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3.05 KB
- 2021-04-15 发布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近三年高考命题统计与
预测
网络
构建
复习指要
本专题的知识需要明确
“
一个核心
”“
两个规律
”“
两条主线
”“
两个特征
”“
四个关系
”
。
一个核心
: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两个规律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两条主线
:
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
两个特征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
四个关系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
1
考点
2
社会历史观
真题诊断
1
.
〔
2019·
天津卷
,13(1)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
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长期以来
,
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
2019
年
2
月
,
国家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
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共抓大保护
,
不搞大开发。这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有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
,
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
,
分析国家出台《规划纲要》的哲学依据。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本题是依据类试题
,
限定知识是
“
社会历史观
”
。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
,
为此
,
国家出台《规划纲要》
,
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规划纲要》的出台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
这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
: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针对大运河保护传承存在突出问题
,
国家出台《规划纲要》。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规划纲要》的出台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考点
1
考点
2
2
.
〔
2019·
全国
Ⅱ
卷
,40(1)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
2019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19
年
,
有机遇也有挑战
,
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
这个时候
,
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
还在辛勤工作
,
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往返
1
208
千米、平均海拔
3
500
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它是沟通藏区与内地的邮政主动脉
,
党中央的声音和各种邮件通过邮车送上雪域高原。
考点
1
考点
2
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
“
人在
,
邮件在
!”
的敬业精神
,
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出车经验
,
克服缺氧、
“
风搅雪
”
、孤寂等困难
,
驾驶邮车奔驰在白雪皑皑的
“
生命禁区
”,
服务藏区
30
年
,
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
,
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
“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车驾驶员
,
但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
,
心里就开心。
”2018
年
,
其美多吉带领班组的康巴汉子们安全行驶
62.49
万千米
,
向西藏运送邮件
41
万件
,
运送省内邮件
37
万件。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
2018
年
,
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
-
德格邮路被交通部命名为
“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
”
。
其美多吉被评为
“
时代楷模
”
和
“
感动中国
2018
年度人物
”
。
考点
1
考点
2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
,
生动诠释了
“
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
的道理
,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
:
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
,
限定知识是社会历史主体。结合材料中
“
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
‘
人在
,
邮件在
!
’
的敬业精神
”“
服务藏区
30
年
,
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
,
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
”“
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
”
等信息
,
分别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
考点
1
考点
2
答案
: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邮车驾驶员们是平凡的劳动者
,
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藏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
用奉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激励人们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
考点
1
考点
2
命题观察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
,
本考点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解能力
,
但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把握核心主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
社会存在中最根本、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通过实践不断地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
,
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考点
1
考点
2
(2)
明晰典型误区。
错误观点
:
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
②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
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
④
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考点
1
考点
2
核心整合
提纲挈领
考点
1
考点
2
要点透析
1
.
全面把握社会历史观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1
考点
2
名师点拨正确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
一般而言
,
涉及经济体制改革
,
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等
,
体现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
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体现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2)
这两对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
,
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
,
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3)
这两对矛盾共同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
,
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考点
1
考点
2
2
.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
(1)
唯物史观角度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
唯物论角度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3)
辩证法角度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
认识论角度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
检验和发展真理。
考点
1
考点
2
命题聚焦
聚焦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2019·
山西运城适应性测试
)“
我们现在所处的
,
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
,
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
信仰、信念、信心
,
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
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力量
,
推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
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
)
①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
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
③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A.
①②
B.
②
③
C
.
①④
D.
③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我们现在所处的
,
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
,
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
信仰、信念、信心
,
至关重要
,
这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①
正确
;“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等
,
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力量
”,
这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
④
正确
;
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
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
②
错误
;
材料未涉及上层建筑
,
③
与题意无关。
答案
:
C
考点
1
考点
2
聚焦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
.(2019·
江西上饶二模
)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在新时代
,
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
,
自我革新
,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
逢山开路
,
遇水架桥
,
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
,
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
将改革进行到底。
“
将改革进行到底
”
是因为认识到
(
)
①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到适应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
改革是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
将改革进行到底
”
是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改革是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
,
②④
符合题意
;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而不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到适应
,
①
说法错误
;
材料强调改革的原因
,
排除
③
。
答案
:
C
考点
1
考点
2
聚焦
三
社会历史的主体
3
.2018
年
10
月
22—25
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再次强调
,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
,
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
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
以人民为中心
,
意味着
“
牵住了牛鼻子
”,
抓住了事物的主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
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①②
符合题意。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③
错误。
“
以人民为中心
”“
牵住了牛鼻子
”,
强调抓主要矛盾
,
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④
错误。
答案
:
A
考点
1
考点
2
价值观和人生观
真题诊断
(2019·
江苏卷
,33)“
软世代
”
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
,
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
,
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
,
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
,
也不愿意出去工作
,
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
,
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
)
①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
脱离社会的
“
个人奋斗
”
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
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
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④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
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有关知识
,
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题意强调的
“
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
”“
也不愿意出去工作
”,
可以运用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道理劝导他们
,
①
符合题意
;
针对题意强调的
“
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
,
也不愿意出去工作
”,
可以运用
“
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
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
的道理劝导他们
,
③
符合题意
;
②④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B
项。
答案
:
B
考点
1
考点
2
命题观察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
,
高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形式较为灵活
,
主要考查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明确考试的重点。
在本考点中
,
人生价值的内容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是备考的重点。
(2)
明晰典型误区。
错误观点
:
①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
②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
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
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
③
客观条件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关键。
考点
1
考点
2
核心整合
提纲挈领
考点
1
考点
2
要点透析
1
.
