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38 KB
- 2021-04-15 发布
课时规范练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图1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气温变化示意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图1中两条曲线可以正确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暖锋过境,b曲线表示冷锋过境
2.对图1、图2所示地理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B.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C.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②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D.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③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a曲线气温日较差较小,b曲线气温日较差大。a曲线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主要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高;b曲线正好相反。故选B项。第2题,图2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逃逸到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结合图1、图2所示地理信息可知,a曲线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主要与图2中的①③有关。故选A项。
史料记载:“左公宗棠就职(注:陕甘总督)后,令民旱地铺沙,改良土地,成为特有之沙田……耕垦日广,民食渐充,白面一斤值钱十文,近更广植浙桑,此地之桑较浙江产叶大汁厚,实为宜蚕。”据此完成第3~4题。
3.左公“令民旱地铺沙”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持土层湿润 ②恢复土壤肥力 ③增高地底温度 ④促进根系发育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此地之桑较浙江产叶大汁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降水丰沛
B.气温年较差大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土壤层铺沙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铺沙”增加土壤层厚度,夜晚降温幅度小,可以提高地底温度。表层的沙子起不到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沙子不能恢复土壤肥力。第4题,桑叶大汁厚得益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6.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答案5.D 6.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①处风向是从湖水面吹向陆地,是湖风;据同一水平面大气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得出,湖面气压高于陆地气压,因此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④处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③处风受到的摩擦力较近地面小,因此比①处风力大,此处还可以根据风向标图来识别风速大小,③处风向标表示风力8级,①处风向标表示风力4级。第6题,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 )
A.2月 11 ℃ B.3月 9 ℃
C.4月 6 ℃ D.12月 5 ℃
8.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A.1月0—6时
B.3月7—12时
C.7月9—15时
D.10月12—18时
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区4月气温日较差大,其最低气温为24~25 ℃,最高气温为30~31 ℃,所以气温日较差为5~7 ℃。第8题,读图可知,增温快,等温线分布就密集,所以增温迅速的时段为3月的7—12时。
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情况。下图是北半球1月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0.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
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
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
C.位于地中海沿岸
D.位于台风中心
答案9.A 10.B
解析第9题,M地处低压中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地面风向的影响规律可判断M地正东方向吹东南风。第10题,M处较周边气温高,气压低,排除A项;地中海沿岸1月受西风带影响;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
A.1 031 hPa B.1 017 hPa
C.1 013 hPa D.1 000 hPa
12.若甲地位于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地为偏南风 B.N地为偏西风
C.M地为偏北风 D.N地为偏南风
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a、b分别位于1 015 hPa、1 000 hPa等压面上,因此a、b等压线的数值分别为1 015 hPa、1 000 hPa。根据等压线的递变规律判断甲地气压为1 015 hPa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4-15 01:11:071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23:08:57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19:53:155页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14 17:58:5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4 17:22:00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