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1-04-15 发布
专题七 国际社会与中国外交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第二课时 热点透析
•
规范大题
主观题常考点
——
国际社会
典 例 示 范
解 题 流 程
答 题 模 板
应 用 体 验
目
录
Contents
典 例 示 范
(2017
·
全国卷
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
“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
2017
年
1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
年
2
月,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
《
巴黎协定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
30%
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
70%
。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
一带一路
”
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
68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步:审设问,明答题方向
1
.
审清设问,明确考查实质
由设问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我国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属“意义类”题目,需从“必要性”和“意义”两个角度作答。
解 题 流 程
2
.调用知识,锁定答题方向
(1)
先思考为什么考
——
分析当前热点,把握命题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它是基于习近平主席对当前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提出的。中国在国际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折射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这一答题方向。
(2)
再思考考什么
——
针对命题方向,检索知识储备
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
全球性挑战;
⑤
构建国际新秩序等。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找准答题要点
1
.
先将材料分层
第
1
层
“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
……
出资位居前列
”
第
2
层
“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
……
批准
《
巴黎协定
》
”
第
3
层
“
改革开放以来
……
贡献率超过
70%
”
第
4
层
“
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
签署合作协议
”
2
.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
·
对接知识
第
1
层关键词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由关键词
→
维护世界和平
→
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
2
层关键词句:应对气候变化、批准
《
巴黎协定
》
由关键词
→
协调政策与行动
→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
·
对接知识
第
3
层关键词句: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
由关键词
→
经济全球化
→
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
4
层关键词句: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由关键词
→
实现合作共赢
→
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规范作答
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
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
③
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④
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命题角度
1
我国为什么做某件事
答 题 模 板
设问方式
运用
“
当代国际社会
”
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做某件事的原因、依据、意义
答题要点
权利义务+宗旨原则+国家利益+时代主题+国际秩序+互利共赢+外交政策
[
答题术语
]
(1)
是行使主权国家权利的表现和自觉履行主权国家义务的要求。
(2)
符合
《
联合国宪章
》
的宗旨和原则。
(3)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4)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
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6)
有利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7)
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命题角度
2
我国怎样做某件事
设问方式
运用
“
当代国际社会
”
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做某件事
答题要点
权利义务+宗旨原则+国家利益+时代主题+综合国力+外交政策
[
答题术语
]
(1)
正确行使主权国家权利,自觉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
(2)
自觉遵循
《
联合国宪章
》
的宗旨和原则。
(3)
维护国家利益,尊重他国的正当利益,寻求共同利益,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4)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5)
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
(6)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 用 体 验
(2019
·
安徽师大附中期末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人说:
“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
共建
“
一带一路
”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2019
年
4
月
27
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
“
一带一路
”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辞中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
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
“
一带一路
”
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应该如何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践行大国担当、开创美好未来。
答案
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建“一带一路”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既要维护本国核心利益,也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还要努力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
②
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多边主义,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推动各方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
尊重主权国家的权利,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开放、环保、反腐和民生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④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有关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