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 MB
- 2021-04-15 发布
- 1 -
第 1 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人口增长问题
2019· 浙 江 选
考,11~12
2017· 海 南
卷,1~2
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某国人口自
然增长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
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018· 江 苏
卷,13~14
2017· 江 苏
卷,13
2017· 上 海
卷,11
2016·天津卷,5
1.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
的特点及有关的人口问题。
2.结合我国最新的人口资料和人口政策,考查我
国人口的变化。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
理容量的区别
2016· 上 海
卷,19~20
考查概率低,主要以区域的相关统计资料为背景,
考查某一区域人口的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三大特点
(1)持续性——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2)阶段性——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两次技术革命把人口增长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3)不均衡性——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发达国家增长慢。
2.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
(1)影响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主要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 2 -
3.区域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域差异
(1)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2)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3)中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三个基本概念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某一国家或地区所能养活人口的最大数值。
(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
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考点一 人口增长
(2017·海南卷,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
- 3 -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 2000 年到 2050 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思路点拨:第 1 步读材料,获取信息
信息①:由文字信息知,世界人口数量将由 2000 年的 60 亿增长到 2050 年的 90 亿。
信息②:2000 年该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约 18%,即 2000 年该国人口为 10.8 亿人。
信息③: 2050 年,该国人口总量仍占世界的 18%左右,人口总量约 16.2 亿人。
第 2 步审设问,调运信息定结论
(1)设问指向是确定资料所属国。根据该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和人口总量,确定该国为印度。
(2)设问指向为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结合第 1 步信息分析,通过计算该国自然增长与世界人口
增长后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1.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分析
2.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方法
(1)人口“三率”的计算方法。
①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 4 -
②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③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数÷人口总数)×100%。
(2)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计算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数=该年年初人口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 年后人口总数(按人口的自然增长状况)的计算。
n 年后人口总数=该年年初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n 为年数)。
(4)人口机械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人口迁移使人口的地区分布发生变化,人口的迁移变动也被称为人口机械变化,人口机械增长
是指由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
①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注意:迁入率是指某年度某地区因迁入而增长的
人口相对于原人口的比率,迁出率是指某年度某地区因迁出而减少的人口相对于原人口的比
率)。
②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初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注意:人口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总数之比。就一国
家或一地区来看,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因此人口增长率就等于自然增
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
3.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 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 0 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
增长率小于 0 时,人口数量减少。
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 0 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下图中 A 点);自然增长率由
负值变为 0 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下图中 B 点)。
(2019·浙江选考,11~12)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
低于 2.1 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 1980~2015 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
题:
- 5 -
(1)1980~2015 年,我国( )
A.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
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负值
(2)1995 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 )
①女性人口比重低 ②子女养育成本高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④妇女生育观念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C (2)C 第(1)题,读图可知,1980~2015 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先增加后降低,然后
再增加,总和生育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波动减少,A 错。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受多重因
素影响,与短时间内的总和生育率关系不大,B 错。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所以人口出生率降低,
自然增长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 对。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变为负
值,D 错。故选 C。第(2)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养育子女成本高,使得妇女生育率降
低,②对。由于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生育观念发生变化,④对。总和生育率偏低与女性人
口比重、医疗卫生条件关系不大,故①③错误,故选 C。
【教师备用】(2019·浙江杭州模拟)我国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下图为我国 2012~2017 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
- 6 -
A.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B.总数超过人口警戒线
C.15~59 岁人口比重降低
D.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增加青壮年人口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解析:(1)C (2)D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 60 岁及以上和 0~14 岁人口数量在增加,而
15~59 岁人口数量减少,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15~59 岁人口比重降低;从图中看我国 0~14 岁人
口增长数量较少,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图示不能反映出总数与人口警戒线的关系;从图中
看人口总数并没有下降。C 正确。第(2)题,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降低社会养老负
担;延迟退休年龄不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会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增加青壮年人口;人口老
