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4.00 KB
- 2021-04-15 发布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60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水平比较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归雁经济”的出现对回归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减缓了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C.降低了环境人口容量 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1950-2017年,湿地大多转化为了( )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交通用地
4.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 )
A.改善了城市环境 B.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C.分担了城市职能 D.使城市湿地功能增强
继朝阳路之后,北京第二条潮汐车道------紫竹院路车道沟桥西端至四季青桥路口东侧之间的潮汐车道于2014年9月30日6:00启用。该车道每天6:00-12:00为进城方向使用,其它时段为出城方向使用(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目前,大量在北京市中心区上班的居民居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北京市中心区( )
A.人口过于稠密 B.就业机会较少
C.道路交通拥堵 D.生活成本较高
6.关于设置潮汐车道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缓解不同时段的交通压力 B.增加进城车辆的数量
C.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问题 D.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动轿跑车制造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充电站太少、而且充电费时间。读美国建成和拟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影响美国中部充电站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太阳能分布 B.技术
C.交通线 D.地形
8.通过全美汽车充电站分布可得出( )
①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及五大湖周围地区
②有效缓解美国东西客货运输压力
③充电站布局将来会与普通加油站的布局类似
④东北部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冲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图甲、乙位于我国某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乙图地区相比,甲图中地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自然因素是( )
A.水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农业技术 D.热量
10.读甲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美国五大湖附近的相同
③沼泽分布面积由北向南逐渐减少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符合乙图地区农业特点的是( )
A.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自然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集中连片
C.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D.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科技的进步
C.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
D.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
13.“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阅读下面的漫画《耕者忧其田》,完成下面小题。
耕者忧其田
14.与该漫画相关的主题是( )
A.人口增长 B.资源浪费
C.森林破坏 D.耕地减少
15.漫画主题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B.造纸工业全部沿海分布
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
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17.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搭配合理的是( )
A.北京——棉花、废纸 B.黑龙江——木材、竹材
C.甘肃——秸秆、芦苇 D.广东——甘蔗渣、桑树皮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面小题。
18.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19.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
20.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21.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象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东密西疏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 )
A.农业基础 B.城市发展 C.交通状况 D.自然环境
23.图中P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纬度较低,气候湿热
C.地势高,气候寒冷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4.可使我国人口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的措施是( )
A.加快东部城市群建设 B.扶持西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C.平衡东、西部资源分布状况 D.完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属于珠三角洲地区扩张性转移的产业是
A.电子装配业 B.服装鞋帽业 C.钢铁工业 D.生物制药业
26.最可能大规模承接珠三角洲衰退性产业转移的省(市、区)是
A.京 B.沪 C.藏 D.川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27.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8.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9.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0.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 )
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黄麻是一种喜温暖湿润、短日照的作物。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重质量和用途仅次于棉花。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位。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下图中左图为印度黄麻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加尔各答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传统的黄麻加工主要是将黄麻的麻皮制成麻丝,将麻丝卖给纺织工厂,麻骨、麻叶与废水被直接投放到环境中,造成很大污染与浪费。图14为某黄麻种植园清洁生产模式图。
(1)评价印度发展黄麻种植业的气候条件。(8分)
(2)分析加尔各答发展麻纺织工处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3)简述该黄麻种植园清洁生产模式的优势。(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如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秘鲁是个多山国家,著名的马赫斯-西瓜斯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如图是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10分)
(2)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抽水,原因是什么?(4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 A 2.B 3.B 4.B 5.D 6.A 7.C 8.C 9.D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16.C 17.D 18.C 19.A 20.C
21.A 22.D 23.C 24.B 25.D 26.D 27.C 28.B 29.C 30.A
31.(1)有利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不利条件: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
(2)原料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 阔;临近港口,海运便利。
(3)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 业和收入。
32.(1)
(2)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
(3)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