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0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传感器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饭锅中的敏感元件是热敏电阻
B.测温仪中测温元件可以是热敏电阻
C.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所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火灾报警器中的光传感器在没有烟雾时呈现低电阻状态,有烟雾时呈现高电阻状态
2.如图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O为平衡位置,振子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振子
C O B
A.由C向O运动时,位移为正值,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正值
B.由O向B运动时,位移为正值,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负值
C.由O向C运动时,位移为负值,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
D.由B向O运动时,位移为负值,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3.某发电站采用高压输电向外输送电能,若输送的总功率为P0,输电电压为U,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输电线上的电流I=
B.输电线上的电流I=
C.输电线电阻上的功率损失P线=()2R线
D.输电线电阻上的电压损失U线=R线
4.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能够使声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情况是
A.声源频率为330 Hz,声速为340 m/s,障碍物尺寸为60 m×60 m
B.声源频率为330 Hz,声速为1 500 m/s,障碍物尺寸为60 m×60 m
C.声源频率为300 Hz,声速为340 m/s,障碍物尺寸为1 m×1 m
D.声源频率为300 Hz,声速为1 500 m/s,障碍物尺寸为100 m×100 m
5.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加强的质点,位移始终最大
B.振动加强的质点,两列波引起的分位移,总是方向相同的
C.加强点的振动,能量始终最小
D.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在传播中是随时相互交换的
6.以下实验或现象的原理与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弯曲的水流可以导光
B.图乙中,用偏振眼镜看3D电影,感受到立体的影像
C.图丙中,阳光下的肥皂薄膜呈现彩色
D.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出现色散现象
7.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压,如图乙,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副线圈接一个R=27.5 Ω的负载电阻,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1 2 t/×10-2s
E/V
O
R
V
A
甲 乙
A.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55V B.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8 s
C.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 D.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110 W
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刻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此后A和B分别经过最短时间0.2 s和0.8 s回到平衡位置,则该简谐横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
C.当t=1.6 s时,B回到平衡位置 D.当t=3.2 s时,A回到平衡位置
9.如图所示,ABC是一个用折射率n>的通明介质做成的棱镜,其截面为∠A=30°
的直角三角形,现有一束光从图示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BC面上,则该光束
A
B
C
A.能从AB面射出
B.能从BC面射出
C.进入棱镜后速度不变
D.进入棱镜后波长变短
10.如图所示,一个100匝的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只分布在bc的左侧,线圈以bc为轴旋转,转动的角速度为ω,图中ad边正垂直于纸面向外转动,电路中接入一个启辉电压为50 V的氖泡,已知角速度ω=100 πrad/s,线圈的两
××××
××××
××××
××××
R
a
b
d
c
条边ab=0.2 m,ad=0.4 m,磁感应强度B=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线圈产生交流电的峰值为50V
B.该线圈产生交流电的有效值为25 V
C.1 s内氖泡闪光的时间为0.25 s
D.1 s内氖泡闪光100次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1.(8分)
电铃
某同学学习传感器后,用电源、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仪器设计了一个高温报警器,要求是:正常情况绿灯亮,有险情时电铃报警。电路如图所示,图中仪器还不完整。请完成以下问题:
绿灯
(1)图中的甲还需要放入的元件是 。
A.二极管
B.光敏电阻
C.NTC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PTC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电路正确连接之后,该同学调试过程发现报警时温度比预期偏低了一点点。要求在温度更高一点时就开始报警,则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往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点。
12.(10分)
(1)物理课外小组研究“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他们依照教材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应为 、 、 、 ,其公式为 。
(2)他们测出不同的摆长(l)所对应的周期(T),在进行数据处理时:
①如果甲同学以摆长(l)为横坐标、周期(T)的平方为纵坐标作出了T2-l图象,若他测得的图象的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若甲同学测摆长时,忘记测摆球的半径,则他用图象法求得的重力加速度 (填“偏小”“偏大”或“准确”)。
②乙同学根据公式:T=2π得g=,并计算重力加速度,若乙同学测摆长时,也忘
记了测摆球的半径,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 (填“偏小”“偏大”或“准确”)。
三、论述、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4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3.(12分)
y/cm
x/m
O
-3 -2 -1 1 2 3 4 5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0.2 s后它的波形图象,则这列波可能的波速为多大?
14.(14分)
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半径R=4 cm,折射率n=。真空中一束光线沿直线从D点射入透明体,折射光线恰好通过B点。入射点D与AB间的距离d=2cm,真空中光速c=3.0×108 m/s。求:
A B
O
D
(1)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v。
(2)光线射入圆柱体时的入射角i。
15.(16分)
某村在较远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00 kW,输出电压为500 V,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40 Ω,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16 kW,该村的用电电压是220 V。
(1)输电电路如图所示,求升压、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R线
n1∶n2
n3∶n4
I1 I2
U1 U2
U3 U4
~
×
×
(2)如果该村某工厂用电功率为84 kW,则该村还可以装“220 V,40 W”的电灯多少盏?
高二物理期中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B
C
CD
BD
AD
A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1.(8分)
(1)C(4分) (2)左(4分)
12.(10分)
(1)摆线长l(1分) 摆球直径d(1分) 完成全振动的次数n(1分)
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t(1分) g=(2分)
(2)(2分) 准确(1分) 偏小(1分)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13.(12分)
解:①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根据时间t内传播距离得x右=nλ+λ=4n+1(m),
故有:v右===20n+5(m/s)。 ……6分
②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时间t内传播的距离为x左=nλ+λ=4n+3(m),
故有:v左===20n+15(m/s)。
因此本题答案应有两个:波沿x正方向传播时,v右=20n+5(m/s);波沿x负方向传播时,v左=20n+15(m/s)
(其中n=0,1,2,3…)。 ……6分
14.(14分)
解:(1)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v==m/s=1.73×108 m/s。 ……4分
A B
O
D
i
r
r
d
α
(2)光线PC经折射后经过B点后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得:n=, ……3分
又由几何关系得:α=2r, ……2分
sinα=, ……2分
代入解得:i=60°。 ……3分
15.(16分)
解:(1)根据如图所示输电线路,设高压输电线电流I2,输电电压为U2,
由题意可知:P损=I22r; ……2分
所以有:I2==A=20 A; ……2分
而I1==A=400 A。 ……2分
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则有:==, ……2分
U3=U2-I2R线=(500×20-20×40)V=9200 V, ……2分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则==460∶11。 ……2分
(2)据降压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P3=P4=200-16=184 kW; ……2分
灯可以消耗的功率是:P灯=100 kW;所以还可装灯的盏数为:n==2500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