015 年 12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
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
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这是因为( )
①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 ②爱国主义精
神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发展的 ③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推
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树立正确的祖国
观、历史观和民族观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关系,①②
正确切题。③说法绝对化,排除。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的源泉应该是社会实
践,④说法错误。
答案:A
8.在古代,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关系,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
的贡献,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郑和
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素来以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②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派遣使者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和为贵”一直深深扎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之
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
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③错误。
答案:C
9.“爷爷的偶像是江姐,爸爸的偶像是雷锋,我的偶像是杨利伟。”年代不同,一家
三代的精神偶像也不同,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③随着社会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随着时代变迁其基本内涵不断更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人们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精神偶像,是由于民族
的精神追求具有时代性,②③符合题意。民族精神作为精神力量不能决定综合国力,①错误;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变,具体内涵不断丰富,④错误。故选 C。
答案:C
10.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或是主观臆断,或是恶意调侃,甚至虚构荒唐细节,消解和
恶搞英雄。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英雄不容亵渎!这
是因为(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
在民族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 ③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④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民族精神的力量体现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时刻,②错误。民族精神植根
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颠倒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排除。
答案:B
11.(2016·济南模拟)被称为“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的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在
广西都安高中任教 30 多年,埋头苦干,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 300 名贫困生,并筹集 3 000
多万元善款,帮 1.8 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这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启示是
( )
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②提高辨别文化眼力,坚决取缔落后文化
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民族振兴基石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莫振高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生,传承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①④符
合题意。材料与落后文化无关,且应该是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排除②。材料是对
个人的启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政府的职责,③不合题意。故选 D。
答案:D
12.(2017·临沂检测)2016 年 10 月 22 日是长征胜利 80 周年纪念日。80 年前那些翻山
越岭的人,其实一直跋涉于人们的心灵:如果说长征是“播种机”,这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时
间之中,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
长征精神( )
①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催人奋进 ③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构筑民族精神航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长征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长
征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故选 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2016·漳州二模)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第一艘潜艇到蛟龙入海,从
杂交水稻到基因组芯片。从第一代计算机银河到今天的互联网大数据,仅仅 60 多年的时间,
中国从一个农耕社会转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发达的国家,这是无数劳动者爱岗敬业、辛
勤劳动的成果。
劳动满足了人们对于温饱的需求,也是劳动提升了生活品质,更是劳动缔造了人类的幸
福。清洁工人爱岗敬业,换来了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美丽;产业工人爱岗敬业,换来了企业
不断发展,为富民强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普通的劳动者都在用平凡却伟大的劳动创
造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民的敬业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紧密相关。一个人
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
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1)有人说:“爱岗敬业,各司其职,站好岗,做好工,种好地,就是和平时期最基本、
最朴素、最大的爱国。”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请就文艺工作者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提两
点建议。
解析:第(1)问,首先要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
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其次要说明新时期,爱岗敬业体现了民族精神,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2)问,文艺工作者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主要应从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即立足
社会实践,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等方面去考虑。所提建议应具体、合理。
答案:(1)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②爱岗敬业是勤劳勇敢的体现,
它与其他优秀民族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
根基。
(2)示例: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
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积极参加文化下乡等活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做贡献;从
小事做起,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
际影响力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14.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民
族精神,在抗战中凝聚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她成为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又一个成
功、一个又一个辉煌的鲜艳旗帜。直到今天,她也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激励着每一个中国
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奋进、前行、拼搏。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必须弘扬抗战精神的道理。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实现民族复兴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以抗战精神为背景,考查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设
问的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依据,主要回答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第(2)问,结合材料回
答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措施。
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
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
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
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民族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中
华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不断开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①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作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②
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③坚持改
革开放,弘扬时代精神,推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不断创新与发展。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16 01:28:09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16 01:24:1917页
- 高考政治独家提供预测卷2021-04-16 01:21:3311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07说明2021-04-16 01:18:0711页
- 高考政治生活试题汇总2021-04-16 01:13:3511页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2021-04-16 01:12:467页
- 2017年高考政治(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2021-04-16 01:05:1910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时政热点专题112021-04-16 01:05:10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16 00:57:086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2021-04-16 00:56: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