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7.50 KB
- 2021-04-15 发布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2016年秋季期中考试卷
高二生物(文科) 命题者:刘龙霞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作答时,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未在指定的位置上作答的均不给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一个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复制4次后带有15N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A.3/16 B.2/16 C.1/16 D.4/16
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基因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C.染色体仅由基因组成 D.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3.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每个四分体具有( )
A.4个着丝点 B.2条姐妹染色单体 C.4个DNA分子 D.2对染色体
4. 在未发生任何突变的细胞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 )
A.有丝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 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法 C.杂交实验法 D.模拟实验法
6. 下列人体细胞中,DNA含量一定不同而染色体数可能相同,且均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7.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胞核遗传是主要的。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 )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8. 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
A. 一个DNA分子,两个RNA分子 B.两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
C.三个DNA分子 D.三个RNA分子
9. 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0.4和0.6 B.2.5和1 C.0.6和1 D.0.6和0.4
10. 生产上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杂交手段培育既抗倒伏又抗锈病小麦的原理依次是( )
①基因突变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11. 下列哪项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的( )
A. 经组织培养获得的胡萝卜幼苗 B. 太空椒
C. 中国荷斯坦牛 D. 转基因抗虫棉
12. 基因重组发生在( )
A.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 B. 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C.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D. 嫁接后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
13. 基因型为AAaBBBCCc的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最可能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 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基因的“针线”是指 ( )
A.解旋酶 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15.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16.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A.地理隔离 B.自然选择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
17. 肺鱼在夏季如遇河流干涸,常在泥中进行睡眠,直到雨季来临才“复苏”。对这种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对自然条件进行的生存斗争
18.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A.染色体变异 B.种群基因定向变异
C.生存环境的改变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9.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有4个,基因型为Aa有78个,基因型为aa的有18个,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 18%、82% B. 64%3、6% C. 43% 、57% D. 8%、92%
20. 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21. 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 随机交配 B. 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 D. 染色体变异
22. 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胰岛素 B.载体蛋白 C.纤维素 D.唾液淀粉酶
23.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5.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C. 一些组织液可以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 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
26.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27.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28. 一个病人不能说话,但是能听懂别人讲话,也能看书看报。其受伤的中枢是( )
A. W 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29. 下图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内外的电流方向( )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30. 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 )
A. 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B. 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C. 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D. 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31.目前,我国使用H1N1流感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这种疫苗注射到健康人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是( )
A.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 B.特异性免疫,产生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原 D.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
32. 下列与免疫功能无关的疾病是(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红绿色盲 C. 过敏性鼻炎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33.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A. 吞噬细胞 B. 红细胞 C. T细胞 D. B细胞
34. 茶农对茶树进行打顶处理(即去除顶芽),这是为了( )
A.增加茶树脱落酸的含量 B. 促进茶树向光生长
C.提高侧芽生长素浓度 D. 解除顶端优势
35.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A.产生脱落酸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36. 在农业生产上,生长素类似物经常被作为麦田除草剂,其原理是( )
A. 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B. 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生长
C . 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D. 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37. 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
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38. 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这说明生长素进入侧芽细胞的方式是( )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39. 大面积烧伤病人易受感染,这主要是什么类型的免疫功能损伤所致( )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特异性免疫
40. 水平放置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 )
①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在靠近地面一侧浓度较高
②光线影响,使生长素在靠近地面一侧浓度较高
③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④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SK
试
卷
分
析
S型错误(技能型错误)
K型错误(知识型错误)
错误类型
涉及题序
失分
错误内容
涉及题序
失分
审题错误
推理错误
计算错误
书写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个答案1分,共40分)
41.(7分) 已知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b(表示为Xb )引起的,下图表示某家族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红绿色盲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在人群中多发于_______(填“男”或“女”)性。
(2)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Ⅱ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若Ⅱ3和一个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结婚,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3)若母亲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儿子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患红绿色盲。
42. (8分) 请结合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知识回答:
(1)如图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突触是由【 】 、【 】 、【 】 三部分构成。
(2)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达③ 时,该结构释放 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此时,后一个神经元的膜外电位由 电位转变为 电位。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 的。
43. (4分)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图中①④⑥共同构成人体的 。
(2)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 ___ _ (填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 (填序号)。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__ _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44. (7分)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_;A对CDE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调节,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①代表_______ _激素,激素②是由 细胞分泌的。
(3)由图可知,⑦的分泌调节要经过A→F→甲状腺几个等级,其中A分泌的激素⑤为_____ _ _ ;⑦的含量过高时,又能反作用于A与F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
45. (7分)图1为某病毒侵入机体初期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图1 图2
(1)如图1,细胞④为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
(2)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图2细胞合成并分泌的__________的进一步清除。
(3)如图2细胞为____________细胞,它是直接由____________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
46.(7分)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是 、 。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
(5)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
惠南中学2016年秋季期中考试卷答案
高二生物(文科)
一、选择题(注意:此表格的答案必须填写 ,并转涂到机读卡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B
B
C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D
C
B
A
D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D
D
C
C
B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B
D
C
C
C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每个答案1分,共40分)
41. (1)伴性遗传 男
(2)XbY XBXB XBXb (和前一空可互换) 1/2
(3)一定
42.(1)④突触前膜 ⑤突触间隙 ⑥突触后膜
(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正 负 单向
43.(1)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2)④⑥ ①⑥ (3)蛋白质
44.(1)下丘脑 神经 反射弧
(2)抗利尿 胰岛B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反馈
45.(1)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
(2)抗体
(3)浆细胞 B细胞 体液免疫 蛋白质
46.(1)10-4 抑制
(2)促进 抑制
(3)即不促进也不抑制(没有影响)
(4)茎,芽,根
(5)两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