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00 KB
- 2021-04-15 发布
2017-2018学年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华侨中学三亚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刘建滨 审题人:梁启英)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选项方框涂黑。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选项方框的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指定的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以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按照座位号顺序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C.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顺序是 ( )
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 ③突触间隙 ④突触后膜 ⑤轴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③①
3.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动作电位转为静息电位的过程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4.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请问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最初的细胞器分别是 (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5.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6.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素是 ( )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8.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是( )
A.与艾滋病人握手
B.通过家禽或家畜感染
C.与艾滋病感染者拥抱
D.补牙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9.(84%)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由于血糖浓度过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量 ( )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葡萄糖液 D.生长激素
10.某成年人身材不足1米,且智力低下(呆小症),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性激素
11.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12. 当血糖浓度出现暂时性降低时,血糖的快速补充主要来源于( )
A.肝糖原水解 B.淀粉的消化后吸收
C.肌糖原水解 D.非糖物质的转变
13.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产生较多的CO2,刺激了呼吸中枢脊髓,使呼吸加深加快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引起血浆PH发生较大变化,由酸性变碱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肌糖原快速分解,补充消耗掉的血糖
D.组织细胞可能因氧气供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
15. 将小白鼠从25℃ 转移到0℃的环境中,小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
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B.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
C.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16. (78%)扦插是农业生产和花卉栽培常用的方法之一。扦插时,枝条保留芽和幼叶可促进其生根,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
A.进行光合作用 B.进行呼吸作用 C.产生有机物 D.产生生长素
17. (78%)下列激素中,通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是 (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甲状腺激素
18. (92%)为了使从市场买回的生芒果尽快成熟,下列做法中最好的是( )
A.与熟香蕉共同存放 B.放在阴暗潮湿.氧气不足的地方
C.放在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D.在冰箱中低温冷冻存放
19. 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0.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21.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甲
乙
丙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22.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23. 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 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 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 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24.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25.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每空2分)
(1)反射弧通常由: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五部分组成。
(2)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7.(10分,每空2分)
(1) 突触结构包括: 、 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2)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 ~ g/L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能够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激素,叫做 。
28.(10分,每空2分)
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1)请思考以下行为哪些有可能传染艾滋病?
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③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④与艾滋病患者拥抱;⑤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文眉器械;⑥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⑦输入含有HIV的血液;⑧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⑨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⑩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答: 。(4分)
(2)请填写下表。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重吸收水量
排尿量
饮水多
①
少
②
饮水少
多
③
少
29.(12分,每空2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①
②
作用范围
③
④
作用时间
⑤
⑥
30.(8分,每空2分)
(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 。
(2)常见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 和 。
(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016年,我国开放二胎政策,是通过控制
来调控人口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