龄化是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延迟退休年龄无关。D 正确。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
(2017·上海卷,11)下列是我国四个城市 2016 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图。图中能反映“后备劳动
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 7 -
思路点拨:第 1 步读材料,获取信息“后备劳动人口”指 0~14 岁人口,所占比重越大,将来转化
为劳动力人口数量越多。
第 2 步审设问,调运信息定结论。图中能反映“后备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是丙市,C 对。
其他三市 0~14 岁人口比重较小,A、B、D 错。
答案:C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别方法
(1)从特征上区分
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基本特征非常鲜明:现代型是“三
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
(2)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别
类型
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3%左右 3%左右 1%以下
传统型 3%左右 1%以上 2%左右
现代型 1%左右 1%左右
1%以下,接近零,
甚至是负值
(3)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判断
(4)根据国家和地区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5)根据坐标图中的坐标值判别
- 8 -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属人口增长模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不
同。具体如下所示: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还有发达国
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
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结构不合理(如男性比重偏高) 转变生育观念
人口老龄化 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年龄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
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
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 9 -
“人口红利”慢慢消失
一个国家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
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
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现阶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
【教师备用】读表,回答(1)~(2)题:
中国 1953 年、1982 年、2015 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时间(年) 人口总数(亿人)
自然增
长率(‰)
城市人口数(亿人)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
1953 5.8 22.2 0.8 4.4
1982 10.1 15.7 2.1 4.9
2015 13.7 5.2 7.5 10.1
(1)1953 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据表判断 1953~2015 年中国( )
A.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自然增长率增加
C.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D.劳动力数量减少
解析:(1)B (2)C 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属于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第(2)题,从表中数据看 1953~2015 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增长
很快,自然增长率降低,由此可知劳动力数量增长,但因城市人口数增长,故农村人口比重减
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0 -
材料一 下表示意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人口类型 少儿人口比重(0~14 岁) 老年人口比重(65 岁及以上)
年轻型 40%以上 4%及以下
成年型 30%~40% 4%~7%
老年型 30%及以下 7%及以上
材料二 下图示意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不包含中国。
(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图表分析,中国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人口比重不断接近发
达国家水平。第(2)题,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提高
人口出生率,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扬传统美德,
提倡尊老爱老,家庭养老等。
答案:(1)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人口比重不断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
扬传统美德,提倡尊老爱老,家庭养老。(任答三点即可)
考点三 人口合理容量
(2016·上海卷,19~20)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
此回答(1)~(2)题:
(1)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
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 11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 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
积累成长起来的。下图为 2013 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
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
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思路点拨:第(1)题,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
总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第(2)题,图示我国就业人口中完成中等技术教育的比
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
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答案:(1)C (2)A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与之呈正相关,有些与之呈负相关,由
于这些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特点,使得环境人口容量也呈现出相应特点。具体如
下所示:
- 12 -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
别
参
考
角
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限
定
因
素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自然、经济、社会
体
现
的
意
义
生存 发展
人
口
数
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 13 -
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
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019·天津二模)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年)里规划确定了到 2020 年天津市人口
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 2020 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 450 平方千米以内,天津
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 1 350 万人左右。这“1 350 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
此回答(1)~(2)题:
(1)天津提出的“1 350 万”被称为“临界点”,“1 350 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解析:(1)B (2)C 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1 350 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这表明 1 350 万是指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故答案选 B。第(2)题,天津的经济较为发达,面临
产业升级改造,不应该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A 错误;天津的人口出生率较低,但是迁入人
口较多,且无限制生育是不限制生育孩子的个数,会导致诸多的问题,可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前
提下,鼓励生育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B 错误;今后需要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C
正确;天津的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鼓励外国人移民,也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D 错误。故
答案选 C 项。
【教师备用】下图是两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
(1)图示信息反映的是( )
- 14 -
