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7.76 KB
- 2021-04-15 发布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8页 红点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达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野营吗?野营非常有趣,野营的时候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呢。(出示情境图)。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忙碌着,你仔细的看一看,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预设):
1、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
2、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
3、野营小队共17人。
4、每顶帐篷住3人。……
我们先来看摘野果的那副图片,出示数学问题:
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也认识了竖式,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出示探究提示)
1、想一想这个数学问题是什么意思呢?你理解了吗?
2、分一分手里的小棒,你是怎样分的?
3、根据分小棒的情况列一列算式,并与同伴交流。
4、你能用竖式来表示吗?
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理解“平均分给4人”、“还剩”的意思。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l 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小棒代表什么?(野果)
②一共摆多少根小棒?(22根)
③按几根圈一个圈?(5根圈一个圈)
④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圈了4个圈,还剩下2个小棒)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预设:
l 列横式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2÷4=5(个)……2(个)
(2)引导学生说出22、4、5、2各表示什么意思?
(3)22÷4=5(个)……2(个)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l 列竖式
(一)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教师质疑:22根小棒,平均分给4人,如果用竖式来表示的话,该怎么办呢?
出示除法竖式(如图1),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质疑: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依次出示各部分名称,(如图2)学生可能会知道22叫被除数,4叫除数,5叫商,2叫余数。
教师追问:20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20是4和5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二)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
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竖式。
2.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
(1)教师板书:“”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2)继续板书 :“”,被除数22表示有22根小棒,除数4表示平均分给4个人。“”表示什么意思?
(3)请学生按要求把22根小棒,每5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①结果是每个人可以分成5个野果,5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
②要分22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20根的?
这个“20”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③我们在“20”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要平均分22根小棒,已经分了20根,还剩几根?
④这个“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呀?
1、会列竖式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知道了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摆一摆,算一算
该题属操作题。可以让学生先摆一摆,或者先画一画,再填。重点是右边的题目先让学生理解每份有几个。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16÷5=3······1 ( )
(2)27÷4=5······7 ( )
(3)20÷5=4······5 ( )
课件出示。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说明理由。
3、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试商几呢?为什么?重点是让学生说说竖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4、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该题请学生先思考。然后交流一下每个小题要先填哪一个空最好,你是怎样填的?并说明理由。
5、谁1分钟吃得多?
该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重点是要理解“谁1分钟吃得多”其实就是要先分别求出它们每分钟吃的虫子数,再作比较。适时出示解题过程,提醒学生解题格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设计中的亮点:
⑴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意义
学生的经验基础是: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理解“余数”,并思考“余数”是怎么产生的,并激发联想,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算式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沟通分小棒与书写除法竖式过程之间的关系.
⑵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解决有余数除法,可以通过分小棒,画一画,列横式,列竖式,既得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还要比较这些不同算法之间的区别。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2、教学建议:
⑴分小棒时,给学生的活动的时间多点;
⑵注意对竖式中各个数的含义的理解.
3、困惑:
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分小棒的时候情况也不止一种,教师该怎么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呢?
相关文档
- 数学计划总结之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2021-04-15 21:54:465页
-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B版 2021-04-15 21:54:3513页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 2021-04-15 21:54:356页
- 2019-2020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2021-04-15 21:54:319页
-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2021-04-15 21:54:237页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一2021-04-15 21:54:115页
-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2021-04-15 21:53:5118页
- 班主任资料:小学班会告别不良行为习2021-04-15 21:53:5116页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1-04-15 21:53:4210页
- 四年级数学《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21-04-15 21:53:4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