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00 KB
- 2021-04-15 发布
新课标人教版2013届高三物理总复习一轮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43 折射定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8′=64′)
1.如图1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 )
图1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时间t后水平位移是vt,竖直位移是h=gt2,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以由比例求得x=∝t,因此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答案:A
2.如图2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一点S,如果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一块平面镜M,则a,b,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 )
图2
A.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一定不交于一点
C.一定交于平面镜前一点
D.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
解析:用光路可逆分析可知:把a,b,c三条光线看成平面镜M的反射光线,S是镜中的虚像,根据平面镜前的物体与其对称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点光源S0和光路图.由此可知,a,b,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平面镜前一点,这一点与S点关于平面镜对称. 故答案为C选项.
答案:C
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图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
解析:任何光线透过平行玻璃砖后,透射光线都要与原光线方向平行,可知C、D错误;又因为a的频率小于b的频率,可知a的折射率小于b的折射率,a的折射角大于b的折射角,所以A错、B对.
图3
答案:B
4.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 )
图4
A.将提前
B.将延后
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D.不变
解析:如图4所示,a是太阳射出的一束光线,由真空射向大气层发生折射.沿b方向传播到P点,在P点的人便看到太阳.如果无大气层,光束沿a直线传播,同样的时刻在P点便看不到太阳,须等太阳再上升,使a光束沿b线方向时,才能看到太阳,故没有大气层时看到日出的时刻要比有大气层时延迟.
答案:B
5.如图5,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
(1)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2)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3)入射角θ1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4)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行.
(5)P1、P2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A.(1)(3) B.(2)(4)
C.(3)(5) D.(1)(4)
答案:A
6.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n,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事后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与bb′不平行,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1P2与P3P4两条直线不平行 B.P1P2与P3P4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C.他测出的n值一定偏大 D.他测出的n值不受影响
解析:测玻璃的折射率n只要找一条光路,得出这条光路的入射角θ1的正弦,折射角θ2的正弦,比值不变,n就不变,当aa′与bb′不平行时,由几何关系可知P1P2与P3P4一定不平行,由于该同学实验无误,光路无误,测出的θ1、θ2无偏差,则计算出的n也无偏差.
答案:AD
7.点光源S通过带有圆孔的挡板N,照射到屏M上,形成直径为d的亮圆.如果在挡板靠近光屏一侧放上一块平行厚玻璃砖,如图6所示,这时点光源通过圆孔和玻璃,在屏上形成直径为D的亮圆.则直径D和d的大小关系为
( )
图6
A.d>D B.d=D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