价值与价值观
(1)
人生价值。
①
原理
: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社会价值
)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自我价值
),
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
方法论
:
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
,
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2
.
价值判断与价值
选择
考点
1
考点
2
3
.
全面认识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
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我们应该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2)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
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4)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
根本途径
)
(5)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
客观条件
)
(6)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
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
主观条件
)
考点
1
考点
2
命题聚焦
聚焦
一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
.(2019·
山东青岛二模
)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强调要因时而作、不掠夺自然
,
倡导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
但这一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这说明
(
)
①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面貌
②
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
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
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
这反映了社会面貌促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
①
不符合题意
;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倡导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这一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意味着题干不是反映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②
不符合题意
;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
但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反映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③
符合题意
;“
传统农耕文化强调要因时而作、不掠夺自然
”
反映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④
符合题意。
答案
:
D
考点
1
考点
2
聚焦
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
.(2019·
湖南长郡中学三模
)
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时代的代言人
,
在他们身上
,
我们能看到清晰的时代印记
,
如改革、创新
;
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高风厚德的传承者
,
在他们身上
,
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和吸引力。我们要做到时刻与时代楷模同行。从时代楷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
)
①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②
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差异
③
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导向作用
④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时代的代言人
,
在他们身上
,
我们能看到清晰的时代印记
,
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
④
正确
;
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高风厚德的传承者
,
在他们身上
,
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和吸引力
,
这表明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导向作用
,
③
正确
;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
①
说法错误
;
人们价值观的差异性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
,
②
说法错误。
答案
:
D
考点
1
考点
2
聚焦
三
实现人生价值
3
.(2019·
贵州贵阳月考
)
从
1978
年开始
,
王永民带领助手
,
开始了
“
五笔字型
”
的研究攻关
,1983
年历时
5
年
,“
王码五笔字型
”
作为中国人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
,
它创造了每分钟输入
120
个字的奇迹
,
让汉字跨过数字鸿沟
,
与计算机原装键盘实现了
“
无缝对接
”
。在
2018
年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
,
王永民获得改革先锋称号。这告诉我们
(
)
①
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
敬业创新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③
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奉献社会的前提
④
在工作岗位上埋头实干
,
努力拼搏
,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考点
1
考点
2
解析
:
王永民带领助手
,
历时
5
年
,
研究出
“
王码五笔字型
”,
获得改革先锋称号
,
这告诉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在工作岗位上埋头实干
,
努力拼搏
,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
①④
正确
;
②
说法错误
,
敬业创新精神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
③
说法错误
,
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给予个人尊重和满足的前提。
答案
:
D
学习
“
时代楷模
”
弘扬奉献精神
背景材料
2019
年
6
月
17
日
,
①
中央宣传部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张富清授予
“
时代楷模
”
称号
。
②
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
老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名
,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事迹感人。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
,
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近一段时间以来
,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
,
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
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多种方式
,
表达对他的由衷敬佩。
2019
年
7
月
2
日
,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四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通知要求
,
③
各级党组织要把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
,
结合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动
,
精心组织安排
,
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坚定理想信念
,
提高政治素质
,
真抓实干、开拓进取
,
知重负重、攻坚克难
,
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
努力做合格党员、当时代先锋、创优秀业绩、为人民造福。
命题视角
1
.
运用意识和价值观的知识
,
分析说明为何要弘扬奉献精神。
(1)
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发展。奉献精神是正确的意识
,
弘扬奉献精神
,
能够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2)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弘扬奉献精神
,
需要坚定理想信念
,
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
.
结合材料和价值观的知识
,
说明我们应如何学习
“
时代楷模
”
。
(1)
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
,
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
,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紧跟时代步伐
,
履职尽责
,
在个人岗位上作出应有贡献。
3
.
有关
“
人生价值观
”
的命题。
(1)
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
:
①
人的价值的内容
(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②
人生的真正价值
(
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③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
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
。
(2)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答题要素
:
①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
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我们应该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
②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
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③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
④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
⑤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
⑥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
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创新预测
1
.
近日
,
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
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事迹感人。在部队
,
他保家卫国
;
到地方
,
他为民造福。这表明
(
)
A.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B.
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C.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和享受价值
解析
:
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事迹感人
,
这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
项正确
;B
、
C
两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D
项说法错误
,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答案
:
A
2
.2019
年
6
月
17
日
,
中央宣传部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张富清授予
“
时代楷模
”
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
老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名
,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事迹感人。在部队
,
他保家卫国
;
到地方
,
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
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
,
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结合材料
,
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知识
,
说明张富清同志是怎样成为
“
时代楷模
”
的
。
解析
:
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
,
限定知识是人生价值观的知识。中宣部授予张富清
“
时代楷模
”
荣誉称号表明了其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张富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在保家卫国、为民造福的过程中
,
创造了价值
,
并作出了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0
多年深藏功名
,
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
这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
,
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答案
:
①
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成为
“
时代楷模
”,
实现了人生价值。
②
坚持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不忘初心
,
服务人民。
③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
在保家卫国、为民造福的过程中
,
创造了价值。
④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坚定理想信念
,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60
多年深藏功名
,
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