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98 KB
- 2021-04-15 发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
【学习目标】
1、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以及利用现状。
3、 根据图文材料,了解东北是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的表现,归纳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
【前置作业】
一、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
【自主学习】
读图4—2—3,分析东北地区的范围、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
1、 范围和地形
(1)范围:。
(2)基本特征:。
(3)地貌格局:。
2、气候
气候类型:,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降水量由向递减,自南向北热量递减。
3、温度带:由南向北跨 、、。
拓展:温度带的划分
依据:≥10℃积温(一年内持续日均温≥10℃的温度值的总和)
温度带
≥10℃
作物熟制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3400-48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苹果、暖温带水果
亚热带
48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冬小麦
热带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3、 植被:以为主,并分布有和沼泽。
一、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自主学习】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壤肥沃(质量)
(1)东北地区分布着、等土壤类型。其中,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的特点是。
(2)参照课本90页图4-2-4,写出黑土和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2、土地资源丰富(数量)
表现:(1);
(2) ;
(3) 。
(二)土地开发
1、东北地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措施:
(1)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一批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________________,耕地面积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地得到扩大。
2、 ___________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具有的生态环境意义:。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自主学习】
(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读图4—2—10,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特点:农业结构______________,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粮食生产以为主。
2、20世纪50年代,东北地区相继建立一批___________
农场,建立了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糖料作物)生产基地。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林区,其中____________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二)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特点
1、东西方向: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地带(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为基础);
2、南北方向:自南向北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地带、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____地带(体现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为基础)。
【问题与例题】
【问题1】经常说的东北地区,范围包含哪些?
【例题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吉、辽三省
B.包括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包括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山西北部
D.指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问题2】气候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熟制、耕作品种、生长周期,不同温度带带下农作物有何不同?
【例题2】下列地区与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
A.辽宁南部——冬小麦、棉花、苹果
B.松嫩平原——冬小麦、大豆、甜菜
C.大兴安岭北部——春小麦、棉花、马铃薯
D.呼伦贝尔高原——春小麦、亚麻、苹果
【问题3】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和冻土,冻土的成因和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冻土是一样的吗?
【例题3】青藏铁路沿线有连续长达550千米的多年冻土地段。该地区冻土多的原因是( );而东北地区多冻土的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高 B.海拔高
C.太阳辐射低 D.蒸发弱
【问题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地资源丰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例题4】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是( )
A. 黑土、棕壤 B.黑土、黑钙土
C.黑钙土、棕壤 D.黑土、沼泽土
【变式训练】
读图,回答问题。
(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3)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课内检测】
1、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水源条件
2、东北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主要是( )
A.湿地面积大 B.人均耕地多
C.土地集中连片 D.热量充足
3、针对东北地区优越的农业资源条件,东北地区将建设成全国性的( )
A. 商品粮、棉基地
B.商品粮、林业生产基地
C.商品粮、油菜基地
D.商品粮、林业生产基地
4、东北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应是( )
A.开垦宜农荒地B.提高粮食单产
C.实现农业机械化 D.多建商品粮基地
5、下列关于东北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高峻,坡度陡峭 B.平原破碎,地块小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山环水绕,地貌格局呈半环状
6、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松辽平原 D.华北平原
7、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下列属于我国最大木材基地和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吉林 C.辽宁 D.内蒙古
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⑤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水稻一般生长在我国的南方,但是在我国东北地区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主要原因
①东北地区劳动力丰富 ②东北地区有些区域光、热、水及土壤条件能够种植水稻
③东北地区热量丰富,降水充沛 ④培育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5、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6、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
A.江淮地区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
农田
秸秆
牛
人
沼气
甲
丙
丁
乙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8—9题。
7、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
A.甲 B.丙 C.乙 D.丁
8、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
A.甲 B.丙 C.乙 D.丁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4-15 01:11:071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23:08:57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4 19:53:155页
-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4-14 17:58:5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4 17:22:00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