A.P1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容量
B.P1 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
C.P2 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D.P2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
(2)两条曲线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临界性 D.绝对性
解析:(1)C (2)B 第(1)题,P1 和 P2 都是代表最佳人口规模即人口合理容量,生产力水平越高,
人口的合理容量应越大,据图可知 P2>P1,所以 P2 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1
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故选 C。第(2)题,两条曲线形态的变化,说明不同
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互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
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不同,反映
了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故选 B。
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2015·福建卷,7~8)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1)~(2)
题:
(1)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
C.c 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 15 -
(1)本题以我国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图为背景,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以及
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 a、c 两方案的人口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差异最大的是少儿人口比重;其
次是青壮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差异最小;人口性别比差异不大。
(2)本题考查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a 方案到 2050 年,老龄化问题会特
别严重;c 方案到 205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增高,人口总数难以控制;而 b 方案能兼顾两方面问
题,使人口结构更为科学。
答案:(1)D (2)B
1.找塔型,析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
段,成年型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2.找比重,判内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
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
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
人口问题的措施。
3.找特殊,析原因
人口金字塔图不但有不同类型,而且同一金字塔图的内部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影响人口金字塔
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
人口移动等。以下图为例,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
- 16 -
①处 10~1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
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②处 20~2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
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③处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其原因可
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1.(2019·广东佛山质检)婴儿潮是指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2016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16 年我国新出生婴儿 1 786 万,其中
“二孩”婴儿 824 万; 2017 年新出生婴儿 1 723 万,其中“二孩”婴儿 882 万。读 2016 年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3)题:
(1)最近一次婴儿潮出现的大致时间是( )
A.1967~1971 年 B.1987~1991 年
C.2000~2005 年 D.2011~2015 年
(2)引发最近一次婴儿潮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前一次婴儿潮波及 B.国家人口政策调整
C.社会经济条件改善 D.医疗卫生水平进步
(3)通过人口数据分析,2016 年以来( )
- 17 -
A.周期性婴儿潮现象已来临
B.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明显改善
C.年轻人婚后生育意愿上升
D.全面“二孩”政策效应显现
解题思路:第(1)题,由材料可知,婴儿潮是指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
象。通过图中可以看出,25~29 岁人口比重最高,所以当时应该是处于婴儿潮时期,这是 2016 年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做减法即可得知当时应当为 1987~1991 年,正确答案选 B。第(2)题,因
为中国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下一次婴儿潮,所
以引发最近一次婴儿潮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一次婴儿潮波及,正确答案选 A。国家人口政策的调
整占了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因为生育观念已经发生改变。2016 年颁布国家政策,也不可
能马上产生婴儿潮,而且还涉及到生育意愿的问题,所以 B 错误。社会经济条件改善和医疗卫
生水平进步都能够保障生育的条件和生活水平,主要是延长人口寿命。C、D 错误。第(3)题,
通过人口数据分析,2016 年以来看不出周期性婴儿潮现象已来临,A 错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
改善需要时间,不能马上改善,B 错误, 年轻人婚后生育意愿明显下降,C 错误。由材料可
知,2016 年我国新出生婴儿 1 786 万,其中“二孩”婴儿 824 万; 2017 年新出生婴儿 1 723 万,
其中“二孩”婴儿 882 万。“二孩”婴儿人口数量增多占比较高,所以看出全面“二孩”政策
实施效果。D 正确。
答案:(1)B (2)A (3)D
2.(2019·江西赣州高三模拟)图Ⅰ曲线代表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年龄在 15~64
岁的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说明:2019 年以后为估算),图Ⅱ为其中一国人口金字塔图。据此回
答(1)~(2)题:
(1)图Ⅰ中,代表印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Ⅱ最可能是哪个国家 2020 年的人口金字塔( )
A.甲 B.乙 C.丙 D.丁
- 18 -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Ⅰ信息判断,甲国家 2000 年后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说明该国
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四个国家中目前只有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因此甲为日本;乙国家
较丙国和丁国而言,劳动力人口比重变化较小,故判断为美国;丙国劳动力人口占比变化最为
剧烈,且 60 年代至 2010 年左右劳动力人口占比不断上升,以后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计划
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其产生影响,丙为中国;丁国劳动力人口占比目前较低,劳动力占比一直上
升,呈下降趋势的时间最晚,说明当前出生人口比重大,故判断为印度,故选 D。第(2)题,根据图
Ⅱ2020 年的人口金字塔计算可知,0~14 周岁人口比重约占 19%,65 岁以上人口占比约为 15%,
推测 2020 年该国人口劳动力占比约为 66%,对照图Ⅰ中数据可以判断可能为乙和丁,但是再根
据图Ⅱ可知该国人口模式为成年型,而丁国人口模式目前为传统型,老龄化人口占比较小,故
判断该国为乙,故选 B。而甲国 2020 年劳动力占比约为 60%,低于图Ⅱ劳动力占比,A 错;丙国
2020 年劳动力占比高于 70%,C 错。
答案:(1)D (2)B
相关文档
-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2021-04-15 23:21:046页
- 高中物理学考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21-04-15 23:18:1712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2021-04-15 23:17:477页
- 高中生期末没考好检讨书2021-04-15 23:17:116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第十四周国旗下2021-04-15 23:16:584页
- 2020高中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6节2021-04-15 23:16:2941页
-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32021-04-15 23:16:039页
- 生物卷·201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普2021-04-15 23:14:256页
- 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8Language北2021-04-15 23:12:586页
- 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下2021-04-15 23:12:2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